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中國近代革命的歷史,1927年4月12日反革命政變無疑是影響中國未來發展的一件大事。 我們黨開始認識到蔣介石反動派的真面目,進而發動武裝鬥爭,開闢了我國經過22年艱苦戰爭的新歷史,因此,我們應該首先介紹一下蔣介石這個人物。
蔣介石最初在日本學習,在那裡他了解了陳其美等進步思想和反清人物。 辛亥革命後,浙江發生起義,隨後他跟隨陳啟美,參與了對陶成章的暗殺。 陳其美死後,蔣介石失去了靠山,只能選擇南下廣州。 陳炯明造反時,蔣介石得知孫中山的困境,迅速參加平叛行動,為蔣介石上**鋪平了道路,他很快成為孫中山的親信。
經歷過這件事後,孫中山認為在其他軍閥的支援下很難取得革命的勝利,於是他把目光投向了蘇聯。 蘇聯積極支援孫中山的革命,還幫助建立了著名的黃埔軍校,並任命蔣介石為總統,使蔣介石開始逐漸接近權力中心,成為蔣介石獲得最高權力的有力後盾。
在革命過程中,孫中山也深知國民黨分散的現狀,希望通過國民黨與共產黨的合作,促進國民黨的發展。 孫中山的計畫得到了廖仲楷等人的支援,但遭到國民黨右派的強烈反對。 由於孫中山的突然去世,國民黨內部為爭奪最高權力而不斷進行鬥爭。 隨後廖仲楷遇刺,改變了國民黨的政治版圖。
現在很多訊息來源都沒有表明蔣介石是幕後策劃者,但他卻成了這一事件的最大受益者。 胡漢民和廖仲愷意見不合,廖漢民還是把他當成了最大的嫌疑犯,胡漢民的弟弟也公開表示要除掉廖仲愷,這增加了胡漢民刺殺廖的嫌疑。 隨後,調查發現,暗殺是由許崇志的下屬實施的,在這種情況下,胡漢敏和許崇志為了保護自己,不得不出國避險。
結果,汪精衛成為國民黨的最高領袖,蔣介石進一步擴大了他在軍隊中的影響力。 在隨後的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他被選為許多重要職務。 在北伐戰爭中,他擔任北伐總司令,隨著北洋軍閥的即將垮台,更多的資本家意識到支援蔣介石作為代言人的重要性,他們為蔣介石提供了大量支援。 西方列強也積極支援蔣介石。 他竟然肆無忌憚地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把美麗的上海變成了一片血腥的戰場。 蔣介石隨後與宋美齡結婚,這不僅增加了他繼承孫中山事業的合法性,也使他能夠繼續獲得美國和其他西方列強的支援。
建黨初期,陳獨秀等人把工作重點放在發展勞動力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遭到了吳佩孚等軍閥的鎮壓,損失慘重。 這時,共產國際認為,只有促進國民黨和共產黨的合作,才能更好地促進革命事業的發展,因為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思想和黨的思想是共同的。
共產黨的發展引起了國民黨右翼的強烈不滿,孫中山逝世後,國民黨與共產黨的矛盾不斷加劇,由於我們黨與國民黨在成立初期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國民黨發動了“分裂共產黨”的行動,給革命力量造成了巨大損失。 黨員人數驟降至10,000人。
但是,我們黨在87次會議上及時總結了教訓和教訓,清醒地認識了武裝鬥爭的重要性。 從三次大起義出發,探討了開放農村根據地的重要性,開始了中國革命的新程序。 相比之下,蔣介石在國民黨獲得最高權力後,卻無法改變國民黨內部的分裂局面。 國民黨的內訌也是他們失敗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見,4月12日的反革命政變是我們黨事業的一次重大挫折,也開闢了中國革命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