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超過20萬元,我試駕了寶馬320、特斯拉Model3、比亞迪漢等車型,身邊的朋友勸我選擇寶馬,沒想到開過電車後,完全改變了主意。
首款試駕車型3,當時在紅綠燈路口更讓人印象深刻,綠燈亮起,輕輕踩上電動車門,推後背的感覺也隨之而來,差點坐在後排的女朋友暈車,整條路,其他車都被甩在後面,他成了路上“最美的男孩”, 不得不感嘆,同樣是兩三十萬輛汽車,油車和有軌電車在動力上的差距實在是太明顯了。
試駕還特意開啟了輔助駕駛模式,自動跟車、開燈變道、超車等紅綠燈,這些基本操作都是由車輛自動完成的,駕駛水平完全可以和老司機相媲美,之前也見過很多類似的**, 但當你親身體驗時,我仍然對當前的技術感到驚訝。
試駕了model3和試駕寶馬320i之後,說實話,進車的感覺明顯不一樣了,總覺得有點“老派”,中規中矩,中控屏,機械按鍵,連換檔的挫敗感都是一樣的,或者說這是油車的共同特點,所以我覺得其他油車沒什麼特別的。
試駕後,我決定放棄油車,選擇新能源汽車,但身邊的朋友勸我選擇寶馬汽車,畢竟品牌有,新能源汽車還不成熟,省錢也不擔心,但我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 想想每次去加油站付錢,你都捨不得,20t排量,1公里差不多是1塊錢,1公里的電車成本有時不到1美分,所以我對此很感興趣。
且不說其他方面的優勢,花20多萬就能享受到40多萬輛燃油車的動力,6秒000加速,智慧型化,充滿科技感,油車到有軌電車,更只是想體驗一下科技帶來的不一樣的用車體驗。
然而,很多時候想象是美好的,在開了3個月的新車,經歷了各種用車場景,一次又一次被潑冷水之後,我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很多事情。
在買車之前,銷售人員說可以安裝乙個家庭充電樁,買了車後,我跑了幾趟物業和街道,就是說不通,因為我沒有停車位的權利,而且車主不願意籤“免責協議”, 所以我只能選擇放棄家庭充電樁。
離小區最近的充電樁有兩公里多,平時只要有時間,看到電量不到40%,有時候即使有60%以上的電量,只要經過充電站,就想進去充滿電, 而這種力量不僅僅是一種安全感。
白天沒有時間,一般在晚上下班後充電,但這個時間段也是高峰期,電價略貴,有的充電樁電費、服務費、停車費都算了,一度電差不多接近2塊,有的充電樁,電量就低了, 地方有點,一度電量計算只要15 美元。
沒辦法,為了每千瓦時省幾毛錢的電費,我寧願排隊,在車裡等一兩個小時,或者跑得更遠一點充電,仔細想想,以前開燃油車的時候,我不會為了省幾毛錢而想著找個便宜的加油站, 但現在省下一度電很經濟,我想找乙個更便宜的。真的像網友調侃道:“自從開電車後,我感覺自己變了,更能算賬了。
在日常用車的過程中,我慢慢發現有些功能設計看起來真的很大氣,但實用性卻不強,比如無邊框門,隱藏式門把手在冬季,結冰和凍雨,很多車主都遇到過門把手結冰無法開啟的場景,雖然問題不大,但影響了用車體驗。
此外,乙個家庭比乙個家庭大全景頂篷看起來很大氣很涼爽,尤其是和女朋友牽手看星空的時候,別說有多暖和,但是夏天很多車都沒有遮陽傘,在陽光下也救不了空調。
整車功能都在中控大屏上,有時候語音不方便,或者語音無法準確描述需求,這時就要多次點選大螢幕才能找到功能,不僅省心還影響行車。
一位車友抱怨:他借了朋友的特斯拉,因為技術不是很好,經過一段時間的路差,車速快,底盤砸石頭,後來經過售後測試,確認電池組模組需要更換,成本高達14萬, 雖然當時有保險,但是維修後沒有免費的電池保修服務。
第二年買車險的時候,發現有的車險公司拿到車資資訊後並沒有直接承保,有的車險平台保費非常高,價效比不高。
我經常聽到有人說,習慣了開火車,就不習慣開汽油車了。 相信大多數新能源車主對此並不否認,但還是要看個人的實際情況和用車現場。
比如家裡安裝充電樁不方便,周邊公共充電樁比較少,年行駛里程不到10000公里,通勤簡單,對車輛效能各方面要求不高。
總之,現階段純電動汽車在充電、續航、穩定性等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節假日多花幾個小時排隊充電,高速電量不足時電池壽命焦慮等等,如果能接受這些缺點,那麼新能源汽車確實是乙個不錯的選擇, 相反,對於燃油車來說,它更省心,更無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