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那條撞巨蛇的大運會汽車廣告嗎,我猜我每次發帖前都看過這個片段,換頻道的時候,就看到了這張驚心動魄的畫面,還以為是荷里活大片,沒想到看完才知道是廣告, 除了撞巨蛇,大運會還找張柏芝拍攝了一組電單車廣告,沒有驚心動魄的血腥畫面,只有帥氣驚豔,結局依舊是經典的馳騁世界,大運會電單車。
毫無疑問,這些廣告的推廣效果非常成功,令人印象深刻,也幫助大運汽車在商用車領域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但你可能不相信,現在的大運汽車不僅生產重卡和電單車,還玩的是新能源,而不是那種新能源卡車, 而是真正的新能源乘用車。
近日,出現了乙個名為遠航的新動力品牌,車牌長得像賓利,有SUV和轎車的幾種車型,關鍵也是定位豪華品牌,銷量不便宜,**30到60萬,經過驗證,這是大運汽車旗下的新能源品牌。 電單車賣不出去嗎? 還是重卡不香? 大運會為何會想到打造新能源乘用車? 你哪來的膽子敢立三百五十萬**?
本期,我們將以這個話題來充分了解汽車品牌大運是如何從電單車走向卡車的,以及為什麼突然打壓新能源乘用車。 雖然大運會的重卡是最有名的,但重卡不是他們的生意,而是電單車,作為一家民營企業,這背後的故事還得從大運會的創始人袁勤山說起。 袁勤山1968年出生於山西省運城鄉,和大多數創業者的童年故事相似。 17歲那年,元勤山輟學,拎著籃子賣老醋、醬油雞蛋等小商品,一時間沒賺到錢,從養雞場買雞苗,騎著自行車到十里八村賣,那個時代的路可不好, 袁青山累得每天都騎著自行車,每當看到一輛電單車呼嘯而過,他都非常羨慕,想象著自己能有一輛。
但當時當地一輛嘉陵電單車五六千,進口幾萬元,他只有羨慕,直到年底,袁青山在廣州打工的大表哥騎著電單車回家過年,看著表哥的電單車,他震驚了,問道, 表哥,你發了什麼財,怎麼買得起這麼貴的車,表哥平靜地回答,這車在廣州不貴,咱們賣得很貴,而賣了幾年小商品的元清山,瞬間意識到這叫差價。
如果去廣州把電單車賣給運城,豈不是發了大財,1987年剛過年,元勤山就借了3000元,跟著表哥南下廣州,到了廣州後,他發現這裡的電單車確實便宜,最後還帶走了一輛國產嘉陵70電單車,價格為2000元, 但是怎麼把車運回2000公里外的運城是個問題,如果找到火車託運,成本太高了,袁秦山這小子也是個莽撞的人,決定直接北上,騎車回家。
穿越粵北高山、綿延的衡山、寬闊的長江、滔滔不絕的黃河,一路陡峭湍急,歷時6天5夜,終於到達了運城。 原來,風險越大,回報越大,這輛電單車是在運城第三天以3500**的價格買的。 1000元的淨利潤,相比之下,當時普通人的月薪只有幾十塊錢,面對這誘人的利潤,元秦山休息了幾天,然後開始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就賺到了1萬元,後來,元勤山才意識到乙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於是他帶了幾個人一起來做這件事。
當年道路不便,沿途各種地貌特別危險,但只要有惡劣天氣,就會有生命危險,幾趟來回,隊伍裡有一半人都不願意做,元秦山只能帶著幾個堅持不懈的兄弟,要好幾年才做到。 1991年,賺了50萬元的袁勤山厭倦了四處奔波,決定不去,他在運城解放北路開了一家電單車零售店,靠著當年的人脈和市場真空期,成功成為運城國內外眾多電單車品牌的銷售點。
一年後,他賺了200萬,他能賺到這麼多錢,其實不光是賣電單車,而是靠電單車開展其他生意,比如電單車運輸木箱結實不停,不耐摔,有人喜歡**箱子用來存放或運材料,元秦山發現了商機, 順便說一句,開始賣盒子的生意。還有回程給省電單車買家空車,成本比較高,他順便開始了物流業務,在發貨路線上承接了一些物流,靠運費賺了不少錢。
到1997年,遠勤山成立了山西運城工商通達經貿公司,業務遍及山西,也是山西省最大的電單車經銷商,年收入高達20億,但危機很快就來了,90年代末,改革開放的深化,讓越來越多的外資進入, 電單車行業競爭激烈,眾多品牌掀起了一場一流的戰爭,全國各地的經銷商也越來越多,尤其是98年,整個電單車行業面臨寒冬,遠秦山通達公司的利潤下降了百分之四十。意識到危機,袁勤山認為賣電單車不好,必須自己生產才有發言權。
可是他賣電單車,他根本就沒有這個本事,但命運是不可預測的,就在元秦山還在擔心的時候,一家叫北一的公司找上門來,希望他能和北一合作,北一的全名洛陽北方一楚電單車***是由泰國正大集團旗下的億初投資公司和北方企業集團共同創立的,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的子公司。1998年寒冬時節,北益公司也陷入困境,其遠洋電單車業務虧損,1999年,遠秦山與北邑山的股東正大集團達成合作,在廣州合資成立廣州大洋電單車,他擔任總經理。
為了打消各方顧慮,協調各方合作,元秦山下達了多項軍令,許下了許多承諾,其中一項說的是關於銷售,大洋電單車銷量不到50萬輛,配件降價全額退回,然後他就開始實施計畫, 比如引進本田的生產裝置,通過之前的接觸,將大洋電單車經銷商擴大到每年500家,然後大肆宣傳,還邀請了國際巨星鞏俐。一時間,大洋電單車風靡全國,銷量達到52萬輛,達到了他當初定下的軍令。
在與大洋電單車合作的這幾年裡,元勤山摸索了電單車的生產製造,於是在2004年還創立了自己的品牌大運電單車,廣州大洋電單車也更名為廣州大運機車***,然後就和大洋電單車的經營方式一樣,大力拓展經銷商和廣告, 但這次他選擇了張柏芝作為代言人,廣告詞依舊是原味,世界大運電單車!大運電單車在遠秦山的經營下迅速大放異彩,暢銷海外,年出口銷售額超過20億隻。 2008年,還成為北京奧運會和帕運會的電單車獨家經銷商。
早在2004年,他就開始籌備製造重卡的業務,在運城投資20億建立大運汽車製造一期,占地1500畝,目標產值1500億,但他的決定在集團內部早已被否定,原因有二,一是他有能力把四輪換兩輪, 此外,國內重卡市場長期被中國重汽、一汽解放、陝汽等巨頭佔據,銷量低,市場窄,難以有生存之道。不過,元勤山並不同意,他認為國家正處於大發展階段,對重卡的需求只會增加,大運重卡在投產前確實遇到了很多問題,缺乏配套產業,缺乏人才,缺乏技術,幸好在山西省領導給予了不少支援, 元秦山也比較靈活,用了很多車牌都習慣採取的學說。
2009年,大運會第一輛重卡出廠,這裡並不諷刺,說實話,這輛車基本上是抄襲組裝好的發動機,底盤、車軸都是別人用的,最直觀的是駕駛室,採用沃爾沃老調頻設計,基本看不出區別,但這並不妨礙它的成功, 濰柴引擎,加上快速傳動,這些主流配置都毫無缺點,並且繼續發揮著天賦創造爆款廣告,這次沒有邀請任何明星,反而花了300萬與特效團隊合作,打造了一段經典的打舌片段,廣告詞依舊是原汁原味, 風靡全球,還有大運汽車。然後砸碎了 15億的鉅額開支,讓第一電視台的廣告與廣東、山西、陝西、河南等十多條健康路、高密度全天候流通**,短短一年多時間,世界大運會重卡家喻戶曉,也吸引了全國眾多優秀經銷商加盟。
更重要的是,首款車的發布時機太準確了,因為在2008年,國家出台了4萬億的投資計畫,從2009年開始,中國陸續啟動了大量的基礎設施專案,重卡和乘用車是不一樣的,當時國內技術水平一般, 一輛重型卡車將淘汰三年左右的高強度工作,如此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專案,在國內,對重型卡車的需求是天價,更何況山西是煤炭大省,大型基礎設施對能源的需求已經大大增加,煤炭的公路運輸日益增長,使得大運重卡賣得非常好。於是,第一年大運計畫10000輛的產量跟不上市場需求,第二年立即調整到5萬輛的產量,隨後大運陸續推出了各種重型卡車、拖拉機、自卸車、卡車等,借助電單車的出口優勢開展業務, 而重卡經過較量已出口到阿爾及利亞、伊朗、厄瓜多尔、埃及、巴西等國家,大運收購四川銀河汽車集團***,成立大運汽車集團***次年在湖北**成立湖北大運汽車***三條腿的卡車產業布局,重卡、中卡、輕卡業務也已成功布局。
大運會在2010年到2015年比較輝煌,但排名和市場占有率都不是很高,一直被中國重汽、一汽解放、陝汽等卡車巨頭牢牢壓制,而大運的卡車走道也比較明顯,比如M8系列,長期採用沃爾沃FM前部設計,卡車N6和東風天津系列有高度的相似性, 回到現在的卡車市場巨頭集中度越來越高,大運這樣的二線品牌很難超越,比如重卡銷量常年徘徊在六七,與前五名差距較大,以2023年1-10月的資料為例, 第五名福田售出7臺68萬台,即使排名第六的大運會銷量大幅增長,也只有2約20,000臺。 總的來說,大運卡車的實力肯定是有的,銷量也不錯,但幾乎不可能再往前走了,至於大運電單車業務已經變成了乙個小透明,基於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大運在汽車領域的主營業務要麼停滯不前,要麼逐漸落後, 說白了,就是結束,必須做出改變。
而現在的汽車市場出路是什麼,毫無疑問是新能源,大運肯定想進軍。 從元秦山的創業經歷中可以看出,他的創業歷程太過順利,每一次變化都準確貼近時代,相信在元秦山眼中可能有一點歷史知己的意義,現在繼續壓制新出路也是一樣的,當然, 還有一點,新能源乘用車是每個省甚至每個城市,都想擁有朝陽產業,對於產業轉型困難,山西省經濟發展相對落後,恐怕地方**也在不遺餘力地推動和支援大運會的轉型, 於是我們看到了大運的新能源乘用車業務。
大運的乘用車其實發展得很早,早在2020年5月,當國產新能源還在與妖魔共舞的時候,大運正式推出了遠智M1、月虎等車型,這兩款車型就沒什麼好說的了,設計一般,配置一般,定位更是通用,純粹是保守的測試產品, 銷量也一般,比如過去一年,遠智M1的銷量只有幾百輛,廉價車悅虎的銷量還可以,最近也能賣出1000多輛接近2000輛,但總體來說,與主流品牌的差距太遠了。
提前試水後,這兩款車基本已經報廢了,不宜繼續下去,更何況國產新能源有比亞迪,銷量王,低端車型的競爭太激烈了,大運要想繼續下去就得衝高,於是元航品牌就出來了, 遠航誕生於2022年成都車展,全球首批四款車型,包括遠航Y6、遠航Y7兩款豪華車,遠航H8、遠航H9兩款豪華SUV,均為C級,售價區間在30-60萬之間,這款車確實有高階的感覺,只是車還沒有建成, 而四款豪車高調發布,配上各種宣傳圖片,越看越看恒大ppt車的味道,當然人不是ppt車,在最近的廣州車展上就已經預售過了。
車本其實並不挑剔,博世的電工架構、整合智慧型底盤整合技術、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本特勒的防腐全鋁合金底盤、華為的車載域控制器、一體化熱管理技術、**閘道器智慧型轉向系統、阿里斑馬的智慧型座艙,以及今年必備的800伏高壓電池,超1000公里的續航, 8155車機晶元等。
但是啊,這輛車幾乎沒有自己的東西,並且深深地體現了創始人的拿客精神,而恆大的買買的車太相似了,如果沒有自己的技術,單純靠買,難免會陷入同質化競爭,沒有涅槃拿什麼去衝高階, 說到高階品牌認知度也是關鍵,大運這個製造電單車和卡車的二線品牌,又如何讓中產階級信任,一款產品是否高階,決定權的不是品牌,而是消費者,這裡有乙個大膽的猜測,航程上市後,會不會再次重現大運會的經典廣告模式, 一飛沖天,別說車子怎麼賣了,把整個活物都留下來也不錯。
別開玩笑當真了,賣車的前提是有銷售渠道,4S店、超市體驗店,至少要散開,不然想買就找不到,但是遠航品牌的線下店很少,全國只有九個省,省會基本只有乙個, 湖北、河南等很多大省都沒有,就連上海也沒有門店。實事求是地說,新能源市場的競爭太激烈了,有比亞迪這樣的巨頭,還有一大批傳統油車廠商,還有威小力這樣風起雲湧的新生力量,現在華為和小公尺這兩大攪局也勢必佔據制高點,那麼你怎麼去對抗大運呢? 你能打敗誰? 最後,百花齊放,春暖花開。
新品牌前期肯定缺乏優勢,但只要願意投資不放棄,未來就有機會,汽車市場也需要不斷有新鮮血液流入,這樣才能保持活力,讓消費者受益,將國產汽車發揚光大, 另外,在運城當地也有這樣一句話,大運汽車就是運城大運汽車,運運是大運汽車的運城,可見大運汽車是運城或者山西省的舉足輕重,也祝願大運汽車在未來承擔起助力山西產業公升級的重要任務, 引領山西在新能源浪潮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