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科研考試初試結果陸續公布。 據統計,已有438萬人報名參加考試,爭奪數量有限的高校入場券。
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民航大學副校長吳仁彪提出了改革高考經驗碩士生初試辦法的提案。
長期負責研究生教育的吳仁彪認為,碩士生初試的規模大約是高考學生人數的一半,但初試的複雜度遠遠大於高考。 在他看來,自主命題有很多優點,但缺點也很明顯。 例如,每個單元自稱考試的參考書通常是該單元本科生的教科書,這對外部單位的考生是不公平的。 其次,自封的科目太多,導致工作量過大,也容易通過個性化輔導洩露秘密。 同時,考官全部來自命題單位,容易產生腐敗。
《中國新聞周刊》注意到,近年來,一些高校將自稱的科目考試改為統一考試。 吳仁彪建議,可以逐步實施碩士生初試的統一命題,比如將碩士學位授權點統一在100分以上,再擴大到50分和20分。 授權點低於20的自我命題主體數量非常少,可以繼續採用自我命題法或多單元聯合命題法。
圖蠕蟲創意。
“自我提議的初步測試存在明顯的缺點”。
3月1日,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郭鵬在談到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工作時表示,將穩步擴大畢業生人才培養規模。
雖然2024年考研申請人數罕見下降,但擴大高學歷人口比例仍是大勢所趨。
吳仁彪在調查中發現,碩士生初試的規模大約是高考學生人數的一半,但初試的複雜程度遠遠超過高考。
他在接受採訪時提到,高考主要採用國家或省市級統一的命題方法,命題科目很少。 除了極少數的統一命題科目外,研究生初試中還有大量的自命題科目。 以2024年為例,全國統一命題科目只有25個,但自命題科目有28874個,涉及879個單元,平均每個單元33個自我命題科目,5個單元超過150個科目,最多170個單元。
吳仁彪表示,自我命題初考最大的優勢就是通過個性化命題選拔出更好的人才,但其缺點也很明顯。 一方面,各單元自備考試的參考書通常是本單元本科生的教科書,對校外單位的考生不公平。 其次,自封的科目太多,導致工作量過大,也容易通過個性化輔導洩露秘密。 一些不法機構甚至專門蒐集兜售前幾年各單位的命題試卷牟利,也有洩密風險。 同時,考官全部來自命題單位,容易產生腐敗。
此外,由於各招生單位的試卷不同,自稱初試的最大弊端是不利於調整招生,也不利於劃出通過國家初試的最低線。
因此,吳仁彪認為,初試和複試可以適當區分,初試更注重基礎。 省、市考試院承擔部分命題工作,原則上承擔全國前列區域學科或專業學位水平評審的命題任務,學科評審組、專業學位教學指導委員會也可參與指導。
他強調,統一命題不等同於“全國一張試卷”,各單位不僅可以使用統一命題試卷,還可以繼續自薦,就像高考中國家和省級命題兩種模式並存一樣,可以賦予高水平高校更多的自主權。
同濟大學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系主任、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蔡三發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有統一的命題,包括數學、英語、政治和一些專業課程。
《中國新聞周刊》注意到,近年來,一些高校將自稱的科目考試改為統一考試。 例如,《2023年全國碩士學位招生管理條例》提到,從2024年全國碩士入學考試開始,教育學碩士商業課程的考試科目將增加到國家統一命題科目中,供相關招生單位自主選擇使用。
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炳琦看來,在考研初試中實行統一命題,可以降低命題成本,提高命題質量,解決自我命題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 這項建議是相關和可行的。 與高考一樣,有多套統一的命題試卷,由各招生單位獨立選擇。
熊炳琦進一步分析,在實施統一命題的基礎上,還可以擴大學生的選擇權,允許學生同時申請(填寫)多所大學,高校將根據統一的考試成績、面試考試和學生的本科學習成績進行綜合評價和錄取。
它是否影響大學的自主權?
有網友提到,目前考研最大的痛點就是只能申請一所學校,造成了很大的隨機性。 有人認為,統一命題,制定統一的考試大綱、命題標準和考試要求,有利於提高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公平公正性。
另一方面,也有人擔心統一命題、統一評分會影響高校的自主權。 《中國新聞周刊》注意到,2019年,時任全國政協委員的郭長剛提到,全國統一的碩士生考試制度不利於高校分類發展和高水平大學建設,容易導致高校考核。
蔡三發分析,研究生學科很多,甚至同一學科在不同學校的研究方向和特點也不盡相同,很難統一所有命題,課程數量會很大,命題組織的社會成本非常高。
他表示,可以考慮在一些學生人數較多的專業學位初試中進一步擴大統一命題,相對而言,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共性較大。 資料顯示,2023年,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率已經接近60%。
在熊炳琦看來,高校在招生上的自主性並不體現在自提,而是體現在統一考試成績的自主運用上。
例如,美國大學在招生時,不為學生組織筆試,而是使用統一的SAT(美國高中研究生學術能力測試)、ACT(美國大學入學考試)、GRE(研究生入學考試)和GMAT(研究生入學考試)成績來評估學生的基本學習能力,然後結合其他申請材料和學校面試對錄取學生進行評估。 熊炳琦說。
他分析說,實行學科的統一命題,而不是學校本身,可以讓學校在複試過程中花費更多的精力,檢驗學生的學術潛力和綜合素質。 吳仁彪還提到,復考的重點是學生的專業能力,所以可以進行個性化考試。
在蔡三發看來,初試成績只是研究生入學考試的乙個組成部分,很多學校的重考成績比例可能更高,“只要加強考試制度建設,強調綜合能力選拔,無論命題是否統一,都能選拔出優秀學生。
熊炳琦表示,此外,還可以實行基於統一考試成績的申請+複審制度,有利於推動研究生招生改革,避免考試傾向。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國的高考改革,其實也可以借鑑復考的考生考法,在統一高考的基礎上,由學生申請高校、高校進行多重考核錄取,從而打破只計分的理論。 他說。
熊炳琦向《中國新聞周刊》分析,根據教育部3月1日公布的資料,2023年我國將招收114名碩士研究生84萬人,“如果100多萬碩士生能夠通過統一考試+學校自主複試和多重評審的改革,他們的經驗可以用於高考改革,為我國考試招生創造新局面。 ”
作者:陳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