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曹雙濤.
編輯 |麥琪。
使用共享充電寶每年要花費1200元。
六七年前流行的共享移動電源,最近就出現了這種話題。
事件的主人公王亮在北京一家網際網絡公司工作,因工作原因需要頻繁拜訪客戶,使用共享移動電源的頻率很高。 臨近年底,王亮發現,在計算共享充電寶年度消費報告時,他每年在共享充電寶上花費的金額高達1200元。
來源:王亮朋友圈。
根據王亮朋友圈發布的內容,1200元的支出包括使用美團、怪獸充電、街電、來電等平台的收費。 其中,美團的移動電源支出佔了70%,因為兩次忘記歸還移動電源,被扣了99元。
在一年1000元支出的個案背後,近年來分享收費寶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2017年,共享充電寶的收費標準還是每小時1元,但現在已經超過每小時4元,甚至有些品牌已經達到了每小時6元,而且在5年多的時間裡,收費量增加了好幾倍。
從最初的“救命稻草”到如今的“錢包刺客”,短短幾年時間,共享充電寶行業經歷了什麼? 為什麼它不斷發生?
“我被共享移動電源逼瘋了”。
我用共享移動電源把自己逼瘋了。 ”
安徽省合肥市的消費者趙娜告訴Value Planet。 今年農曆年初三,趙娜和女友去逛街,因為出發前忘記給手機充電,手機電量只有5%,只能租乙個某個品牌的共享移動電源。
但在使用過程中,她發現,一方面共享充電寶的充電速度極慢,1小時最多只能充電30%的電量,這讓人懷疑充電速度是不是故意放慢了,進而增加使用時間,向使用者收取更多費用。
另一方面,在歸還移動電源時,地圖漏洞百出,去地圖指南時顯示沒有品牌的機器,雖然有些地方有品牌機器,但因為卡槽已滿而無法歸還。 當天,趙娜來回找了4個地方,花了2個小時才終於成功歸還了移動電源。 在尋找過程中,共享的充電寶一直被計費,這讓她覺得很不合理。
事實上,消費者對共享移動電源的抱怨並非個例。 在黑貓投訴平台,搜尋共享收費寶後,相關投訴超過2萬條,這些投訴集中在退貨困難、惡意扣款、退貨後扣款、隱藏收費等問題。
更多消費者抱怨,使用某品牌共享充電寶2小時被扣60元,15小時被扣75元。
資料來源:黑貓投訴。
在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的2023年消費者維權熱點中,共享充電寶也在其中。 Fastdata極資料顯示,退貨難、計費不合理、計費高是影響共享充電寶使用者滿意度的三大因素。
資料來源:fastdata poles。
不僅如此,曾經被視為“緊急情況下才需要”的共享充電寶,也正在被更多其他充電方式所取代。 不僅越來越多的使用者在外出時會主動帶上充電裝置,傳統燃油車可以通過簡單的改裝配備USB Type-C埠,而目前的新能源汽車正在逐步將USB Type-C埠作為標準,並在前後位置配備更多的介面,從而解決車主的手機充電焦慮。
資料來源:了解澈笛。
此外,在過去幾年中,智慧型手機的電池壽命通過超級閃充、全面效能優化、大容量電池等方式不斷提公升。
來源:counterpoint
在諸多因素的共同影響下,使用者使用共享充電寶的頻率和數量都在下降,這不僅影響了共享充電寶平台的共享充電收入,也對其他板塊的收入產生了影響。
圍繞C端的網際網絡平台本質上是DAU+的業務,削減了使用者的使用時間。 無論是Monster Charging的廣告收入,還是後續賣酒、賣口罩業務的拓展,還是Hellobike相繼推出的遊戲、社交、相親、寵物等諸多業務,本質上都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平台流量進行變現。
使用者使用次數和頻率的減少,意味著DAU+使用者在平台上花費的時間下降了,平台流量自然會受到影響。 不難解釋為什麼Monster Charging的酒和面膜業務都沒有在市場上引起太大的轟動,這也是為什麼共享平台很難建立第二條增長曲線的原因。
在使用者流量下降的同時,共享充電企業還需要承擔高昂的運營成本和裝置折舊成本。 杭州市消保委相關負責人透露,移動電源充電槍充電500次後損失20%至30%。 如果考慮到充電、使用、環境等因素,使用壽命會大大縮短。
怪獸充電此前披露的財務報告資訊還顯示,2019年至2021年,企業移動電源折舊成本佔比為%和88%。為了套期保值裝置折舊和運維成本,共享充電寶企業只能選擇漲價。
這種現象不僅發生在共享移動電源領域,而且Hellobike對之前漲價給出的解釋也非常相似:運維和折舊等成本的增加是漲價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團在公告中還表示,漲價是由於“硬體和運維成本的增加”。
但從本質上講,以共享充電寶為代表的共享經濟主要依靠網際網絡平台和技術,共享經濟在網際網絡中建立了乙個平台,讓所有利益相關者都能在平台上進行平等的經濟交流,平台上的使用者越多,經濟效果就越大。
無法實現使用者規模,共享充電企業要麼陷入虧損,要麼通過裁員降本增效,要麼停業。 如Monster Charging財報所示,其2021年和2022年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分別為-125 億和 -711億元。
2020年4月,美團組建了一支2000多人的共享移動電源運維團隊。 然而,2021年7月,美團移動電源負責人高成辭職,共享移動電源業務線BD被分配到美團優先。 2022年,美團營收約為2200億元,但包括共享單車和移動電源業務在內的“新業務”板塊的營業虧損高達284億元。
面對上述困境,共享充電寶企業只能將漲價視為“全村的希望”。 不過,漲價也容易讓共享充電寶企業陷入使用者使用不良的惡性迴圈,紛紛遠離“錢包刺客”平台分享充電收入,DAU+使用者使用時間下降,平台虧損加劇,持續漲價。
共享充電寶也是超市的“工人”
為了獲取更多的使用者,滿足使用者的充電需求,進而帶動平台收入的增長,共享充電寶企業需要打下更多的積分。 換言之,共享充寶的競爭本質上是一場積分爭奪戰。 艾瑞諮詢資料還顯示,在共享充電寶的成本結構中,商戶結算成本佔比最高,達到468%。
雖然共享充電寶已經經歷了幾輪行業洗牌,競爭格局趨於穩定,但商業模式的同質化決定了這種競爭格局容易被打破。 基於此,共享充電寶公司不得不投入大量資金來爭奪優質積分。
資料來源:fastdata poles。
首先是爭奪電影院、商業街、大型超市等比較大的位置。 在這些領域,共享充電寶公司不僅要承擔更高的入場費,還需要與終端商家共享。 據相關**報道,2021年9月,為了入駐環球影城,小點、街電、怪獸充電等多家共享充電寶企業參與競標,最終怪獸充電以700萬元的入場費成為北京環球影城首家共享充電寶合作夥伴。
在優質積分的激烈競爭下,共享充電公司的入場費正在上漲。 正如小電科技當年披露的招股書所示,其入職費佔比從2018年的1%提公升至2020年的16%3%。Monster Charging 的入場費支出也從 2019 年的 1 有所增加6億元增至38億元,同比增長260%。 換言之,共享充電寶可以說是大型超市的妥妥“工人”。
其次,對於服裝店、夫妻超市、沿街餐廳來說,共享充電寶企業也需要承擔更高的份額比例。
安徽省阜陽市一家餐館的老闆張偉告訴價值星球,去年國慶前後,一家共享充電寶公司與他合作時,分成比例為5:5,但他沒有同意。 原因是在2020年至2023年的三年中,在特殊情況下,該店沒有賺到錢; 二、2023年,由於餐飲行業大量白人瘋狂入駐,店鋪租金將暴漲; 第三,自家餐廳不缺顧客,是否提供共享充電寶,對獲客沒有影響。 “當然,誰把移動電源放在餐飲收銀台,誰在捐贈中占有很高的份額,我就把誰放在誰身上。 在雙方的僵局下,最終移動電源公司的區域經理只能按照3:7的分成比例與張偉合作。
三是通過共享收費寶企業的經營模式擴大更多積分,減輕企業經營壓力,雖然該模式免收高額入場費,但分擔收費寶企業需要向首家企業支付高達75%至90%的佣金。
同時,某共享充電寶公司商人李強告訴Value Planet,由於直銷點和營業地點的差異,面對行業競爭,共享充電寶其實沒有統一定價,商家可以隨意調整。
但從2020年到2022年的三年時間裡,線下市場的情況是,我們沒有賺到任何錢。 因此,在2023年,通過漲價、自定價等方式賺錢是很自然的。 “李強說。
這些情況,讓共享充電寶公司更難盈利。 如上所述,共享平台長期無法探索第二條營收增長曲線,面臨嚴重的營收單問題。
以Monster Charging的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為例,其移動裝置充電營收為244億元,佔總收入的97%2%,而廣告銷售的累計佔比僅為277%。面對高份額的合作夥伴,共享充電寶企業只能通過提高價格來帶動收入增長。
共享經濟只不過是一種資本業務
當年共享充電寶水平相對較低的背後,本質上和網際網絡公司為了使用者和市場份額燒錢一樣。
2017年前後,網際網絡流量紅利逐漸消散,獲客成本增加,打造超級APP或小程式難度大,但線量挖掘的還是太多了。 在共享移動電源的場景下,將相對碎片化、分散的線量聚合起來,形成線下和線上流量的閉環,挖掘使用者更深層次的價值,進而探索更多盈利方式。 這也是美團知道共享移動電源業務短期內難以盈利,但從未放棄的原因。
然而,從2017年至今,曾經備受資本追捧的“共享經濟”卻屢遭挫折。 隨著“共享充電寶第一股”的怪物衝鋒,其股價已從上市之初的9上漲$49 股一路上漲至 05元股,而從共享單車到共享雨傘,再到共享汽車、共享電動車等共享模式平台的雷雨、停擺,都讓資本市場意識到,共享經濟要想真正貫穿始終,還需要長期的探索。
資料來源:學丘。
與此同時,網際網絡流量完全見頂,企業追求降本增效,行業估值逐漸從營收驅動型增長向營收驅動型、利潤驅動型增長轉變。 不僅如此,2023年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也會讓資本市場面臨融資難退出的現實困境。
CVSOURCE投資資料顯示,2023年VC PE投資案例數為8534件,同比下降12%,投資案例規模為1675億美元,同比增長8%。 市場的寒冬疊加在更嚴格的監管上,資本也越來越謹慎。 與此同時,資本也紛紛將目光轉向新能源、硬科技等長期賽道。
資料來源:CVSOURCE預測資料。
在各種現實的壓力下,共享充電寶企業正面臨撤資或裁員的壓力。 一旦資本被撤出或母公司不再被“輸血”,它就必須面臨嚴重的現金流限制。 基於此,共享充電寶只能通過漲價盡快跑過盈利模式,將“新”的共享充電寶故事告訴資本市場或背後的母公司,從而減輕壓力。
但漲價帶來的混亂,以及使用者不滿情緒的加劇,是否意味著共享充電寶真的是曇花一現?
事實上,艾瑞諮詢的《2023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共享充電寶行業的市場規模將增至168億,2028年將超過700億。
只不過,在市場規模迎來真正的擴張之前,如何探索更豐富的收益模式,進一步提公升服務質量,實現最佳與服務體驗的平衡,還是需要移動電源企業不斷思考和探索。
本文基於公開資訊,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