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3月2日電(記者 吳振東)記者2日從同濟大學獲悉,中共黨員、土力與地下工程著名專家、地下結構工程力學學科創始人、開創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孫軍先生, 同濟大學教授,2024年3月1日21時58分在上海中山醫院逝世,享年98歲。
孫軍1926年10月生於江蘇省蘇州市,1949年6月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結構組,1951-1952年在上海交通大學任教,1952年9月經國家學院調整後在同濟大學任教。 曾任同濟大學理事會委員、同濟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席、結構工程系主任。
孫軍長期從事岩土力學與工程、隧道與地下工程等領域的教學、科研和工程實踐,在岩土流變力學理論與應用、地下結構粘彈塑性理論、地下防護工程抗震與爆破動力學、城市環境地球工程等方面具有深厚的學術造詣,做出了突出貢獻。 曾參與大量國家重大工程專案的科研和建設諮詢工作,多次獲得國家、省部級獎項。
教誨將永遠被銘記,風格將永遠被銘記,榜樣將永遠被樹立! “真的,大先生,我們會永遠想念你的! ”…孫軍先生逝世後,同濟師生對這位尊貴的同濟學者表示深切的緬懷和由衷的敬佩。
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說:“孫軍先生是同濟大學教授的傑出代表,是同濟精神文化的傳承者、實踐者和傳播者。 孫軍先生孜孜不倦地探索科學真理,堅持實踐,推動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我們要學習和繼承孫軍先生鮮明的教育家和科學家精神,團結奮鬥,以科教報國,為建設強國和民族復興作出更大的貢獻。 ”
這座橋是我的'初戀'”。
年輕時,孫軍有勇氣投身愛國護士學校*** 新中國成立後,懷著“為新中國建設貢獻知識和力量”的堅定信念,孫軍刻苦學習,刻苦鑽研,練了上千次功法,打下了堅實的知識基礎。
孫軍在大學主修土木工程,由於俄語流利,被校聘為在同濟工作的前蘇聯橋梁專家斯尼特科的技術翻譯。 這使他在科學研究之初就專注於鋼橋結構。 他笑著說:“這座橋是我的'初戀'。 ”
20世紀80年代,孫軍(左)指導博士生。 (圖片由同濟大學提供)
1960年,為滿足國家對地下工程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濟大學任命孫軍負責建立國內外第一專業“隧道與地下施工工程”專業,並擔任第一專業教研系主任。 從那時起,他一直專注於地下結構領域,並願意奉獻自己一年多的時間。 主持並負責建設中國首個超大型地下飛機洞室及配套地下儲油洞洞工程; 作為整體設計負責人,承擔了上海地鐵試驗站專案的勘察、設計、施工,並擔任上海首條黃浦江大浦路隧道、延安東路隧道、上海、南京、廣州、寧波等城市建設的技術專家。
國家的需要是我努力的方向。 1971年,在鄉下的乙個冬夜,他仍然堅持在油燈下啃著《岩石力學》的英文原著。 在隨後的幾十年裡,他成為國際岩石力學學會副主席和國家小組主席,並於2015年被授予該學會院士榮譽稱號。
“勤勉”“珍惜時間如生命”是孫軍一生的習慣。 你越是學習,越感興趣,越感興趣,越感興趣,越是感興趣,你就越會不斷攀登乙個又乙個科學高峰。 1997年開始研究軟科學(以人工智慧科學為重點)在岩土工程中的應用,歷時20餘年,是國內外該領域的先行者之一。
孫軍在教書。 (圖片由同濟大學提供)
學術研究不是高校自習堂裡的裝飾品,我們不能只沉溺於對高深理論的追求,而不與實際工程聯絡起來。 “孫軍的科研工作始終是針對國家戰略和國家需要的。 最長的鐵路隧道、第一條最長的公路隧道、第一條海底和跨江隧道、世界上最大的直徑軟土盾構隧道、錢塘江隧道; 長江江陰大橋、蘇通大橋、杭州灣大橋、港珠澳大橋、在建深(深)中(山)通道......數十座跨度超大跨度的橋梁和隧道,橫跨江海山作為技術專家,主持和參與了國家重大工程專案岩土、地下工程、橋梁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研究,為國內多項重點工程的建設保駕護航。
同時,孫軍70多年的教學生涯,精心培養和指導了80多名博士和近30名博士後研究人員。
知識是一種隱性功能,它存在於工程實踐中。
即便是93歲高齡,孫軍平均每年還要外出30多次,微駝背的身影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在工地上。
作為看工程病的“醫生”,如果我連乙個“病人”都沒看,我怎麼能把脈、開藥呢? 孫軍認為,只有親身體驗、眼見為實、身體驗證,才能自信地做出有效的技術決策。
在祖國廣袤的土地上,到處都是孫軍忙碌的身影。 他說:“我們不能把自己關在學術殿堂裡,空洞地學,理論對理論,空間對空氣,而要讓理論在生產實踐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
早在1963年,在17項國家重大專項的終審中,由37歲的孫軍副教授主導的“地下結構粘彈性塑性理論及其工程應用實踐”專案就獲得了第一名。 評價意見如下:“本專案成果在理論討論的廣度和深度上達到了國際水平; 更可貴的是,研究成果能夠及時應用於工程實踐,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
在孫軍看來,做科學研究就是把工程中的問題提公升到理論的層面,從本質和機理上給出科學的答案,而不是簡單地照搬“規範”去解決。 研究的階段性結果出來後,就要考慮如何將結果應用到工程實踐中,兩者之間往往存在很長的距離。 “我們需要將結果反饋到實際專案中,進行進一步的改進、測試和公升級,最後將其用於專案,這被認為是已經完成了整個研究過程。 ”
孫軍在港珠澳大橋施工現場。 (圖片由同濟大學提供)
即使你在病床上,這個概念的實踐也不容易。 2008年汶川**發生時,剛剛做完心臟支架手術的孫軍強烈要求出院,前往災區勘察現場,為解決當時的堰塞湖問題貢獻力量。 老人躺在病床上,盡可能多地收集相關資料,對疑難問題進行研究,並寫了兩份研究報告提交給中科院。
知識是一種隱性功能,存在於工程實踐中,需要依靠基本技能來探索和獲得其最優解。 孫軍秉持這一信念,執著追求科學真理。 他曾冒著44攝氏度的酷暑,從烏魯木齊前往吐魯番盆地進行勘察工作; 他還冒著零下18攝氏度的嚴寒,在南水北調工程中線橫跨黃河的盾構隧道北岸視察深井,奮力下到......井底50多公尺深,手裡拿著冰冷的鐵製自動扶梯
始終保持年輕人的戰鬥姿勢。
從長江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到中國第一條海底隧道,再到港珠澳大橋,國家重大工程的建設,凝聚了他傑出的智慧和艱苦的勞動;
他關心人才培養,投身於研究生教育,交付了一大批骨幹......為國家岩土力學與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設事業
never say too old and too late to learn and to do.(學習,做事,從不老話,話到晚。 孫軍經常這樣告誡他們。 他曾經對乙個年近半百的學生笑著說:“人生才剛剛開始,40歲,你今年還不到10歲。 “這幾十年,我努力工作,一天也不敢懈怠。” ”
孫軍在工作。 (圖片由同濟大學提供)
孫軍始終保持著年輕人奮進奮進的戰鬥態度。 正是由於多年深厚的學術積累,他總能像火炬一樣看待關鍵的科學問題,準確把脈,尋求對本質和機理的理解,尋求根本的解決辦法。
在舉世聞名的港珠澳大橋建設過程中,孫軍帶領團隊成員組建了大橋島隧工程技術諮詢團隊,為大橋的建設貢獻了專業智慧。 老先生經常往返於上海和珠海之間,在建築工地和會議室之間奔波,參加過40多次技術風險評估會議、技術諮詢和方案論證會議。 從一開始,他就強烈建議“建議使用海底沉管隧道”,他認為這是最好的解決方案,最終贏得了各方的認可; 針對島式隧道過渡段海域軟基礎段較深,他強烈推薦採用與目前管段柔性接頭相適應的“壓實沙樁”復合基礎施工方法,摒棄使用剛性長樁,其科學有效性已通過後來的工程實踐得到充分證明。
孫軍始終保持著理學碩士對工程問題的遠見卓識和高度敏感。 近年來,他密切關注隧道和地下工程中的節能環保新技術,並不斷拓展新的研究領域。
未來工程領域有哪些新的發展? ”
即人工智慧、大資料、雲計算、資訊和網路技術在土木工程風險預測、影象顯示與分析、結構變形控制與專項程式軟體研發等子學科中的發展與創新。 在學術研討會上,孫軍懇切地告誡年輕人:“通過人工智慧技術,我們可以發現工程設計施工中的關鍵目標,設計和優化新的、更具創意的土木結構,預先控制意外的投資和建設風險,有效彌補傳統技術研發中的不足和存在的問題, 如投資大、效率低、周期長、轉型緩慢......的成就。這些展覽給在場的學弟學妹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