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第一次讀到《日常生活的深度》這本書時,我立刻想到了兩個詞——懷舊,因為封面是凸版印刷機,上面有一輛帶大樑的 28 自行車。
在這個豪車、酷炫電單車、電動車橫行的時代,能記住這個物件的人,很容易按年齡劃分,90後或許略有印象,00後幾乎不知道,卻是一輩子難忘的記憶印象。
自行車只是乙個介紹,像這樣的舊東西數不勝數,那些把它們藏在家裡每個角落等待重複使用的人也都老了。
2005年,一位名叫宋冬的藝術家在798年做了乙個名為“充分利用事物”的展覽,展出了他母親一生收集的各種物品,反映了物品在乙個人生命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該展覽還在許多國家展出,並且都非常成功。
這是什麼意思? 這表明我們並非完全沒有意識到物體的重要性。 然而,我們仍然沒有過多地思考深刻的哲學問題。
直到讀完這本書,我才第一次開始思考我們和物體之間的關係。 這本書的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副教授王曉偉,他寫這本書的初衷不是寫一本哲學專著,也不是想著為大眾普及哲學,而是幫助我們通過哲學的視角來觀察伴隨我們的各種物體。
在這本書裡,我看到了身邊很多熟悉又歡笑的事物,激起了很多對從未想過或想過卻沒有答案的想法的好奇心,也發現了很多推動我們解決“生活中的真正問題”的新鮮想法。
比如作者在書中論證“天天點外賣的兩個人很容易分手”,這聽起來很有趣,但實際上符合技術哲學家阿爾伯特·伯格曼的“專注物”觀點。
伯格曼認為,“家庭聚餐通過辛勤工作和身體投入產生一種意義感”,而外賣與“買賣關係”相反,這種關係只會造成巨大的精神空虛。
再比如,乙個食品工專業的大學生,放假回到湘西老家,原本充滿愛意的老雞湯變成了他嘴裡的蛋白質、脂肪和子囊菌。
講完這個故事後,王曉偉說:“營養學的發展,簡直就是把食物豐富的關係內容還原成一堆看不見的營養素,這或許是對飲食本身的極大冒犯。 ”
我非常贊同他的觀點,無論是食物還是其他物品,都有附著在它們身上無法割斷的情感因素,這與**數字遠非只是一串數字的事實是一樣的。
這本書是關於技術的哲學讀物嗎? 還是一本懷舊散文集? 還是激勵我們“回顧過去”的思想索引? 答案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如果你也對這樣一本“定性特徵不清”的“小書”感興趣,那就自己在書中尋找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