終究創業板還是跌破1600點,實現“破六”,收於1583點,下跌247%,為2019年9月以來的最低點,2020年以來的漲幅全部抹去,這意味著寬鬆的貨幣政策和公司業績增長帶來的利潤增長全部回落,並未體現在股價上。
寶石的下一步是什麼? 首先,1500點還能守住嗎? 我覺得守1500點沒有多大意義,從技術角度來看,這個點不是很好的支撐,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下乙個最有力的支撐點是1200點,現在還有400點,換算成25%的跌幅,如果創業板再跌25%, 這種可能性有多大?
這個分數有兩種情況,一是這段時間會不會有大政策,現在**繼續進行重大政策改革,如果有,那麼指數可能就走不下去了,如果沒有,全靠市場底部,跌到1200點也不是不可能。
我們總是說估值,認為美股市創新高,肯定是泡沫多了,漲得越多風險越大,而A股已經下跌了3年,創業板指數也降了一半,一定是泡沫少了,應該是價值蕭條, 但從估值的角度來看,這種情況可能出乎我們的意料。納斯達克指數的平均市盈率為44倍,而創業板指數的平均市盈率為24倍,納斯達克的估值看起來幾乎是創業板的2倍,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得出結論,納斯達克的估值明顯高於創業板?
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 因為納斯達克指數包含超過3,600個納斯達克全部**,所以是乙個綜合指數,而創業板指數只是創業板中市值最大的100個**,所以兩者沒有可比性,比較的是創業板綜合指數,它包含了所有的創業板**,但創業板綜合指數的市盈率為39倍,僅比納斯達克的估值低10%
將納斯達克指數和創業板綜合指數放在一起比較,你無法判斷誰有泡沫按理說,乙個創歷史新高,乙個創4年新低,漲跌之間,雙方的估值差距應該相當大,至少要有50%的差距,也就是說,納斯達克指數的估值比創業板綜合指數高出50%以上, 那麼納斯達克的估值應該是60倍。或者如果創業板綜合指數的估值比納斯達克的估值低50%,那麼創業板綜合指數的估值應該是22倍。
從估值來看,創業板綜合指數的估值很難說到底,那麼我們用創業板指數來對比一下呢? 你如何比較? 創業板指數成份股是市值最大的100只股票,佔75%,而納斯達克的數量是3636,75%的比率是273,讓我們來看看納斯達克市值市盈率的前273名。
創業板市值排名前7位100**的滾動市盈率為5%的中位數為29倍納斯達克的市值排名前七273**的5%的滾動市盈率中位數為25倍即使我進入納斯達克市值前100名,其滾動市盈率中位數也只有29倍。
這是什麼意思? 舉例說明市值最高的 7 個5%的**,納斯達克的估值略低於創業板的估值,到底誰有泡沫? 不能說誰漲得更多就有泡沫,誰跌得更多,誰就有價值。
從股息來看,納斯達克2023年股息總額將高達1900億美元,股息收益率為075%,那麼創業板呢? 2023年分紅900億元,分紅收益率為0。8%,這個指標在兩個市場之間基本相同。 但最大的問題是,納斯達克指數的估值和股息收益率都處於歷史新高,而創業板則處於4年低點。
如果全球資本是自由流動的,那麼目前創業板和納斯達克的投資價值基本相同,A股也僅限於出售股票**這種奇怪的政策,貝萊德做不到,更別說普通投資者了,所以我對創業板的未來持謹慎態度核心原因是之前的估值太高。儘管擁擠不堪,但它仍然只與納斯達克指數創下新高後的指標相提並論,這簡直具有諷刺意味。
創業板估值的來源是什麼? 就是發行市盈率已經太高了,看看最近幾天上市的**,初始市盈率是29倍,這個估值低嗎? 在**連續3年不斷創下新低的氛圍中,新股還能有29倍的初始估值,二級市場連湯都喝不下。
如果資本市場的政策和制度不修改,不真正從投保平衡的角度看市場,不真正執行以投資者為導向的政策,那麼1500也很難守住,牛市的最後階段會瘋狂,熊市的最後階段是一樣的, 熊市不說底,猜底也猜不出來,實時關注政策變化,當真正以投資者為導向的政策落地時,概率就會觸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