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廟號,顧名思義,就是廟宇使用的稱號。 也就是說,皇帝死後,後世的皇帝在廟裡拿著牌位供奉,並冠名,如:某祖宗或某宗派。 例如,在殷商年間,太甲被稱為太宗,太武被稱為中宗,武定被稱為高宗。
由於在太廟這樣嚴肅的場合使用,廟號就成了最嚴肅的稱呼。
廟號最早始於商代,周廢除了使用,秦始皇建立後,秦始皇也沒有使用廟號,直到漢代,才恢復了廟號的使用。 但並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能享受到廟號,只有功勳卓著的皇帝才配得上。 整個西漢只有四位皇帝有廟牌號:劉邦是太祖,劉恆太宗是劉徹世宗,劉洵是中宗,甚至連開創文景統治的漢景帝也沒有廟牌號。 也有幾位皇帝也有廟號,但到了劉修,他們根本就不承認,所以只有這些帝王有廟號。
關於廟號的選擇依據,《後漢書》引用了《禮記》中的一段話:“祖先有功德,祖先有德。 漢朝應紹曰:“先奪天下者稱為祖宗,至高帝者稱為祖宗; 第乙個統治世界的人叫宗,溫皇帝也叫太宗。 ”
清方寶寫《法》:“始祖為始,故始無定數,始祖只有乙個。 也就是說,廟號中只能有乙個“祖先”,而“宗”的編號是不固定的。 但劉邦淼叫高祖,劉秀苗叫石祖,乙個朝代有兩個祖宗,但後人也認為王莽中間有個新朝十多年,漢朝其實被封殺了,劉修可以稱得上是“祖宗”。
真正滅亡乙個朝代“祖宗”的,曹操是祖宗,曹丕是祖宗,曹睿是祖宗,所以唐朝和唐劉志基在《石碑》中說:“天子殿古人,祖宗有功,祖宗有德, 從三代開始,到漢二代結束,名與真相容,今古相傳。 曹家後裔,祖名不分青紅皂白。 ”
曹魏打破了一朝只有乙個祖先的先例,後來各國的皇帝簡稱為“祖先”,而在十六國時期,趙國、乾言、侯琴等小國的皇帝,他們的皇廟號基本上都被稱為“祖先”。
但並不是後面的皇帝都有廟號,比如武則天沒有廟號,這與武則天晚年宣布要去見皇帝有關。
所謂綽號,就是朝廷根據皇帝、大臣、士大夫死後的事蹟所賦予的稱號。 《左傳:玄功十年》有云:“鄭人重葬太子,說神靈。 ”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秦始皇認為這個綽號是給後世考量先祖,大臣來審判君王的,屬於非正統的,所以被丟棄了,沒有使用,所以秦始皇沒有了這個綽號。
昵稱的選擇通常是通過具有特定含義的詞語來判斷死者的善惡。 簡單來說,就是用最短的話來評價他的一生。
比如西漢的劉信只活了二十五年,按照律法“公仁矮喪”,就被稱為喪帝;
劉秉壽年僅三歲,在位僅一年,按照律法,“年輕在位者稱為崇帝”,他被稱為崇帝;
劉龍在位一年,兩歲就夭折,按照律法“短暫的休息不成烈士”,被稱為皇帝;
再比如周李王,他死後“殺無辜百姓說李”,被稱為“李王”,這也是歷史上第乙個帶有明顯貶義的綽號。
這個綽號是乙個人棺材上的明確結論。 像溫、吳、明、瑞、康、景、莊、玄、彝都是讚美; 而李、楊等,顯然是貶義的昵稱。
應該指出的是,當部長去世時,他們也有綽號。
文辰的“溫”以“文正”最高,武將的“吳”以單字“武”最高,文軍“忠”以“忠”最高。 一般認為,“文正”是能獲得的最高綽號,歷史上獲得這個綽號的人共有28人,如:範忠豔、方曉茹等。
年號比較簡單,就是古代用來記錄年份的地名。
乙個皇帝擁有的年號數量是不同的,因為皇帝自己可以修改年號,比如唐高宗最多有14個年號,而且每個年號都用了比較吉祥的字眼,算是每年都有較好的期待。 更改年號的原因各不相同,比如漢武帝因為抓到乙隻麒麟,大家都以為是吉祥神器,於是給紀元取名為“元獵”。 唐玄宗說,他看到太上老君從天而降,說某處藏著一張寶符,找的時候找到了,於是就把年名改成了:天寶。
在明清時期,乙個皇帝一般只有乙個年號,因為頻繁更改年號不方便。 但也有例外,比如明英宗,他有兩個年號,那是因為他兩次當帝。
我們稱呼皇帝的時候,因為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廟名,但是他們都有綽號,所以唐朝以前的皇帝一般都叫他綽號,比如漢武帝、漢宣帝等等。 自唐代以來,每個皇帝都有乙個廟號,所以都叫廟名,比如唐玄宗和唐太宗。 在明清時期,皇帝一般一輩子都用年名,所以人們也習慣用年號來稱呼,如崇禎皇帝、乾隆皇帝等等。
最後,我們來談談尊稱,顧名思義,尊稱顯然只有地位高的人才能享受,比如皇帝、太后、皇后,都可以尊崇。
比如,皇帝尊前皇帝為皇帝,前皇后尊為太后、太后,都是尊稱。 但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尊稱的字數增加的原因之一,就是它們相互比較,無論後世的皇帝在政治上取得什麼成就,都必須超越前朝的皇帝。
例如,明太祖被尊為“開天行道、趙驥、李大聖、至尊神、仁、禮、義、武君德、成功、高”的皇帝,有21個字。 乾隆被尊為“法天龍雲智成仙覺帝元李繼福溫無沁明孝神清”23字。
尊稱是死前加的,昵稱是死後給的,也有死後使用尊稱的。 那麼有人會說,為什麼有些皇帝的尊稱和綽號是一樣的呢? 因為很多時候,死前加的尊稱是死後直接用的,所以尊稱和昵稱是一樣的。
尊稱可以修改,主要是加字來表示自己的功勞,比如唐玄宗,加了六次。
玄天二年(713年),封有“開元聖文神武帝”的稱號。
天寶元年(742年),被封為“開元天寶聖文神武帝”。
天寶七年(748年),被封為“開元天寶聖文神武英道皇帝”;
天寶八年(749年),被追封為“開元天地大寶聖文神武英道皇帝”;
天寶十二年(753年),被追封為“開元天地大保聖文神武小德道帝”。
從前4個字到14個字,我只能發自內心地說:你真會玩!
當然,也有頭腦清醒的人,比如康熙皇帝,他的下下一直要求他加尊稱,但他不肯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