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花果**網際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一級歧視”多次登上熱搜榜,是很多人關注的話題。
一些覺得最不公平、最無力的人,是那些考上大學後努力學習的人,他們不是以本科身份進入名校的,而是在大學四年順利落地成為名校研究生後,他們以為有了“名校研究生”的標籤和自己的努力, 他們可以被看好,但他們沒想到最終會在“一級”上失敗。
“第一學位”不是每個人的恥辱,而是特定群體的恥辱,這個特定群體指的是那些“本科很普通,但研究生卻上了名校”的群體,同樣是名校的研究生,同樣優秀,同樣努力,同樣動力,但“第一學位”卻成了他們唯一的失敗。
因為丁暉這檔備受關注的綜藝節目,他在節目中的表現是代表,他引起了大家的共鳴,所以他受到了不少的關注。
工作兩年後,他通過努力考上了名牌研究生院,面試時刻意避免談論本科經歷,但這是乙個無法逃避的話題,本科經歷肯定會成為面試官關注的焦點。
丁暉是幸運的,很多人沒有被放大到大眾視野中,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機會。
丁暉在談起第一度時的逃避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第一度的羞恥感”,而他們之所以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第一度給他們帶來了太多的麻煩,他們往往被“第一度”拖住了。
既然“一等”吸引了那麼多人的關注,很多人都在吐槽企業重視“一等”,如果“一等”的概念被呼喚,會得到大家的支援嗎?
已經有了答案,結果是更多的反對。
全國人大代表潘福生院士提出廢除第一學歷,潘院士提到,有些用人單位只有學校的“出身論”,他指出,這種現象在畢業生招生就業過程中就出現了,是教育用人不公的表現, 各高校型別和特點存在差異,不應成為公升學和求職的門檻。
潘院士指出,學校出身理論危害很大,建議取消學生檔案和工作簡歷中的“第一學位”概念,去掉對學校“出身”的明示和隱性限制。
潘院士說得非常好,還提到了一些用人單位只有學校的“起源論”。他的這個建議就是在此基礎上提出的。
擴大到網際網絡上,討論的焦點變成了是否廢除“第一學位”。
本以為很多人支援,但評論區反對的聲音更多,甚至有人說,“第一度才是最公平的”。
學校起源理論一定有很大的弊端。
而學校起源的理論也一定比較普遍。
擁有徹底的第一學位也是不現實的。
其實“只學”的書,並不常見,能力和學歷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關的,用人單位在招聘的時候,一定要以一定的標準為核心,從大量的求職者中進行選擇,如果求職者的數量比較少,那麼通過綜合考核,就可以選擇出來, 如果求職者數量很大,比如乙個職位收到幾十甚至幾百份簡歷,讓這些求職者來面試,是不現實的,也沒有這樣的意義,如果乙個職位需要1個人,從大量的面試官中挑選5份簡歷是正常的。
那麼篩查的標準是什麼呢? 簡歷好看嗎? 工作經驗? 還是個性,還是別的什麼?
最客觀的標準必須是學歷,這也是一種更公平、更可靠的篩選方法,然後綜合其他方面,如個人經歷,如現場表現,如思維方式等,來做最後的篩選。
如果第一學位的概念完全消失,好在就是家長們當時不再滾動孩子的高考了,考哪所學校也是一樣的,反正高考考進哪所大學都無所謂,招生單位也不看這個學術標準。
一方面,不好的是大家在大學裡就開始滾了,也就是說,高中畢業後,第一學位不重要,最終學位重要,不管是大專還是本科,不管是普通學校還是名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生考哪個學校。
退一步說,如果研究生學歷不再重要,用人單位不看學歷,學歷也完全消失了(這是乙個不切實際的假設),那麼學習又有什麼用呢? 無論如何,當孩子長大成人時,找工作不是基於學歷的。
說白了,就是以你為標準,往哪個方向滾,這是肯定的。
沒有必要取消,也不能取消,這個理念深深扎根於人心,制度控制不了招聘單位的選擇,即使不允許提“第一學位”,用人單位招聘研究生時,兩個能力相近的人,在做出選擇時, 還是會傾向於看一級,這並不是不能接受的。
不過,“唯學出身論”確實是極端的,但企業會有自己的評價標準,用什麼樣的人,招什麼樣的人,總有一套考核標準,目的是為企業創造價值,如果公司的用人標準有問題, 企業不會持續太久。
只要教育制度存在,只要這套社會機制存在,這個概念就不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