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擁有一大批才華橫溢的將領,其中許多是勇敢無畏的將軍。 僅在新中國首次實行軍銜制時,就有1614位開國元勳被授予少將以上軍銜。
此外,軍委兩次審查確認了36名軍事戰略家的名單,其中11人在新中國成立前去世,按資歷至少是將領。
為什麼?
在無數英勇犧牲的開國將領和烈士中,只有36人被授予軍事戰略家的榮譽,這足以證明這一榮譽的高貴。 在這36位軍事領導人中,**楊尚昆、**等人都屬於司令級人物,而20位開國元帥和將領都沒有進入榜單,可見軍事專家的考核是以將領的資歷為依據的。
在36位軍事專家中,有11位是在新中國成立前去世的:葉挺、許繼深、蔡申熙、段德昌、曾忠生、左權、彭雪峰、羅炳輝、黃公洛、方志敏、劉志丹。
這些烈士在革命戰爭的22年中相互追隨,但只有這11被列入軍事戰略家名單,表明他們至少符合官方評估標準中的將軍標準。
我們都知道,1955年的大頭銜對於元帥和將軍的選拔非常嚴格,經過多次權衡,最終確定了10人。 儘管如此,許多傑出的黨的領導人和高階將領由於各種原因沒有參加授予頭銜。
那麼,如果這11位將軍沒有犧牲,如果1955年將軍人數保持在10位不變,誰會躋身“十大將軍”之列呢?
在1955年被任命為將軍時,成為將軍的先決條件包括:參加1927年後黨領導的重大武裝起義之一; 在革命戰爭時期,必須擔任紅軍、八路軍旅級、解放軍軍區級以上領導職務。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僅僅滿足這些條件並不一定意味著您將成為一名將軍。 例如,**有資格,但他最終沒有獲得將軍軍銜,因為他在授予頭銜之前已經在當地工作過。
程子華等人也是如此。
葉挺:參加過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擔任過新四軍司令員,有資格當元帥,但由於大革命期間的悲觀情緒和長期在國外的居留,他沒有紅軍時期的履歷。
皖南事件發生後,他被蔣介石關押了四年,回國時,黨、政、軍在重大戰略領域的領導格局已經確定,他很難取代**、陳蘇、**劉鄧、**、**,只能在後方協助參贊或負責**工作, 解放後,他在**部門任職,很難授予軍銜。
曾忠生、彭學峰、方志敏、劉志丹等高階將領,不僅是英姿颯爽、好戰的軍事將領,而且在黨務工作、文武上都很出色。
他們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可與***等人相媲美。 比如彭雪峰是紅軍時期的兇猛將領,長征後期的縱隊司令員,抗戰時期是新四軍第四師的司令員、政委。
在此之前,彭雪峰還在八路軍辦公室工作過很長時間,代表八路軍和新四軍與國民黨打交道,從事一流的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同樣,劉志丹也是西北紅軍的主要代表之一。 如果他還活著,他絕對比閻紅岩更適合成為西北紅軍的名譽代表。 閻紅岩是將領,劉志丹按照他的資歷授予將軍軍銜是理所當然的。
關鍵在於如何利用劉志丹,如果他被安置在軍事崗位上,那麼就需要大量的軍事幹部; 如果放在地方工作,就需要高階幹部自己負責。
新中國雖然不缺軍隊幹部,但自管的高階幹部相對來說是“寶貝疙瘩”,所以特別看重。 這樣一來,他們很有可能脫下軍裝,最終錯失良機。
劉志丹、徐吉深、蔡申西是鄂豫皖根據地的紅軍司令員,他們都在黃埔軍校學習,生前都擔任過紅軍司令員。
在將領中,王樹生是鄂、豫、安徽代表,是紅四方面軍中年齡最大的,參加過黃麻起義,是鄂豫皖時期紅二十五軍副司令員和第七十三師師長,也是紅四方面軍在川陝地區的副總司令。
王樹生在地位和軍功上與許濟深、蔡申熙不相上下,但王樹生年紀更大,如果要選紅四方面軍總代表,王樹生的可能性更大。
駱炳輝和黃公洛的處境與許濟深、蔡申熙相似,他們都在**革命根據地擔任過紅軍司令員,但與出生在**蘇區的人黃克誠、蕭金光、***相比,並沒有特別明顯的替代優勢。
1.徐濟深、蔡申熙、羅炳輝、黃公烽、左全是八路軍副參謀長,長期在前線作戰。 如果左權沒有死得那麼早,在解放戰爭期間,他可能已經擔任了金察吉或西北的野戰軍司令,成為***或***的軍事代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按照他的職位,他自然被授予將軍軍銜。 在這些人中,左右幾乎給了將軍最沒有爭議的。
2.段德昌出身於湖西、湖北兩省根據地,是洪湖蘇區主要領導。 他和徐光達是紅二方面軍的代表,都是紅軍師長,而且都是紅二軍前身紅三軍出身,是**元帥的老部下。
不過,段德昌比徐光達早一年當上了紅軍師長。 考慮到徐光達因為傷離軍十年,如果段德昌沒有因為“叛亂”被冤枉,那麼他後來的成就可能就超過了徐光達,說不定在大獎的時候,他被授予紅二方面軍代表的將軍軍銜。
在革命勝利的時候,如果11位陣亡的軍事戰略家還活著,那麼左權和段德昌最有可能被授予將軍軍銜。 劉志丹的代表人物最為突出,其次是曾忠生、彭雪峰、羅炳輝、黃公璐、徐繼深、蔡申熙、方志敏。
至於葉婷,被授予封號的概率比較低,但這只是乙個假設,每個人心中都會有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