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泉是中國小提琴製作界的領軍人物,是第一位被國家派往義大利學習小提琴製作藝術的小提琴製作者。 他曾在各種國際小提琴製作比賽中獲得20多個獎項,其中包括4枚金牌。 1989年,文化部、原輕工業部聯合表彰鄭泉,授予他“中國小提琴大師”榮譽稱號; 2005年,義大利駐華大使孟偉雄先生代表義大利向鄭泉爵士頒發功績勳章。
鄭泉的樂器具有出色的音色工藝,並在義大利小提琴傳統的基礎上發展了自己的風格,深受演奏家和收藏家的喜愛。 國內外許多音樂家都用他的小提琴舉辦獨奏會和唱片。 他的樂器被義大利、保加利亞和台灣的博物館和收藏家收藏。
老知識分子的愛國精神
鄭泉出生於乙個具有愛國傳統的知識分子家庭,7年務農、5年留學的經歷,讓他親身體驗了國家的貧困落後,與西方國家發達國家的差距,因此他立志投身於國家建設,振興中國小提琴製作產業。 他自覺維護國家的利益和名譽,時刻牢記祖國對他的厚大信任。 有一次,他在義大利參加比賽時,發現獲獎作品上的作者國籍標籤上標有義大利,於是他找到大賽組委會,堅持要把標誌改成中國,因為他認為,雖然自己遠在國外,但代表中國參加比賽,獲得獎牌是中國的榮譽。
還有一次在義大利舉行的國際研討會上,在鄭權面前發言的歐共體秘書長抨擊中國的**政策,抱怨中國以廉價商品傾銷占領國際市場。
作為愛國主義的典型例子,鄭泉的事蹟被寫入北京市中學道德品質教育課材,激發了廣大中學生的愛國情懷。
熊出國,不忘使命
20世紀80年代,我國小提琴生產水平很低,改革開放後,第一門生意興隆,急需優質樂器。 在此背景下,文化部決定派鄭泉赴義大利深造,學習西方悠久的樂器製作藝術,發展中國的小提琴製作事業。
鄭泉深知責任重大,在義大利刻苦學習,成績優異,提前畢業,在各國舉辦的小提琴製作比賽中獲得14個獎項,其中金牌3枚。 當他學業成功,在義大利成名後,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在義大利舒適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他認為,中國這麼大,乙個人能做好一把小提琴是不夠的,要想提高中國的小提琴生產水平,就要通過辦學培養一批小提琴製作者。 中國使館反映他回國後,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援,撥出5萬美元作為他回國辦學的啟動資金。
1988年,鄭泉帶著十個裝滿材料、圖紙、材料的木箱回國,在第一學院建立了小提琴生產研究中心,建立了從附屬中學、本科到碩士的10年教學體系,為國家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小提琴製作人才。
鄭泉回國後,國外公司聘請他工作,有過幾次調崗的機會,但他始終不忘初心,始終堅持在一線從事小提琴製作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繼續攀登,上下
當鄭拳在義大利獲獎時,有人認為這架鋼琴是義大利製造的,不能算是真正的中國小提琴。 因此,回國後,鄭泉發誓要在中國土地上製作100%中國小提琴,並贏得國際獎項,並於1990年獲得柴可夫斯基國際小提琴節小提琴製作比賽的金獎,實現了自己的願望。 後來,他於1991年在義大利舉行的國際小提琴製作比賽中實現了用中國生產的木材製作小提琴並在國際比賽中獲獎的願望。 鄭泉還提議中國演奏家在小提琴演奏比賽中用他的小提琴獲獎,現在,很多小提琴家都用鄭泉的小提琴獲得了國際獎項。 鄭泉還提出讓他的學生在國際比賽中獲獎,現在,他的學生在各國舉辦的國際小提琴製作比賽中獲得了近百個獎項。
鄭泉在傳承傳統的基礎上堅持不斷創新,先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會、霍英東科研、文化部、人事部等多項科研工作,在國內外專業雜誌上發表文章20餘篇。 為了收集中國小提琴製作材料的標本,他走遍了大慶安嶺和小慶安嶺、長白嶺、金沙河流域,以及雲南、貴州、四川等地。 他的一些研究成果領先於國際研究標準,他被任命為義大利克雷莫納小提琴博物館科學委員會成員。
曾多次擔任美國、義大利、保加利亞、馬爾他等國國際小提琴製作比賽的評委,積極推動國際小提琴製作比賽在中國舉辦,為中國年輕小提琴製作者搭建了脫穎而出、與國外交流的平台。
讓中國小提琴在國際小提琴製作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小提琴製作者隊伍,就必須培養年輕的小提琴製作者。 鄭泉在***學院開設了小提琴製作研究專業。 30年來,培養了近200名小提琴製作人才,為中國小提琴製作產業的完善和發展發揮了關鍵作用。 在我國現有5所已設立小提琴製作專業的**學院中,有4所聘請了***學院小提琴製作專業培養的畢業生擔任專業教師。
鄭泉還擔任國內最大的兩家小提琴製造商的顧問,定期到企業舉辦講座,提供技術指導,提高了公司小提琴產品的質量。 經過近30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小提琴製造業已位居世界第一,佔世界產量的70%以上。 中國小提琴不僅在國際小提琴製作界占有一席之地,而且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40年來,鄭泉始終堅持自己製作小提琴,從未停下腳步,體現了他對小提琴製作藝術的熱愛和追求,也體現了精益求精、不斷探索的工匠精神。
中國財貿輕紡菸草工會全國委員會供稿)。
*:中國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