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又玩了一招“**把戲”,對中國汽車展開調查,中方的回應強硬而合理。
拜登近日宣布,將對中國製造的聯網汽車展開調查,聲稱這些汽車可能從美國收集敏感資料,對它們構成威脅。
中方對此予以強烈駁斥,指出這是美方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搞保護主義的錯誤做法這只會損害中美經貿合作和汽車工業的發展。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商務部正在進行的調查是必要的,因為來自中國的聯網汽車“可能”收集有關美國公民和基礎設施的敏感資料,並將這些資料傳輸回中國。
宣告還說,中國可以遠端訪問這些汽車或導致它們發生故障。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接受採訪時重申了這一立場,甚至將中國汽車描述為足以收集“生物識別資訊”的“間諜”工具。
這種將中國汽車與“**”掛鉤的說法顯然是毫無根據的,也是極其不負責任的。
事實上,中國汽車在全球的普及,是建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形成的技術創新和卓越品質之上的,而不是所謂的“不公平”做法。
中國汽車在全球的市場份額正在增加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量將超過491萬輛,創歷史新高。
中國汽車在歐洲、東南亞、中東等地區擁有廣泛的使用者群體,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和喜愛。
中國汽車行業一向注重保護資料私隱,美方沒有說的,美方要讓人懷疑其真實意圖。
美國之所以對中國汽車展開調查,其實是出於對中國汽車工業的嫉妒。
近年來,中國汽車工業在新能源汽車和智慧型網聯汽車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已成為全球汽車行業的領跑者之一。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在技術水平、效能、質量等方面都具有很強的競爭力,美國對此感到了壓力。
美國作為曾經的汽車強國,現在在全球中國汽車市場上占有優勢,這當然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因此,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它採取了壓制和限制措施,試圖阻止中國汽車進入美國市場。
這種做法不僅是對中國汽車工業的不公平對待,也是對中美經貿合作的破壞。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中美兩國在汽車領域的合作對雙方都有利,也有利於全球汽車工業的發展。
中美兩國在汽車領域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如新能源汽車、智慧型網聯汽車、自動駕駛汽車等可以共享技術、市場、標準等資源,實現互利共贏。
中國一貫堅持開放合作的態度,歡迎美國汽車企業來華投資,願意與美國汽車企業在第三方市場開展合作。
中方還表示願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解決美方在經貿領域的分歧,推動中美經貿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但美方卻無視中方合作誠意,大肆搞保護主義,將經貿問題政治化,給中美經貿合作製造麻煩。
這種做法不僅違背了市場公平競爭原則,也違背了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只會損害美國汽車工業的發展,給中美關係帶來更多的不利影響。
美方應認清形勢,摒棄錯誤做法,尊重市場規律,停止對中國汽車企業的無理打壓,同中方同心協力,共同維護中美經貿合作大局。
美國對中國公司的這種做法“幾乎達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
美國泛化“第一”概念,動用國家力量打壓制裁外國企業,不僅損害了中國企業的利益,也不利於世界的健康發展。
美國的這些指責顯然缺乏足夠的證據,是典型的“受害妄想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