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務通常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尤其是在第四季度,它們忙於衝刺最終目標任務,為明年的良好開局做準備,並努力進行“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去表”,尤其是不良資產。
銀行的“表外資產”主要通過信貸資產的方式實現資產負債表中“信貸資產”的減少和“類現金資產”的增加。
在第四季度,尤其是12月,你會發現發行最多的信貸資產型別是不良資產,銀行通過不良資產實現“表外”,最終目標是優化各項監管指標,尤其是不良貸款率。
今天,我們來談談一級信貸資產,重點關注一級信貸資產。
信用資產化是資產化的三大品種之一,三個品種分別是信用資產化、企業資產化和資產支援票據。
關於資產化的基本內容,我之前寫過幾篇文章:
資產的白話-**
資產的本質**
資產化的公升級(第一部分)。
資產化公升級(二)。
這裡就不展開了。
中國資產化業務一般認為是2005年正式萌發的,當時央行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原)聯合發布了《信貸資產化試點管理辦法》,標誌著資產化業務在中國正式開啟。
因此,三大資產型品種中的第一類是信貸型資產型。
中國在2005年正式啟動資產化,這並沒有錯,但在商業實踐中,市場上探索和實施的資本化商業模式其實更早。
2003年,華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作為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已經實行了資產優先的經營模式,是一流的不良資產,當時被稱為“準資產優先”。
華融公司將形成約132億元債權和資產作為信託財產的資產包,中信信託公司將作為受託人設立信託財產,信託期限為3年。這基本上是不良資產業務的原型。信託受益權分為優先受益權和次級受益權,經評級公司評級後,未來處置**資產組合產生的AAA級現金流約為120.7億元,在此基礎上,確認優先受益權為10億元,預期收益率為417%。
優先受益權全部轉讓給投資者,主要轉讓給機構投資者,信託公司再將資產包的管理和處置權委託給華融公司。
在金融領域,其實有很多有趣的探索和嘗試,但通常我們很難從共同的渠道去理解,我們還需要多涉足,多交流。
信用資產化是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發起人,將信貸資產委託給受託人,受託人以資產支援**的形式向投資機構發放收益,用資產產生的現金支付資產支援收益的結構性融資活動。通俗地說,就是發起人將自己流動性相對較差但預期穩定、可預測的資產組合打包成標準化的債券產品,在資本市場上出售流通。
第乙個是實現資產負債表外資產的目的,第二個是實現融資的目的。
因為標的資產是信用資產,所以稱為信用資產。
下面簡要回顧一下信用資產化的交易結構。
基於信貸資產的交易結構可能看起來非常複雜
但實際上,我們只需要把握乙個“三方”的核心主線,即發起人——SPV(信託)——投資者的主線。
建行是發起人,拿出自己的信貸資產**;
建行信託是受託人(SPV),由建行委託設立信託,信貸資產成為信託財產;
投資者是資金的最終提供者,其作為基礎資產獲得信貸資產的信託受益權。
周邊機構都是服務於整個產品結構的中介服務機構。
l 招商局**、國信**、廣發**、申萬巨集源擔任主承銷商;
l 建銀資本擔任財務顧問,提供諮詢服務;
l 招商銀行提供資金託管服務;
l **清算公司提供登記託管和**結算服務。
大家可能已經注意到,在資產化中有乙個叫“發起人”的名字,其實和公司債的發行人差不多,那麼為什麼不直接叫“發行人”,而是叫“發起人”,改個名字,容易讓新合夥人難以理解。
這是因為資產化的商業交易結構設計對融資方式進行了一些改變,不再是純粹意義上的“直接融資”。
公司債券、公司債券或金融債券,它們都是“直接融資”債券品種,企業作為發行人,以企業自己的名義發行債券,投資者直接購買債券,認購成功後,投資者直接進入企業賬戶,這就是“直接融資”的方式。
那麼資產化呢?
我們以銀行的信用資產化為例。
銀行不是以自己的名義發行債券,而是先將自己的信貸資產打包委託給信託公司,由信託公司設立信託。
雖然最終效果是銀行通過自身信貸資產實現融資,但底層業務模式與“直接融資”方式不同,因此市場通常認為資產化是介於“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之間的一種融資方式,稱為結構性融資,為了區分,實際融資人被稱為“發起人”。
信貸資產化的發起者是銀行業金融機構。
銀行業有哪些金融機構,涉及到行業的基本理論。
之前,我們特別介紹過,中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僅僅是銀行業機構,有22種型別。
下面我們主要講解一下銀行作為發起人的情況。
信貸資產的型別**主要取決於信貸資產的型別。
市場上用於資產化的主流信貸資產包括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個人汽車貸款、消費貸款、信用卡分期付款、小微企業貸款和不良貸款。
這裡需要關注的是不良貸款。
1998年,中國人民銀行參照國際慣例和我國國情,制定了《貸款分類指導原則》,根據借款人的實際還款能力,將商業銀行發放的貸款質量分為5個貸款質量等級,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其中次級、 可疑和損失被歸類為不良貸款。
因此,不良貸款可以是個人抵押貸款的不良貸款、信用卡分期貸款的不良貸款和公司貸款的不良貸款。
我們知道資產能夠轉換的條件是該資產能夠產生預期且穩定的現金流
那麼,在貸款變成不良貸款後,能否產生預期且穩定的現金流呢?
還行。 只要不良貸款能夠處置變現,如向債務人追償、向擔保人索取權益、處置抵押品等,就可以產生現金流,但現金流可能遠低於債權的賬面價值。
由於不良貸款可以帶來現金流,因此可以將其資產化。
我們來看看“招元合褒2023第八期不良資產支援**”,這是招商銀行作為發起人的不良資產**,標的資產是信用卡不良貸款。
池內不良資產的未償本息總額為2643億元,經評估,預計總額為545億元,最後將資產支援**的發行規模定為439億元。
也就是說,價值約26億元的債務資產以439億美元**。
債權綜合還款率(產品發行規模及未償本息支出總額)為1661%,其實這個比例是相當高的。
我們來看看“蘇裕2023第一階段不良資產支援**”,這是江蘇銀行作為發起人的不良資產,標的資產也是信用卡不良貸款。
池內不良資產的未償本息總額為871億元,而總額預計為073億元,最後資產支援**的發行規模為055億元。
乙個值 8在7億元的債務資產中,只有055億元。
理賠綜合還款率僅為631%。
2個同型別不良資產為**,1個債權的綜合還款率為1661%,而另乙個只有631%。
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當然,這是由標的資產,即不良資產本身造成的。
讓我們來看看ABS的兩種標的資產。
這是招商銀行的集合資產
這是江蘇銀行的集合資產
從不良貸款程度來看,通常是次級“可疑”和“損失類別”,次級資產佔比越高,整個資產的**率越高;
虧損資產佔比越高,整個資產的**率越低。
招商銀行集合資產中,次級資產佔7362%;虧損資產最少,僅佔681%;
在江蘇銀行的集合資產中,虧損資產佔4797%。
各類資產佔比不同,導致債權綜合還款率在產品層面存在差異。
不良資產發行的難點和核心在於資產包的定價。
這種定價的難度體現在對資產包**價值的評估上,在發行層面體現在發行規模和發行利率上。
如果價格過高,投資者可能不贊成,最終將賣不出去;
低定價相當於發起人的資產損失和損失。
因此,在資產型產品中,主承銷商和信用評級機構的作用非常重要,他們做所有的技術工作。
我們在《信用資產化的多面性觀點》中提到,信用資產化對發起人的作用:一是可以盤活信用資產存量,實現融資;
其次,信貸資產可以從資產負債表上剝離,銀行的資本占有可以釋放。
銀行資本占用放開後,銀行在資本充足率監管指標下增加了新發放貸款的空間。
在季度末,尤其是年末,銀行機構會加快不良資產的發行,往往是為了優化監管指標,為了優化不良貸款率和不良資產率,畢竟這些重要指標都是各銀行投資者和客戶關注的指標。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資料看起來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