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法國斯特拉斯堡舉行的全體會議上,歐洲議會通過了兩份關於“歐盟對外與安全政策”的《評注》,公開宣稱“海峽兩岸不屬於任何一方”,肯定台灣**是台灣人民的代言人,並指責中國企圖“以軍事手段扭轉台海局勢”。
在338名歐洲議會議員關於“共同對外與安全政策”的最終投票中,以350票對187票贊成“共同安全與防務政策”和以台灣海峽局勢為重點的“共同安全與防務政策”以350票對187票贊成。
歐洲大會不僅將台海關係擴大到包括歐洲安全議題,還提出了兩個建議,一是敦促歐盟國家在台海進行更頻繁的巡迴,二是對中國阻擋臺灣參與國際組織表示不滿, 同時希望其他國家也能支援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民航組織等。
歐洲國會。 歐洲議會是“兩院制”議會,也是歐盟唯一由議員組成的組織,與普通的眾議院不同,其權力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其決策並不能真正代表歐洲。
歐洲議會和歐洲議會一直對中國懷有敵意,這兩個機構是對其他國家的主要外交政策。
在對中國的兩項指控之前,歐洲議會於1月17日對中國對歐盟“重要基礎設施”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並強調中國的資金將導致“經濟依賴、間諜活動和破壞的危險”,因為中國公司購買了歐洲10%的海上運輸基礎設施。
歐盟委員會。
這還沒完,歐洲議會近日通過了一項針對中國供應商的人權與環境調查法案,其目的是為了阻止中國企業在歐盟的發展,將中國資金排除在外,但相對於台灣來說,此舉打破中歐平衡的舉動,顯然傷害了歐盟的心, 較大的德國、義大利等10個歐盟成員國投了棄權票,瑞典投了反對票,最終沒有通過該法案。
總的來說,歐洲的大多數反華提案都是由與美國關係密切的歐洲議會提出的,中國與西方的經濟脫鉤將減少歐盟對中國的依賴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問題在於,當歐洲大會要求更多國家參加“台海之旅”,台灣加入主要國際團體時,歐洲大會的觸角已經完全超越了歐盟,與美國一起,在世界上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來阻止中國。
美國和歐盟。
法國最高外交和安全部長博雷爾(Borrell)在4月發表了一篇文章,稱歐洲海軍應該在台灣海峽巡邏,這表明歐洲在該地區的“航行自由”。
近年來,美國鼓吹“台海暢通”和“南海暢通”,通過台海和南海編隊對中國海洋進行挑釁,企圖混淆中國主權,使台海和南海問題進一步複雜化。
美國邀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等五國加入這個聯合巡邏系統,美國和加拿大派出艦隊穿越台灣海峽,中國海軍嚴密監視,使得西方企圖炫耀其軍事實力,炫耀其軍事實力, 炫耀其軍事實力完全失敗了。
美國海軍座艦。
美國意識到自己不夠強大,想通過向台灣海峽派遣更多船隻來證明其“航行自由”,顯然歐盟對此做出了積極回應。
事實上,近年來,法國和德國一直在尋找機會干預亞太格局,再現當年歐洲霸權的實力;英法澳三國與日澳進行了軍事演習,讓英法可以向亞太地區派遣艦隊,而台灣海峽的“自由航行”也符合歐盟列強的利益和戰略,因此可以預見,更多的歐洲軍艦將駐紮在南海和台灣海峽。
這是歐盟對外面對歐亞地區的戰略需要。 從中歐關係來看,今年12月7日,中國與歐盟第24次領導人在北京舉行峰會,歐盟委員會主席查爾斯·公尺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均出席並主持,這也是兩國首次將分歧擺在桌面上。
馮德萊恩。 歐洲一直試圖在“去風險”的路線上縮小中歐之間的**赤字,但又不想完全脫離中國,所以這次峰會以失敗告終。
與美國對中美的控制相比,歐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中歐經貿關係並沒有太大變化,但無論是經濟脫鉤還是巡航,只要台灣不被捲入,中美關係就會變得越來越危險, 因為美國不斷越過中國底線,台海問題讓中美關係越來越危險。
而且,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關係還沒有解決,他們也沒有必要跑到亞太地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