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記者從國家文物局獲悉,中國近日從美國成功追回被盜失失的西周風行書威,結束了其長達40年的海外流浪歷程。 經專家實物鑑定,並結合歷史檔案、拓片資料反覆比對驗證,從造型風格、裝修工藝、銘文字型、鏽跡、傷殘痕跡等方面綜合判斷,桂為鳳行書桂原件,為國家一級文物。
西周晚期青銅鳳行書貴。 圖片由國家文物局提供。
1978年,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一處西周晚期青銅窖出土,高18厘公尺,直徑21厘公尺,腹深12厘公尺,重6公斤。 肚鼓、口、上腹部飾有一周偷彎紋圖案,腹部下部飾有波紋,圓足下連線獸頭的三隻扁平腳,兩隻耳朵的上端飾有卷鼻獸頭, 這是典型的西周青銅器皿造型,具有簡潔莊重的時代風格。
這本桂的內底鑄有3行18字(含2重字)“鳳行大叔為博記尊,其子孫為永寶使用萬年”字樣,書法藝術精美。 工藝體現了西周青銅器鑄造的高水平。 它於1984年11月被盜,並在海外丟失。
風行樹桂鞋墊銘文。 圖片由國家文物局提供。
2023年1月,國家文物局通過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獲悉,馮行淑薇現身美國紐約,並立即啟動遺失文物找回程式,並共同指導當地文物和公安部門快速收集整理相關證據, 同時與持有人雷蒙德·金及其母親進行了充分溝通。
當雷蒙德·金和他的母親得知這些文物時,他們決定“做正確的事”,並同意無條件地將這些文物歸還中國。 2023年11月11日,經國家文物局授權,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總領事黃平代表國家文物局接收並暫存馮行書偉。
2024年1月22日下午,國家文物局與中國駐三藩市總領事館在美國奧勒岡州波特蘭市共同舉行了雷蒙德·金及其母親現居地的回歸儀式。 約90名當地市民出席了儀式。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表示,馮行書威的回歸是落實中美兩國元首三藩市共識的重要成果,為推動更多文物回歸原籍國提供了積極榜樣。 也是中美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生動例證。
中國駐三藩市總領事張建民表示,海外華人文物的流失承載著中國人民的歷史情懷和文化記憶,是中國文化遺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值此中美建交45周年之際,馮行淑薇的回歸是兩國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將有助於加強中美友誼,為全球文化遺產保護合作樹立典範。
風行書貴內底有18字銘文。 圖片由國家文物局提供。
中國高度重視失傳文物的找回和返還工作,積極參與、推動和領導有關國際治理工作,並於1989年加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0年《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
據悉,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文物局通過國際執法合作、國際民事訴訟、外交談判、協商捐贈等方式,促成了1800多件(套)文物藝術品返鄉,激發了公眾的愛國熱情,增強了文化自信。 2009年1月14日,中美雙方簽署了《中美兩國關於防止中國文物非法入境的首份諒解備忘錄》,自今年1月14日起第三次延長有效期。 《諒解備忘錄》是中美兩國文化遺產合作的重要檔案,迄今已促成15批504件(套)中華文物藝術品回國。
記者 張建林.
編輯:範一靜
校對:劉軍。
運營編輯:劉倩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