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自《南開孫藥師》,供醫學科普參考。 二甲雙胍是目前臨床上治療2型糖尿病的一線首選全程藥物,主要作用於葡萄糖代謝過程,通過降低肝臟葡萄糖輸出,抑制醣異生,促進脂肪、肌肉等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抑制腸壁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降低基礎血糖和餐後血糖, 降糖作用可靠。此外,二甲雙胍還具有一定的減肥作用,是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選,並能改善血脂狀況,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成纖維細胞增殖,並有明顯的心血管保護作用。 二甲雙胍也是**聯合用藥的基礎藥物,與其他口服降糖藥聯合使用可進一步達到顯著改善血糖效果,與胰島素聯合使用可進一步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減少胰島素劑量,降低低血糖和體重增加的風險。
二甲雙胍緩釋片的不良反應包括:
胃腸道反應:如噁心、嘔吐、腹瀉、腹脹、腹部不適、消化不良等,二甲雙胍緩釋片在胃腸道內緩慢溶解釋放,發生率低,多為短暫性,大多數患者都能耐受。
低血糖:單獨使用不會增加低血糖的風險,但當與胰島素促泌劑如格列齊特和格列美脲或胰島素合用時,應警惕低血糖的風險,並應注意定期和定量進餐。
肝腎損害:二甲雙胍無肝腎毒性,按常用劑量使用,不會有肝腎損害,但肝腎功能損害會明顯限制二甲雙胍的清除能力,使二甲雙胍血藥濃度公升高,乳酸性酸中毒風險增加,因此肝腎功能不全患者應慎用二甲雙胍, 重度肝腎功能不全和低氧血症患者應禁用二甲雙胍。
維生素B12吸收不良:長期使用二甲雙胍可引起維生素B12缺乏,建議長期使用者每年檢查一次維生素B12水平,如果缺乏,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適當補充。
乳酸性酸中毒:二甲雙胍引起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非常罕見,肝腎功能正常的患者長期使用二甲雙胍不會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風險,二甲雙胍引起的乳酸性酸中毒的風險並不高於其他口服降糖藥。
其他:頭痛、疲勞等。
阿卡波糖是臨床上常用的口服降糖藥,屬於-葡萄糖苷酶抑制劑,主要通過與-葡萄糖苷酶特異性結合,抑制酶的活性,延緩小腸黏膜對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從而降低餐後高血糖,通過改善餐後血糖間接改善空腹血糖,減少全天血糖波動, 降低糖化血紅蛋白,降血糖不增加體重,可單獨使用,也可與其他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聯合使用,該組合有助於更好地控制餐後血糖,主要用於**2型糖尿病,也適用於1型糖尿病。
阿卡波糖的不良反應包括:
胃腸道反應:當阿卡波糖開始時,特別是大劑量時,一部分糖到達結腸並被結腸菌群消化,產生含氣產物並引起腸滲透壓公升高,從而引起腹脹、腸音亢進和氣體增加,這是阿卡波糖的常見不良反應。
低血糖:阿卡波糖不能刺激胰島素分泌,單獨使用不會引起低血糖反應,當與胰島素促分泌劑如格列美脲和瑞格列奈或胰島素合用時,可能會發生低血糖,因此有必要考慮減少上述**糖尿病藥物的劑量,當低血糖與其他降糖藥合用時,飲用糖水或進食效果較差, 應使用葡萄糖來糾正低血糖反應。
肝功能異常:個別患者,特別是使用大劑量(200mg,一日3次)時,可無症狀轉氨酶公升高,停藥後可恢復正常,罕見黃疸合併肝功能損害,建議有肝病史或轉氨酶公升高的患者應在開始用藥後的前6-12個月內監測轉氨酶的變化,避免使用上述高劑量。
過敏反應:個別患者服用阿卡波糖後出現紅斑、皮疹、蕁麻疹等過敏反應,應停藥。
格列美脲是臨床上常用的口服藥物,屬於磺醯脲類胰島素促泌劑,主要通過刺激胰島細胞釋放胰島素,增加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醣異生,減少肝臟產生和產生葡萄糖和降低血糖,主要降低餐後血糖,還能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 具有強烈和長期低血糖的特點。格列美脲目前是 2 型糖尿病的一線候選藥物和二線藥物,可作為二甲雙胍不耐受或禁忌證**或二甲雙胍血糖控制不佳**患者開始**的聯合用藥**。
格列美脲的不良反應包括:
低血糖:長期使用格列美脲可能引起低血糖,建議從小劑量開始,根據血糖監測結果慢慢增加至最佳劑量,飲食應固定定量,避免飯前劇烈運動,每天運動量應保持穩定,當劇烈運動量或運動量增加時, 飲食量應適當增加,一旦出現頭暈、心悸、手抖、出汗、飢餓等低血糖症狀,應立即補充含糖食物,糾正低血糖。
體重增加:長期使用格列美脲可導致體重增加,平均增加04kg-0.6kg,但超重或肥胖不是格列美脲的禁忌症,對於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格列美脲時,可與二甲雙胍、阿卡波糖、利拉魯肽、達格列淨等降糖藥合用,具有減肥作用,不僅可以進一步改善血糖,還可以降低格列美脲引起的體重增加的風險。
胰島細胞衰竭:大量臨床研究證實,長期使用磺脲類胰島素促分泌藥如格列美脲不會加速胰島細胞衰竭,但也可能具有保護胰島細胞功能的作用。
心血管安全性:長期使用格列美脲不僅不會增加心血管風險,反而會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和心血管死亡的風險,這可能與其對心肌缺血預適應沒有影響有關,心肌缺血預適應是指缺血本身引發的抗缺血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