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就是王成了一句流行的話,不知道是不是王,但一定要活下來,用馬光遠的話說:不管姿態再醜。
在全球經濟和國內經濟萎縮的時代,生存就是消耗對手。
因此,遊戲規則也會發生變化。
賺錢已經沒有必要了,如果你想賺更多,你就出局了。 特別是,不要指望有人救你,沒有人能救你,因為現在的問題是生產過剩,你越是救,你就越會過產。 政策說堅持“兩個不動搖”就是讓你不動搖,政策在大方向上從未動搖過; 這並不意味著會有很多利好政策,因為我們面臨的市場情況是過剩,是殺誰的問題,而不是幫助誰的問題。
在這樣的格局下,民營企業也要調整經營理念。
首先,你必須清楚你的角色
您的市場定位是怎樣的?
孫立平在談到中國經濟時,提到了乙個結構性問題,這也是市場經濟,我們和西方發達國家有根本的區別,我們是二元結構。
這種二元結構是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 具體到企業,即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國有企業的負責人是公有制主導的。 西方也有國有企業,但西方的國有企業不是制度意義上的公有制,沒有體制衝突和安全問題,軍工、石油、通訊,甚至監獄都是民營的。 不參與競爭性行業,補貼也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我們不能,不僅不能,而且公有制經濟必須佔主導地位,而且在競爭性產業中也必須佔主導地位;既然這是一種制度定位,那麼用純市場經濟的原則來談論中國經濟,就是走錯了方向。
所以,我們說我們堅持兩個堅定不移,前提是要有信心發展大企業,這是乙個基本前提,了解中國市場經濟的底層邏輯,理解為什麼國有企業不是死鳥,死鳥後面飛翔,才是民營企業生存最穩固的方式。
二是要避免與國有企業競爭
去年提出了“一業一企一業”的理念,其實是國家資本壟斷的一種姿態,如果能喝湯,那是乙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沒有人脈,又想做大,那麼就要有飛翔的空間,必須繞過國企,不要總是想在同樣的市場環境下與國企競爭,要求平等的市場條件,這是政治上的幼稚。 如果沒有資源與國企建立磁力,不要與國企作對,就要找死路一條,做國企不做的事。
比如房地產行業,國有企業通過併購打造超級航母,民營企業不該湊熱鬧,同樣是債,民營企業找死,房子賣不出去,銀行立即斷貸,無條件收回鉅額拍賣的地塊; 遵義成投與銀行達成協議,將貸款延長20年,前10年只償還利息,後10年償還本金。
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沒有可比性,那麼在同樣的市場條件下,我們怎麼能談競爭呢? 未來十年,用黃啟凡的話說,上面的房地產企業都會出局,而出局的一定是民營企業。 而不是承頭。
最後,我想給優秀的公司乙個建議
乙個成功的企業必須關心世界,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如果真的成功了,發了財,就要清醒,要發財就要為國家著想,不管用什麼方式。 曹老闆把工廠搬到了美國,向美國納稅,卻捐錢給國家辦了一所大學,這是功勞,也是生存之道。
中國經濟的最終目標是回歸公有制,這一點永遠不應該被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