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主研發的C919大型飛機接近量產,空客在天津的第二條生產線也已開工建設。 中國航空業面臨諸多機遇。 一方面,中國對飛機零部件的需求將大幅增長; 另一方面,中國企業正在積極向周邊國家轉移,尋找合適的產業鏈。 這給南韓帶來了乙個機會,那就是用一些機械零部件取代歐美製造企業到中國。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大飛機領域,航空公司和空客已經搶占了大部分市場。 然而,自從中國C919的第一架商用飛機建成以來,外國航空公司開始擴大在中國的業務。 波音(Boeing)和空客(Airbus)這兩家最大的製造商預計,未來20年,中國製造的飛機將至少佔全球飛機交付量的20%。
說實話,中國航空業起步較晚,基礎薄弱,走到這一步讓很多人都感到驚訝,尤其是離中國不算太遠的南韓。 就連南韓也有“大客機夢”,但當中國率先實現這個夢時,可能會讓韓方感到相當不滿。 然而,從C919的研製到ARJ21的成功試飛,中國航天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南韓人必須接受這個事實,所以南韓人也想從這一不可抗拒的歷史趨勢中分一杯羹。
國內航空公司ARJ21正式交付給外國航空公司)。
而現在回想起來,卻讓人感嘆不已。 南韓,乙個曾經對製造業充滿信心的國家,最近在飛機製造方面遇到了真正的“大客機夢”。 南韓擁有10,000噸級船舶,超大型滾裝船和LNG船。 在航空工業領域,雖然五代機經常被指責為“笨重”,其效能尚未得到驗證,但仍在製造大量輕型和重型戰鬥機。 但近年來,航空公司似乎陷入了停滯。
事實上,在技術層面上,建造一架大型飛機並不比建造一艘船或一架戰鬥機容易。 這涉及材料科學、空氣動力學、電子學等多個高科技領域的交叉應用。
甚至中國也不得不從國外進口一些複合材料、機翼零件,甚至發動機。 在朝鮮方面,已經收集了大量的碎片,只缺少最關鍵的部分,所以地圖看起來不完整,好像缺少了什麼。
但是,南韓在某些方面還是有優勢的,所以中國的生產線必須轉移到周邊國家,才能讓南韓發揮最大的作用。
KF-21,南韓第五代戰鬥機)
韓方指出,南韓本身具有較大的競爭優勢,即南韓製造企業相對集中,零部件的加工和加工可以一次性完成,企業可以通過合作滿足中國消費者的要求。 我們只是在開玩笑,說南韓國土面積小,工業化程度高。
南韓認為,他們可以向中國企業提供複合材料、鈑金件和鋁合金車身等零部件。 此外,南韓距離相對較遠,因此不確定性很少,運輸成本也不高。
當然,這對中國來說並不是壞訊息,因為就像技術高度發達、幾乎不可能避免全球一體化的航空業一樣,完全靠自己幾乎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許多重要部件,如發動機和電子系統,都是由大型外國公司製造的。
當然,這也有好處,例如成本控制和技術創新,以及與許多世界頂級製造商合作,以便他們可以將最新技術整合到他們的產品中,從而確保他們的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C919發動機由美國和法國聯合製造)。
然而,客觀地說,如此高水平的經濟一體化也存在一些危險,包括**鏈條的斷裂、政治和**爭端的影響、貨幣的波動等等。 更不用說在這場危機中對世界**鏈造成巨大打擊的危險。
因此,中韓合作並不完全像韓方所說的那樣,即使排除運輸等方面的風險,也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 由於南韓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受到美國政策的嚴重影響,而中美戰爭爆發後,南韓也紛紛效仿美國,這對中國來說無疑是乙個巨大的隱患。
從我們自己的角度來看,我們的飛機有兩個發展方向,乙個是歐美,乙個是國產。 南韓想取代歐美,但以往的經驗,我們必須有自己的話語權。 此外,我們在選擇歐美國家的零部件時也有自己的考慮,比如從歐美申請飛行許可證。 拿到這個證書,說明國家已經確認了這架飛機的安全性,所以會讓國內客機去歐美試飛。
總體來說,中韓經貿關係一直很好,中韓近31年來首次實現180億美元的順差,這是中韓建交31年來的第一次。 然而,如果南韓想利用中國的發展機遇並享受這一輪融資的好處,就需要更多考慮。 如果歐美聽說南韓要切斷經濟**,很可能會給南韓帶來沉重打擊。
利劍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