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侯死了,鐘綏喪了,卻躺著被槍殺,網友紛紛批評。 看了一會兒熱鬧之後,我變得警覺起來。
週末去超市買水,直接去了娃哈哈,但我連農夫山泉都不想買。 我環顧四周,卻沒有找到娃哈哈,這時我才回過神來,這幾年只買了農夫山泉做瓶裝水,怎麼這個時候不想買呢?
另外,確實這幾年,我沒有看到娃哈哈的瓶裝水出現在這家超市裡。 也許娃哈哈有一家店,但它可能被我選擇性地忽略了。
為什麼我的行為會有這樣的反差? 原因只有乙個,我受**影響。
大家對網路上的各種說法都很熟悉,就不贅述了。 娃哈哈宗慶侯和農夫山春鐘綏之間的一些恩怨和仇恨,屬於正常的商仇,不應該用道德來評價。 至於說萬泰生物的疫苗不好,非專業人士無法判斷。
通過炸開朋友圈的內容,我想提醒自己和大家,要努力做乙個“理性的人”,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判斷,而不是隨波逐流,盡量不要被節奏牽著走。
在資訊傳播的世界裡,理性的人通常被認為是能夠冷靜分析、不受外界干擾的決策者。 然而,在現實中,即使是乙個理性的人,也很難完全擺脫所有溝通影響的束縛。
溝通的力量是無所不在的,理性的人雖然有很強的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但在面對海量複雜的資訊時,他們仍然會受到溝通的影響,這些資訊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塑造著我們的認知、態度和行為。
然而,從品牌營銷的角度來看,這可以被利用和逆轉。
拉斯韋爾是傳播學的四大創始人之一,也是《世界大戰中的宣傳技巧》一書的作者,他在 1926 年將宣傳定義為僅僅通過重要符號來控制輿論,或者更具體地說,但不太準確,通過故事、謠言、報告和其他形式的社會傳播。
1934年,他將宣傳的定義修改為:“從最廣泛的意義上講,宣傳是操縱表徵以影響人們行為的技術。 ”
今天,所有傳統的和新的資訊、廣告、新聞、討論、互動等都是宣傳,不再被大多數人使用,因為宣傳這個詞給人的印象是強制灌輸。
所有傳播行為都是宣傳,旨在影響或操縱他人。 只不過,在自我繁榮的時代,有些溝通行為是有節奏的,被有意識的人操縱,不知不覺地幫助宣傳。
最後,題外話:
因為這個輿論,我看到了一種觀點,農夫山泉根本不是山泉,“農夫山泉”商標應該撤銷,我覺得從商標專業性的角度來看是有道理的。
農夫山泉號稱是大自然的搬運工,但水不應該是山泉水,比如千島湖的底部,而只是湖水,絕對不是山泉,使用農山泉的商標確實有誤導性。
品牌戰略專家趙崇福是國內最懂定位理論和超級符號的實踐者之一,用定位思路和超級符號方法賦能品牌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