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期金融困境的前因後果
明朝末年的財政赤字非常大,其實是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 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是明末財政改革的失敗,但導致這種情況的其他重要因素包括持續的自然和人為災害、嚴重的土地兼併和特權階層的發展"合理避稅"。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稅制改革的失敗。
明朝,由於國家重農壓商的政策,農稅成為朝廷財政的支柱,以龍慶四年(1570年)為例,朝廷每年的財政收入約為3078萬兩,但農業稅佔81%,各種工商稅僅佔12%。 到嘉靖末年,朝廷的財政拮据已經非常明顯,雖然朝廷後來進行了多次稅制改革,但因不同原因三次被推翻。
1.張居正去世,稅制改革失敗。 萬曆初年,張居正主導了改革,稅制改革的核心是"單鞭法""。"單鞭法"效果明顯,朝廷財政收入大幅增加,國庫銀兩達到六七百萬兩,糧食儲備達到一千三百萬石,夠用十年了。 但它觸及了相當一部分官僚、士紳的利益和特殊利益,自然而然地與保守派發生了嚴重的衝突。 張居正死後,張派開始清洗和鎮壓自己,改革被宣布失敗。
2.萬曆皇帝去世,稅制改革第二次失敗。 廢除張居正稅制後,萬曆皇帝明顯感覺到國庫緊縮,於是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徵收礦業稅,以增加國庫收入,主要是為了支援邊陲城鎮。 不過,內庫雖然屬於皇帝的私家,但其收支仍受戶部的干預和管理,因此萬曆的做法被稱為"貪財"事實上,萬里內藏三大稅佔了紅丸案和宮偵案的絕大部分支援。 紅丸鑼調停案後,東林黨在萬曆皇帝死後開始重新控制政府,他們上台後立即廢除了萬曆皇帝建立的稅制,這又開始對國庫施加壓力。
3、魏忠賢去世,稅改三次失敗。 末日時,由於遼東戰亂,空虛的國庫應付不了大筆錢財,所以魏忠賢上台後,開始推行稅制改革,實施計畫是加大工商稅的徵收力度,派太監監督稅情。 國庫開始充足,但這也加劇了太監與東林黨之間的矛盾。 天齊皇帝死後,崇禎皇帝偏袒魏忠憲,東林黨復辟,工商稅再次取消。 就遼東戰爭而言,各級將領的嚴格節約和剝削,使得遼東軍餉短缺問題越來越嚴重,最終引發了遼東起義。
雖然這三項稅制改革走向了不同的方向,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國家支出有限的問題,但由於代表貴族利益的公務員,特別是東林黨的抵制,都以失敗告終。
土地所有權問題很嚴重,特權階級避稅。
既然朝廷主要依靠農稅,為什麼明初中期的農稅能夠支付朝廷的開支,而明朝晚期卻不能呢? 在我看來,這主要是由於特權階級的土地兼併程度高和合理稅收的逃稅。
1.土地兼併現象嚴重。 明朝末年,朝廷腐敗盛行,導致私有土地兼併猖獗。 皇室、各級**和老百姓爭利,利用手中的權力或成為財富的主人,侵吞大量國私土地,甚至宦官和皇親也紛紛通過"求"和接受"供奉"大量土地被侵占,全國很大一部分土地落入了全國各地的這些利益集團手中。
2.為特權階層提供合理的避稅。 然而,這些擁有國家大部分土地的階級的利益集團還有另乙個特權:根據明朝法律,有權勢的人(和功勳以上的人)、祭司和皇室親屬等階級是不允許納稅的。 因此,它被沒有貴族頭銜的平民和地主使用"封地"以特權階級的名義登記他們的土地。
總之,特權階級以各種方式擁有國家大部分土地,他們可以利用制度的漏洞,從而逃避納稅,那麼法院的收入怎麼可能不減少呢?
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仍在繼續。
從17世紀萬曆末開始,明朝開始進入小冰期,氣候變化嚴重,北方沙塵暴增多,旱災增多,農業減產。
與此同時,中原地區氣溫下降,降雨量減少,創下秦漢以來的歷史新低。 明朝末年,旱、寒、蝗、澇、瘟、瘟等災害接踵而至,嚴重影響了以地為生的底層農民的生活。
各種自然災害的不斷爆發,導致土地破壞急劇減少,這讓以農業為生的北方人民生活極其艱難,當然,朝廷的財政收入也受到了嚴重影響。 如果這種現象發生在明朝鼎盛時期,朝廷還是可以處理的,但如果發生在明朝末年,那就可是一場災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