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注意到,生活中有一類人,過著非常疲憊和扭曲的生活,容易陷入過去而無法自拔,在反覆回憶的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糾結、懊惱、痛苦的負面情緒。
但同時,還有另一種人,無論發生多麼不愉快的事情,不管是失業,還是出於戀愛,哪怕在生活中遇到更重大的挫折,他們總能在短時間內“放手”,迅速調整狀態,然後繼續全力以赴地出發。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放手的能力。
從心理上講,這種快速“放手”的能力被稱為與過去的目標脫節(disengage)。它指的是乙個人從過去的目標中釋放承諾、撤回所有承諾並開始在認知、情感和行為層面上與新目標建立聯絡的能力。
與新目標建立聯絡聽起來很簡單,但將其付諸實踐可能很困難。 這是因為人們經常將自己投入和體驗的舊目標內化為自我認同的一部分。 當我們試圖離開舊目標並開始新目標時,這就像剝奪了自己的一部分。 這種變化涉及對乙個人的身份和價值的新認識,這對許多人來說是乙個挑戰。
例如,如果某人在A行業非常資深,但在轉行後,他們必須接受自己成為新手的事實。
如何“放手”?
1. 練習樂觀歸因
歸因是推斷事件或行為原因的過程,是人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 隨著時間的流逝,每個人的歸因風格都會逐漸穩定下來,成為他們個性的一部分。 例如,悲觀和樂觀。
善於“放手”的人,有更樂觀的歸因風格,更善於將好事歸因於主觀能動性起作用的事實,並自言自語地認為好事是常態。 而壞事在他們看來,就是一些無法控制的意外,反正和自己的表現都沒什麼關係。
如果你是乙個習慣於悲觀歸因的人,你可以嘗試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歸因風格,尤其是放棄“應該思考”,比如:
我每年的收入應該比去年多;
TA應該愛我一輩子;
我不應該犯任何錯誤。
2.進行積極的自我對話
還有兩種型別的自我對話:積極的和消極的。 顧名思義,積極的自我對話是使人情緒穩定和更好的,消極的自我對話使人感到內疚、內疚和自我懷疑。 通常,消極的自我對話控制較少,一旦出現就很難擺脫。
我怎樣才能改善我的消極情緒,促進積極的自我對話,幫助我更容易放下過去?
方法一 ——當你有談話時,在心裡直呼自己的名字
會議結束後,我對自己說:“xxx,你今天報道得這麼好,不管結果如何,我都為你感到高興! ”
這種第三人稱對話可以大大增加與自己的心理距離感,讓自己能夠從更客觀、更冷靜的角度觀察和感受自己的行為和情緒,做出更好的決策判斷。
方法 2 – 持續記錄您的自我對話的細節
寫日記、寫作、冥想都是不錯的選擇,但關鍵是要現實而細膩地還原那些容易被自己忽視的感受,而這些感受很可能是自己難以放下過去的癥結所在。
3.給自己時間,學會等待
人們常說,時間是一切最好的良藥。 給自己足夠的時間等待翻頁的可能性,不僅關乎耐心的品質,更關乎生存的智慧。
等待並不意味著坐以待斃,而是始終保持積累、積累和發展的狀態,同時能夠管理情緒並找到合適的時機。 你不僅可以根據變化調整自己,還可以在複雜的變化中冷靜下來。
甚至有時候,等待什麼都不做總比嘗試錯誤的方向要好。 在這樣的等待中,至少可以重新審視自己與外界的關係,釐清哪些是自主的、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改變的。
4.設定新目標並轉移注意力
用乙個新目標來轉移注意力,不是為了逃避,而是要短暫而有效地與一系列負面情緒隔離開來,例如難以翻頁時所經歷的焦慮和悲傷。
需要強調的是,不鼓勵匆忙尋找下乙個目標以轉移注意力,並輕率採取行動。
有些人為了擺脫一段失敗的戀愛關係,盲目而迅速地開始了一段新的戀情,尤其是為了報復或懲罰他們的前任。 它不會分散注意力或緩解情緒,反而可能加劇和延長痛苦。
相比之下,更建議嘗試找到乙個與先前事件的屬性無關的目標,例如發展藝術創作愛好,例如烹飪、繪畫、手工藝等。
通過實踐,人們能夠學會有效地與過去脫節,從而採取積極的行動來塑造未來。 這個過程開啟了通往更充實、自由和愉快生活的大門,重新獲得內心的平靜和自由。 所以,大膽地邁出一步,讓過去成為成長的催化劑,而不是生活的枷鎖。
近期亮點
學習語言 |重溫總書記下班時說的“親話”丨人大制度是實現我國人民民主全程序的重要制度載體,學習語言把巡視之劍磨得更加明朗明媚。
學習語言丨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的方方面面,元宵節了解總書記家庭和國情,主持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強調推進裝置更新換代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切實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