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 記者 孫牧 通訊員 劉慧鵬
通訊員提供的數字。
近日,有市民發現,原本包裹嚴密的中山紀念堂主樓,露出金色的屋頂,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眼。
2023年7月,廣州國父紀念館啟動25年來最大規模的改造工程,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主樓八角形金色屋頂已修復,預計八角亭屋頂和南擁抱瓦面鋪裝將於春節前完成。 今天,廣州傳統中軸線上的美麗“明珠”、世界最大的國父紀念堂正一步步迎來新的面貌。
據介紹,此次改造主要通過拆除瓦片、補天屋頂漏水等方式,解決了中山紀念堂嚴重的漏水問題。 中山紀念堂秉承確保文物安全和作品質量的宗旨和理念,以善待城市歷史建築,充分發揚工匠用“繡功夫”修復文物的精神。
這個專案遇到的第乙個“困難”是腳手架的架設。 由於紀念館主樓在施工期間是“修不關”,搭設腳手架既要避免對文物建築本身造成損壞,又要保證參觀者的安全。 為此,中山紀念堂進行了反覆計算和多次專家評審,最終採用了包羅永珍的綜合鋼腳手架,同時貫徹安全圍護、綠色施工、文明施工的要求,架設防墜落棚,合理安排各出入口的安全通道,嚴格控制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噪音和粉塵,減少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噪音和粉塵。對遊客的影響。
同時,由於在方案設計初期無法開啟大面積瓦面進行“精準諮詢”,因此“施工、勘察、試驗”的“調修”成為屋面修繕工程中最大的難點和亮點之一。 二次勘察調研後,中山紀念堂將與參與單位共同確定建設方案,建設方案由文物主管部門審核,確保方案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最終,修復工程採用剛性防水與柔性防水相結合進行防水施工,既尊重原有工藝,又結合現有新材料、新技術,確保工程質量符合要求。
在選材方面,在正式施工前,專案按照原有防水工藝,對防水材料在屋面板上的附著力、耐候性和防水效果進行了多次實驗研究,並對防水材料和新燒琉璃瓦的尺寸、材質和顏色進行了多次實地考察、現場試驗和研究演示。
修如突圍,難過關; 慢工出細工,繡功夫精雕細琢。 維修工程啟動後,因颱風和降雨的影響而暫停了40多天。 中山紀念堂全力配合建設單位增加人員和機械,扭轉工期,將計畫分解為月,細化為周,實施到天,全力推動建設進度。
目前,修繕工作正在穩步推進,預計八角亭屋面和南抱瓦面鋪裝工作將在春節前完成,力爭在雨季(2024年4月底)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