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他們是鐵板一塊的,團結的,但私下裡他們有自己的算計和陰謀,這也許是今天西方陣營的最好寫照。
我認為,當初,美英澳三國為了攫取更多利益,聯手“捅”法國,搶奪了法國和澳大利亞之間價值數百億美元的潛艇訂單。
然而,在河東的30年和河西的30年裡,曾經參與過法國“捅”的英國,這次也迎來了被“捅”的苦果。
29日,海外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稱,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日前證實英國士兵已經抵達烏克蘭,並正在支援發射英國製造的風暴陰影遠端飛彈。
朔爾茨還表示,德國不會向烏克蘭提供德製金牛座巡航飛彈,因為飛彈的發射還需要地面士兵的支援。 在此之前,德國從未向烏克蘭提供過金牛座飛彈。
這樣一來,如果德國拿出“金牛座”飛彈,為了保證烏軍能夠使用,就不得不像英國一樣,出兵到烏克蘭支援烏軍。 這也意味著德國和英國一樣成為俄烏衝突的“參與者”,增加與俄羅斯發生“直接衝突”的風險。
當然,朔爾茨現在已經公開證實“英國士兵去烏克蘭打仗了”,這無異於英國對英國“背後捅刀子”。
英國首相裡希·蘇納克(Rishi Sunak)。
值得注意的是,英方對朔爾茨表態的反應非常耐人尋味——英方並未否認朔爾茨表態重點是批評肖爾茨“公然濫用情報”,這可能危及英國和外交人員在烏克蘭的安全並幫助俄羅斯。
言下之意,英國也變相承認了“向烏克蘭出兵”的事實,現在又在批評朔爾茨,而且大有不了之“肘部向外”。意義。
應該指出的是,早在朔爾茨發表講話之前,法國馬克龍就發表了它“可能向烏克蘭派遣西方士兵”。儘管美國、英國、德國等國首次否認了向烏克蘭派兵的可能性,但在2月29日,法國***仍表示——可以出於特定需求向烏克蘭派遣部隊,但僅限於非戰鬥角色。
簡單來說,法國不會派兵到烏克蘭直接與俄軍作戰,但可能會派一些士兵進行排雷或網路幫助烏克蘭。
不過,對於馬克龍的“出兵論”,俄羅斯卻公開劃清了界限“紅線”——如果西方向烏克蘭出兵,就意味著“直接向俄羅斯宣戰”,衝突將不可避免。
2月29日,普京在國情咨文中也再次警告美國和西方,稱任何干預俄羅斯的新企圖都可能導致大規模衝突,包括使用核武器,並表示“俄羅斯的對手必須記住,俄羅斯軍隊有能力打擊其領土上的目標”。
顯然,這是普京對美國和西方的最新警告,而且還涉及核衝突,至於普京提到的“可以擊中對方領土的**”可能被稱為最大射程為1的“超級核彈”8萬公里的“薩爾馬特”洲際彈道飛彈,即使俄羅斯在自己的領土上發射飛彈,也可以擊中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領土。
然而,3月1日,俄羅斯克里姆林宮回應了肖爾茨關於“英國士兵正在烏克蘭作戰”的說法,稱英國“直接捲入”俄烏衝突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但現在卻公開承認了這一點。
可以看出,朔爾茨所說的話早就為俄羅斯所熟知,但這一次,俄羅斯卻沒有宣布將採取什麼應對措施,這引起了外界的猜測。
最後,我們來談談三個表面的點。
1、俄烏局勢繼續僵持,美西方顯然有些坐不住。
俄烏衝突已持續2年,美英法德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一流裝備等援助。
因此,看到烏克蘭軍隊在前線的失敗,美國和西方自然會開始焦慮,並有直接公開派兵烏克蘭的想法。 但目前,西方尚未就下一步如何幫助烏克蘭達成共識。
2、馬克龍提出“出兵論”,朔爾茨當即爆料“英國出兵烏克蘭”,不排除西方“唱雙簧”的可能性,以此來試探俄羅斯的態度。
3、西方正在一步一步、一層一層地試探,但俄羅斯的耐心有限,普京的一再警告正在告訴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國——挑釁俄羅斯的後果將非常嚴重。
別忘了,普京曾經說過——如果俄羅斯走了,那麼世界還能做什麼?
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真的要三思而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