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醫保局微信訊息,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共有26家藥企被評為“特別嚴重”和“嚴重”失信行為。 那麼,為什麼這些公司被評估為不誠實呢? 失信行為具體有哪些? 失信評估對企業有什麼影響? 國家醫保局有關部門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詳細介紹了相關情況。
這些企業被評定為失信的主要原因是存在藥品回扣、壟斷漲價、擾亂採購秩序等現象,違反了公平合法、誠實守信、質量價格一致的市場規則。 根據國家醫保局此前發布的檔案,對於這些失信行為,將根據情節輕重進行信用等級評估,達到一定程度的將暫停網購資格。
藥品**與採購信用評價體系將企業失信行為分為“一般”、“中度”、“嚴重”和“特別嚴重”四個等級。 例如,對於藥品回扣,累計或單次賄賂金額超過50萬元但少於200萬元的,屬於“嚴重”失信,而累計或單次受賄金額超過200萬元的,屬於“特別嚴重”失信。
失信行為的考核會對企業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對不誠信企業會以書面形式進行提醒和告誡; 中度失信企業將受到重大影響,如在省級藥品採購平台標註失信資訊,醫療機構下單採購時會收到風險預警; 嚴重失信企業將面臨更嚴格的限制性措施,如暫停涉案特定產品的上市、投標、經銷資格等; 對失信行為特別嚴重的企業,將面臨暫停所有藥品耗材在案件發生地省份網際網絡上市、招投標、分銷資格等限制措施。
對於失信企業,國家醫保局強調,“懲戒”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引導企業規範行為,保護被保險人的合法權益。 該制度還為失信企業提供了一條清晰的整改路徑,例如通過降價、退價等實際行動修復信用。
綜上所述,醫藥市場的規範化發展離不開企業的誠信管理和監管部門的嚴格監管。 只有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才能保證醫藥行業的健康發展。 這個訊息引發了我們對醫藥市場規範的思考,企業如何在競爭中堅持誠信? 監管機構如何更好地維護市場秩序?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