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作為城市文明的視窗,既需要包容開放的環境,也需要有序的管理
1月7日,在上海地鐵站入口處,一名打扮成cosplay遊戲角色的女孩在地鐵上被安檢人員攔下,經過一番“教育”後才放她走。 **螢幕顯示女孩被要求摘下帽子,並要求她摘下貼在頭髮上的裝飾品(角色)。 隨後,安檢員提醒:“復古、恐怖、粗俗的服裝不允許乘坐地鐵,圍觀者將承擔法律責任。 (極目新聞,1月11日)。
儘管社會多元化和個人言論自由日益增加,但人們在公共場所的行為仍然需要受到限制。 作為人口稠密、相對封閉的公共場所,不合適的衣著或妝容很容易引起乘客的圍觀和恐慌,給公共秩序和安全帶來隱患。 因此,安檢員有必要及時攔住女孩進行“教育”,同時也是一種提醒。
一般情況下,在地鐵上穿卡通服裝是不會氣餒的,事實上,安檢員攔住女孩進行“教育”,因為她的頭上貼著含有恐怖元素的字元。 乙個恐怖的角色可能不會像“驚悚妝容”那樣引起強烈的情緒反應,但地鐵站是乙個開放的地方,其他人的感受和情緒是不能忽視的。 更何況,老人、孕婦、兒童等特殊群體的接受度相對較低,乙個可怕的因素可能會讓他們感到害怕,一旦發生意外,後果就會不可預知。
當然,每個人都有穿衣化妝的自由,也有自己珍視的小眾文化,應該得到社會的包容和尊重。 只不過,在一千個人的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化裝的定義也是如此。
或許,對於熱愛cosplay文化的人來說,這種裝扮是一種積極的表達方式; 然而,對於那些不熟悉cosplay文化的人來說,誇張而獨特的服裝很容易被看作是花哨的禮服,甚至可能感到驚訝或不舒服。 當有不同的聲音時,我們應該保持理性。 相反,如何平衡不同人群和不同權益之間的關係,是乙個亟待關注的問題。
事實上,《上海軌道交通旅客守則》對乘客的著裝風格並沒有明確的規定,即使安檢員要維護地鐵內的公共秩序,他們的做法也應該更柔和、更靈活。 理想的做法是逐案分析具體問題。
真正的文明和開放不僅體現在允許各種聲音和行為的自由表達上,還體現在理性的引導和監管上。 個人的言論自由不應因追求秩序而受到壓制,維護公共秩序也不應因強調個人權利而忽視。 找到兩者的最佳結合,需要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地鐵作為城市文明的視窗,既需要包容開放的環境,也需要有序的管理地鐵管理部門應完善相關規定,明確禁止或限制乘坐地鐵的著裝和情形,並及時加強教育和宣傳,減少此類糾紛的發生。 同時,乘客也應自覺遵守公共空間秩序。 只有這樣,才能在公共場所營造安全、文明、舒適的氛圍。 (正觀評論員任思寧)。
黃河評論郵箱:zghhpl@163com)
統籌單位:陳若松。
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