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福建省南安市金濤鄉的青年才俊葉孫偉毅然離開家鄉,在菲律賓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在那裡,他娶了乙個 15 歲的西班牙血統女孩麥卡爾託,他們一起懷了四個孩子。
誰能想到,在未來的某一天,其中乙個兒子會成為奠定新中國基礎的將軍。 1919年,滿載歷史使命的葉孫威帶著5歲的葉啟恆和7歲的葉啟存,乘坐一艘飄飄欲仙的船,回到了失散已久的祖國。
這次回到家鄉,就是為了讓孩子們追根溯源,從此,葉啟恆和葉啟存就扎根於中國大地。
20世紀初,廈門這個位於福建省南部海灣的前沿海島嶼,以其開放的姿態、交通與資訊的交匯點屹立在東南沿海,孕育了先進的教育理念。
年僅11歲的葉啟恆,從鄉村民辦學校的影響中脫穎而出,以優異的學習成績走進了廈門中山中學的大門。 該校由國民黨左翼知識分子創立,其創新的師資力量對葉啟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葉啟恆使他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火花。
回想起自己青春的讀書歲月,葉啟恆感慨萬千,那些校園時光的和諧氛圍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裡,點燃了他參革命的熱情。
蔣介石的背信棄義和上海的血腥風暴,使廈門國民黨反動派在學校裡瘋狂地抓捕革命誌者,現實殘酷如刀。
面對黑暗,許多人選擇退縮或妥協,但葉嘉瑩的革命信念如磐石,他堅信只有共產黨人才是真正的革命力量。 於是,他以化名葉飛,秘密加入共青團,與同伴們一起在街頭傳播真理的聲音,散發傳單,張貼標語。
1928年,葉啟恆踏入了秘密鬥爭的深淵,繼續潛伏在正義事業中。
葉飛雖然深知參加革命的風險,但還是巧妙地以留學為藉口給家人寫了一封信,以此為掩護,切斷了聯絡,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場不為人知的鬥爭中。
走出校園後,他在廈門罐頭廠驚人地點燃了工人運動的火焰,成功組建了團團組織,並憑藉著出眾的才華,在16歲時就破例晉公升為共青團省委委員。
然而,廈門的一場驚心動魄的監獄搶劫案將這位年輕的革命者推到了歷史的聚光燈下。
1930年在廈門,40多名黨內精英上演了一場逃命大逃亡,地下黨英勇作戰,但國民黨反動派卻毫不留情地追擊,連葉飛也未能倖免。
知道哥哥被抓了,菲律賓的二哥心急如焚,他趕緊帶著葉飛珍貴的出生證明踏上了救援之路。 這個獨特的身份成為葉飛獲得自由的關鍵,因為他的菲律賓公民身份儘管在中國,但仍然有效。
面對自由與祖國的抉擇,葉飛毅然選擇了後者,因為他知道,出國與革命隔絕。 為了繼續在祖國的土地上奮鬥,他禮貌地拒絕了二哥的提議。
值得慶幸的是,敵人的手沒有抓住所有的把手,在入獄半年後,他:"年輕無知,迷失了一段時間"他被判處一年徒刑,並於 1931 年獲釋。
出獄後,葉飛猶如革命的鐵牆,始終堅守崗位,對敵人的仇恨如風,但他卻憑藉機智一次次逃脫,展現了自己的堅韌和勇氣。
葉飛將軍的傳奇歷程跨越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因功卓著被授予上將軍銜。 5歲回國,11歲赴廈門學習。
謝雖然不是葉飛的親生母親,而是葉舜薇的妻子,但在葉舜薇出國謀生期間,她成為了葉飛的親戚,生下了葉妃,撫養了他。 葉飛深深感受到了這種養育的恩典,對這位無私的繼母充滿了深深的愛和孝順。
1949年秋,葉飛將軍率領第十兵團進軍福建,並立即定居在泉州,這片離他大地如此近的地方。 回想起在家盼望的養母謝,葉飛心中充滿了無盡的遺憾,立刻派使者去找。
由於對革命的獻身,他改了名字,與養母失去了聯絡,養母不知道她妳久的兒子已經成為了一名將軍。 有一天,謝正沉浸在勞動中,突然,幾個穿著軍裝的年輕人闖進了院子。
她盯著看,認出這是人民解放軍的標誌,她的心瞬間安定下來。 只見士兵們走進屋子,問道:“你是謝阿姨嗎? 葉飛將軍在泉州,他特地派我們來迎接您。 ”
面對乙個未知的邀請,葉飛將軍的疑惑與謝將軍的疑惑不謀而合。 踏入軍營,謝先生驚訝地發現,他與失散多年的兒子團聚。 葉飛見到自己的親生母親,激動得說不出,硬漢瞬間淚流滿面,緊緊地抱在了一起。
面對養母的詢問,他帶著苦笑和無比的親情:“娘,我回來了,我是你的葉飛。 “久別重逢,母子之間有無窮無盡的話語。
葉飛深深擔心養母年紀大了,需要照顧,於是決定把她帶回家養活。 無論他身在何處,葉飛都會親自去看望他,如果他外出,他的妻子就是他的**照顧者。
而謝氏每天都盼望著葉飛的歸來,一旦見面,母子倆總是有沒完沒了的家事。
在葉飛的悉心照料下,謝晚年的生活充滿了溫暖和滿足,直到1963年去世。 謝氏離開後,葉飛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家中籠罩在無聲的悲痛之中。
晚飯時,孩子們天真活潑,卻因為每天穿的黑色喪服感到不舒服,所以直言不諱。在他們的笑聲中,葉飛難得打破餐桌上的沉默,拍了拍桌子,晃了晃餐具。
他嚴厲地訓斥道:“你怎麼能理解? 你不明白國民黨曾經說過什麼,但你知道我們共產黨把孝道放在第一位,所以才允許你戴上這象徵哀悼的黑面紗! ”
自古以來,忠孝難成,英雄葉飛將軍心中有著深深的遺憾。 一句孩子的話觸動了他隱隱的憂愁,面對孩子無意的舉動,他的憤怒充滿了深情。
對他來說,除了養母,遠在菲律賓的家人更是拽著。 五歲時,戰爭的疏遠使他失去了親生母親的訊息,直到和平的曙光,他才能夠重新編織親情的紐帶。
1980年代,隨著兄妹的到來,儘管言語交流有限,但葉飛的笑容中卻充滿了對親人的深切思念,那笑容中淚流滿面的喜悅從未減弱。
1989年,葉飛應邀訪問菲律賓,闊別多年後回到祖國。 在那裡,久違的親情如潮水般湧來,他緊緊地擁抱著親人,傾訴著自己深深的思念。
麥卡托女士已經向西航行,她一生都在心裡擔心葉飛,而她未實現的願望——再次相見,終於變成了遺憾。 懷著沉重的心情,葉飛帶著家人來到了親生母親的墳前哀悼。
面對墓碑,葉飛情緒崩潰,淚水無聲地滑落,這是無盡的悲傷和對已故母親無法彌補的遺憾。
自古以來,忠魂忠貞不渝,葉飛將軍為了護國放棄了自己的小家,雖然沒有體會到世間家庭的快樂,卻刻下了一生無悔的豐碑。 他的家鄉菲律賓用“葉飛將軍紀念公園”和“葉飛學校”來紀念他的英勇,雕像像一首永恆的讚美詩一樣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