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和文字。 詩歌的概念可以延伸到所有文學藝術創作,包括傳統的水墨畫。 這種優雅的繪畫風格以其簡潔的線條、色彩、複雜的情感和令人回味的回味而聞名。 這本身就是乙個悖論,少即是多,白就是黑。 就像這首詩試圖將世俗的情感化為樸素和純真一樣,水墨畫也有意識地表現出其內斂的氣質。
難怪田曉飛對中國文化做出如下評價,她說:中國文化是一種高度自覺的文化,正因為如此,它在觀念上對自我意識如此反感,以至於將自我意識等同於虛偽,但大家都知道,“自覺”行為比單純的“虛偽”或“偽裝”要複雜得多。 ......中國文化是老練與幼稚的混合體:正是因為世界的複雜,人們才如此渴望與自己相反,同時又天真地認為自己確實是幼稚的。
這種莊子式的憧憬,在水墨畫進入現代社會後,似乎變得越來越不可能了。 一方面,現代物質生活的喧囂改變了人們的精神狀態,讓他們暴露在自我中,另一方面,水墨畫作為一種傳統技法,需要保持其基本的藝術特徵,並努力保持其溫柔和慷慨。 但問題是,有時對比越大,可以容納的東西就越多。
比如王力的《致敬馬蒂斯》系列畫作,無非是青春期的記憶,以及現代生活的慾望、嚮往和秘密,與馬蒂斯野獸般的畫風相互關聯,傳達出醜陋的形象,挑戰清教徒式的禁慾古典主義。 與傳統繪畫中那些端莊優雅的古體不同,王力的畫作試圖打破這種審美幻覺。 這些身體是頹廢的,甚至是**,表現出豐富的情慾和慾望。 這些“沉重的軀體”傳達著現代人無法安放的痛苦和慾望,它們被消耗、浪費、無用。 老雨果曾因為波德萊爾筆下的罪惡巴黎而顫抖,葉芝曾面對現代的到來感嘆“一種恐怖的美”正在誕生,如果按照這個推論,那麼王立用暗示之筆描寫肆無忌憚的世界的做法,就是震撼之美,恐怖之美! 它不僅代表了藝術家對現代性的追求(傳統繪畫的現代化),也表達了對現代性的反思。
王力曾經有這樣一段師傅自學的段落,可以作為證據引用:怎麼畫? 題材的當代性是一種選擇,語言的當代性會成為一種冒險,更何況我自己的學習經歷使我對傳統媒介的迷戀變得複雜,而用毛筆、研磨和宣紙構建的審美空間給這種智力冒險帶來了極大的限制,而正是這種複雜和這種侷限性,賦予了傳統繪畫語言的拓展在今天的魅力。
除了通過題材介入當下語境外,王力的畫作還善於從不同的角度詮釋生活。 與以往水墨畫只注重優雅的山水或古代意境的塑造不同,他更注重日常生活的細節或區域性的生活片段。
如果說傳統水墨畫意在傳達詩意,講述乙個動人的故事,那麼王立的作品則試圖拆解詩意,敘述極其平庸瑣碎的當代日常生活。 換言之,王力的畫作拒絕巨集大的歷史敘事和英雄事蹟。 《因為詩》系列、《陽台》和《橙汁》等作品,傳達了消解敘事,讓世界滑向庸俗貧瘠的情感。 他筆下的人物模糊無缺,這意味著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坐下來,它暗示了現代生活和個人的平凡。 《橙汁》中孤獨慵懶的身體和一杯無關緊要的飲料,共同構成了對那些所謂有意義的生命的嘲弄。 在陽台上遠遠望去的人所能看到的只是乙個幾何形狀的、沒有感情的、擁擠的建築群,在她的視野中沒有明亮的陽光或閃亮的星星。 這讓我們想起了詩歌,想起了北島的《沒有英雄的時代,我只想做人》,以及韓東的《關於大雁塔》。
正如公尺蘭·昆德拉所指出的,在20世紀,文學已經發展成為反思理論所關注的一維“生活現實”,“文學是對存在的探索”,:*研究的不是現實,而是研究存在。 存在還沒有發生,存在是人類可能的地方,所有的人都可以成為什麼,所有的人都可以做什麼。 家發現人們這樣或那樣的可能性,畫出一幅“存在的圖畫”。
繪畫藝術也是如此。 隨著人類生活條件的變化和重大精神命題的深化,現代繪畫成為藝術家“個體精神的徘徊和形式的冒險”。 繪畫作為想象和敘事的產物,越來越接近符號學大師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所說的“欺騙”。 “歷史真相”退居藝術視野的邊緣,同時“敘事真相”也開始成為關注的焦點。 換言之,人們對藝術的理解和詮釋的重心已經開始轉移。 他們不再關心作品在畫什麼,而是在乎它是如何畫的。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王力的作品並不適用於特定的文化或藝術情境,而是總是傾向於描繪抽象和模糊的背景。 這些超然的背景,既可以被解讀為當代生活的空虛,也可以被看作是記憶空間的喪失。 即使我們有時會自欺欺人地相信這些背景存在於地球上的某個地方,我們仍然忍不住面對它們驚人的相似性所帶來的巨大失落感。 它們不是歷史記憶的獨特載體,但它們的意義恰恰在於它們的可重複性。 本雅明說,精神消散了,一切都由機器複製。 正是憑藉他的機智,王力巧妙地運用了這種再現,諷刺了這種重疊,“沉溺於對具有流行風味的水墨形象的詮釋”。
而有趣的是,就連王力使用的畫面尺寸,也與那些“大畫”拉開了距離。 他用了大約一本日記的大小,他說這是故意的。 正如人們習以為常的英雄故事和巨集大歷史一樣,繪畫世界也一直被其龐大的規模所震撼,但值得一問的是,在這個“想象”來不及的時代,還剩下多少崇高可以消費? 眾神狂歡,革命已不復存在,留給我們的,可能就是這日記般的瑣碎而漫長的生活,空虛而光禿禿的身體。
從傳統到現代,通過當下理解傳統,我們的畫家王力在現代與古典的互文對話中不斷尋求水墨畫的現代精神和對現代性的反思。 通過水墨畫的優雅而遙遠的氣息,表現了現代社會混亂無序、瑣碎空虛的生活狀況。 他透過一具像屍體一樣孤獨的軀體,描繪日常生活,深入當代世界的內部,感知存在的意義。 他詼諧而誠實,冷酷而富有洞察力,並最終形成了自己的個人視覺筆記系列。
(溫白花)。
*:千一空間)。
藝術家簡介
王莉畫家。 現任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山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聯合導師,桂林美術館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 出版過《桌畫》《白玲的天空》《不忍的表情》以及《王麗的畫集》等多本個人畫集,並參與主編《七十年代鐘突然轉快誕生》等多部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