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幾內亞島被稱為僅次於格陵蘭島的世界第二大島。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在這裡根深蒂固,尤其是 1943 年 6 月開始的長達一年的紐幾內亞戰役,讓日本人嘗到了恐懼和絕望的滋味。
珍珠港事件後,日軍繼續南下擴大戰局,被俘的澳大利亞士兵人數達到1萬多人。 囂張跋扈的日軍對這些戰俘視而不見,輕蔑地稱他們為“白豬”,把南半球大陸國家稱為“白豬國”。
這些戰俘遭到無情的侮辱和虐待,甚至因為糧食短缺而被用作食物。 這個悲慘的訊息傳到了澳大利亞,引起了全國性的憤怒和憤怒。
日本人繼續戰爭,對澳大利亞城市達爾文進行了大規模轟炸,使整個北岸城市陷入混亂。 轟炸讓澳大利亞人心中充滿了對日本的深仇大恨,他們迅速埋葬了親人,準備開戰,決心為這場血腥的恩怨報仇。
1943年,在紐幾內亞的戰場上,日軍第一次感受到了來自對手的致命威脅,他們的傲慢第一次被戰爭的點燃所威懾。
炮火無情,就像獵人的眼睛一樣,尋找每乙個可能的藏身之處,讓日本人在戰壕和防空洞裡瑟瑟發抖,等待死亡。
他們在東亞和東南亞肆意屠殺,但在紐幾內亞卻成了無處可逃的螻蟻,那種囂張跋扈現在只能變成空洞的眼睛,倒數著生命的最後一秒,彷彿正在遭受正義的懲罰。
當時,日本人並不怕美國,但沒想到的是,他們在這裡被判處了死刑。 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澳大利亞的復仇如此強烈,其不屈不撓的精神和強大的戰鬥力已經深深地扎根在這個國家的骨子裡。
在紐幾內亞戰役中,日軍士兵在澳大利亞精銳面前無能為力,只能在隧道裡瑟瑟發抖,甚至因為缺乏食物而啃食戰友的屍體。
在戰爭中,他們面對死亡,感到絕望和無助,目睹了戰爭的殘酷和邪惡。 戰爭結束後,參加戰爭的20萬日軍幾乎全軍覆沒,只有少數人倖存下來,他們也因為戰爭的恐怖而變得膽怯。
但回想起來,日本在亞洲大陸的猖獗和魯莽行為無疑是歷史的報應。 為了恥辱,澳大利亞毫不猶豫地犧牲了一切,給日本上了慘痛的教訓,這讓他們感到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