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運,面對持續多日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長三角鐵路青年工人們將日夜奮戰在春節前線,抗寒保安,抵禦冰雪,保障交通暢通, 用行動踐行“人民鐵路為民”的服務宗旨,讓旅客的出行體驗更好。
他們無所畏懼,“沐浴”雪地,奮力拼搏,保持交通暢通
2月4日5時許,鵬城、徐州被大雪覆蓋,“冰”在城下。 徐州電廠道岔總工程師陳林帶領訊號員尹洪傑等10餘人徹夜未眠。 在6個小時的時間裡,他們通過集中監測系統,對徐州東站京滬場286個道岔牽引點進行了3輪迴圈監測控制,並參與了6次道路上的除雪除冰作業。
春節期間,京滬高鐵增設夜間動車組,管內段列車192對,喉段道岔每天要換裝上千次。
特別是在雨雪天氣,夜間室外溫度可低至零下10度,隨時可能出現冰雪擠壓問題,影響行車安全。 陳林說。 自1月31日23時第一片雪花飄落在徐州上空以來,他和同事們輪流24小時開展清雪除冰應急任務,持續進行集中監測、瀏覽和分析,及時啟動道岔融雪裝置,及時修復有故障的道岔和訊號裝置。
同樣的現場堅持,不同的職能分工。 2月2日,安徽省阜陽市降雪越下越大,地面積雪最大厚度達70厘公尺。 當晚,阜陽工科阜陽西綜合養護工區工頭薛曉穗已經領著工區工人準備清雪。 3日0:00,“天窗”命令下達,他帶領工人第一次上線,要在4小時內完成96組道岔除雪除冰任務。
到了晚上,行人踩在雪地上,腳“嘎吱嘎吱,嘎吱嘎吱”。 除冰、清雪、防凍噴灑、......在作業現場,薛小穗親手“接過”了滑床板的清雪工作,彎下腰仔細清理每乙個地方的積雪。 “滑床板是清雪的關鍵,一點點殘留的冰渣都會影響道岔轉換。 薛小穗一邊說著,一邊掃了一眼。 一組道岔有幾十個滑動床板,光是彎腰就需要幾十次,而且要不停地用手。飄落的雪花並沒有使他“變白”,而是迅速消散成霧。
凌晨3點左右,公尺粒大小的冰雹從天而降,乙個接乙個地“砸”在臉上,傷人如魚。 薛小穗和同事們互相鼓勵,加快了清掃行動,在“天窗”結束前10分鐘順利完成了除雪除冰任務。
合肥電力廠員工在水家湖站清冰。 攝影:李浩然。
春節激戰,征服南北。 “清除懸鏈線冰是除冰的關鍵。 2月3日16時,合肥機車廠動車組司機張文亮剛剛完成赤黃高鐵一期乙個月的聯合除錯和聯合試驗任務,不到4個小時就到家了,4日凌晨接到列車除冰任務。 他告別了妻子和女兒,以最快的速度玩耍,回到了工作崗位。
2月4日0時11分,張文亮駕駛著搭載銅基粉末冶金滑板的動車組從合肥南站出發,開始合肥南站與敦一堂站之間的接觸網除冰任務。 從合肥火車南站到同宜堂站,再從敦宜堂站回到合肥南站......10時18分,在完成兩站間4列除冰列車執行任務後,他沒有離開馬鞍,工作“繼續輪換”,開始了合杭高鐵合肥南至巢湖東的接觸網除冰工作。
在動車組執行過程中,他繃緊了神經,時刻注意受電弓的電流、線路的執行、兩側的積雪和異物的侵入。 在更換終端端的過程中,最快要在14分鐘內完成車輛制動試驗、行車安全裝置檢查、限速排程指令和路段作業啟示。截至13時08分,經過13個小時的連續戰鬥,張文亮駕駛了6列除冰列車,行駛距離超過1000公里。
關鍵時刻,中鐵上海局集團各級黨組織發揮了作用,黨員突擊隊衝鋒在前。 在長三角鐵路春運一線,像陳林、薛曉穗、張文亮等日夜奮戰、逆糧作戰的黨員和職工不勝列舉。
團結抗寒,齊心協力,確保交通暢通。 截至2月5日,集團公司已組織除雪除冰人員近萬人次,運營防冰除冰列車150餘列。
他們盡職盡責,真誠服務,熱情旅途
春節,一次流浪者之旅,一次情感之旅,回家過年。 數以千萬計的旅行者正滿懷希望地踏上回家的路。
一張票,一張邀請函,背後是一場重逢。 今年春節10天,杭州站客運量315萬人次,同比增長62%。
你是那個會說英語的人嗎? “自從杭州火車東站售票員徐一凡為外國旅客辦理業務以來,他經常得到認可。
這是一張報銷憑證,請拿走。 “我想買一張今天2點54分去上海虹橋的票。 “春節第一天,杭州東站售票處57號值班視窗人頭攢動,井然有序,徐一凡為乘客辦理了各種業務。
現在網上買票很方便,但有些乘客不知道如何在網上買票,有的買不到直票。 徐一凡推了推眼鏡,解釋道。
電腦開啟,窗簾拉上,有問題的乘客就會聚集在窗邊,值班的徐一凡經常坐上四五個小時。 當被問及服務更多乘客的秘訣時,徐一凡笑著說:“一定是少喝水。 春節期間,他的57號視窗每天服務旅客500餘人次,解答諮詢600餘條,解決問題100餘條。
春節,飛馳的列車拉近了乘客與家的距離,鐵路人在旅途中的愛與救助透露出更多的溫暖。
南京東車廠徐州上行應用車間列車檢車場,貨車檢車員在雨雪天氣對車輛進行維修。 攝影:Yu Aiguo。
龔隊長,有個2歲的孩子暈倒抽搐,請快到15號車上來。 “1月30日,合肥客運段值班的K4037列車在龍川至麻城之間行駛時,乘務員的電話裡傳來了售票員龔曉峰的對講機。 龔曉峰,52歲,黨員25年,從事列車服務工作23年。
女士,我先給孩子量體溫。 說完,紅十字會救護車蹲下身子,從藥箱裡拿出乙個溫度計,夾在孩子的腋下,“405℃!龔曉峰吃了一驚,立刻通知收音機找醫生,同時拿出退燒貼小心翼翼地貼在孩子的額頭上,用棉球蘸上酒精,不停地在孩子身上擦拭身體降溫。 經過無線電搜尋,中醫齊先生也趕到了15號車廂,經過簡單的治療,孩子的病情終於好轉,體溫也隨之下降,龔曉峰心中的大石頭也掉在了地上。
臨走前,龔曉峰揉了揉麻木的雙腿,把手機號留給了孩子媽媽,並吩咐空姐注意。
人們以美食為天空,春節期間遊客對美食的熱情依然高漲。 2月2日,G33班列通過南京南站,皇甫新霞送來的“外賣”順利得到乘客的“簽收”。
外面的風很刺骨,站車內的溫暖很濃。 穿梭在繁忙的南京南站,穿著反光背心,肩上扛著巨大的保溫箱,總會吸引眾多乘客的目光。 “大家都覺得快遞箱很重,而且通常是男性送貨員,所以我覺得沒關係。 皇甫新霞平靜地說,她已經40多歲了,是車站最年輕的12306女送貨員。
春節期間,南京南站最高單日熱鏈餐配送量超過3000份,高鐵停站時間短,皇甫新霞需要不停地穿梭在人群中,2萬步微信運動是她的“起步價”,經常位居榜首。
對我來說,每一天都是快速行軍,下班回家已經快9點了,小腿經常麻腫,但能為乘客吃上一頓熱騰騰的飯菜,還是值得的。 皇甫心夏驕傲的說道。
連日來,長三角地區多地出現凍雨雪,厚厚的積雪和冰凍干擾了春節,導致多列列車晚點。 越是困難,就越需要把乘客的安全和福祉放在心上。 為保障滯留旅客的服務,上海虹橋站立即開通臨時緊急候車區,向區內旅客發放應急食品,並使用保溫桶不間斷提供熱水。 在合肥、徐州、阜陽等地,已啟動應急預案,並增派人員支援服務台、售票視窗等崗位,耐心解釋安撫情緒,主動幫助旅客辦理改簽、退票等服務。 許多幹部職工嘶啞地喊著,熬著眼睛,用真情實感溫暖著乘客回家的路。
蚌埠站組織員工在機械無法清除的死角區域進行人工除雪。 馬瑞超攝影。
他們兢兢業業,堅守風雨,“舞”感動春節
春節是鐵路人的一種奉獻,也是一種責任。 面對寒冷的天氣和春節的大客流量,鐵路青年們團結一致,確保了裝置的高效安全執行。
2月3日凌晨,在杭台高鐵上虞南站附近的鐵路高架上,氣溫低至零度以下。 “00後”接觸網工人紀輝頂著寒風,爬上6公尺高的接觸杆,踩在截面只有7厘公尺的手腕手臂上,用安全帶將自己半吊在空中。 夜晚的霜凍難免讓裝置有些滑,季輝小心翼翼地保持著身體的平衡,用毛巾細細地清潔和擦拭著瓷絕緣體。
每個部件的螺栓都用扭矩扳手擰緊。 每個絕緣子的表面必須清潔,一旦絕緣子放電和閃絡,就會造成跳閘,影響列車的執行。 季輝說。
春節期間,高鐵動車組的高密度執行,讓接觸網各路段都面臨著更加嚴峻的考驗。 姬輝和他的同事們每週至少要對管道中的高鐵線路進行一次檢查檢修,並爬上一根又一根接觸網杆,以確保各種供電裝置的安全穩定。
在這個寒冷的夜晚,季輝不是唯一乙個通宵達旦的人。 城市的燈火早已漸漸熄滅,寂靜無聲,上海動車組虹橋動車組在維修倉庫裡依舊燈火通明,26輛動車組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一流的維修作業。 技術改制組領班馬佳剛處理完一列全程廣播故障,還沒來得及喝口水,對講機裡又傳來了一次凍結造成的故障。
連日來,北方連續下大雪,許多進入倉庫的動車組都掛上了冰,這讓本已緊張的一級維修作業更加難度增加。 “在確認裝置狀態之前,您必須先除冰。 專門從事除冰任務的張正宇一邊說著,一邊搓著被凍得發紅的手。
春節運輸期間,客流大,動車組執行較多,一級維修工作量也從平時的52個標準組激增至77個標準組。 馬佳佳告訴記者,“為了提高保養效率,讓更多的汽車健康。 該院二級維修操作人員大部分已加入一級維修團隊,8臺一級維修機械人全部上線連續執行。 ”
正是一場又一場“馬家佳”的通宵激戰,支撐了春節客流高峰期動車組100%的供貨率,為列車執行提供了充足的運力。 在集團公司管理中全面推廣的一級維修保養機械人,不僅可以完成2個機械工的工作量,準確識別和診斷143個部件,還可以將一級維修的整個電動和非電動執行時間從120分鐘壓縮到100分鐘,維護效率提高16%。 人機協同的智慧型維護正在一步步走向現實。
2月4日3時14分,OK4636客運列車緩緩駛出南京站。 坐在駕駛室裡的是來自南京東機車廠的“客貨”機車乘務員田軍,這也是他第三年承擔春節客運任務。
駕駛公共汽車與駕駛卡車完全不同。 田軍告訴記者,“瞭望員必須全神貫注,每乙個細微的動作都會直接影響乘客的舒適度。 特別是在停車時,必須一直扛著“電動門”保持牽引力,輕輕推慢剎車,確保耦合器拉伸平穩平穩。 ”
清晨,火車緩緩抵達蚌埠站。 交接完成後,田軍看著天上飄落的鵝毛雪花,一落地就被站台上的乘客打掃乾淨; 車內霧濛濛的車窗上擠滿了期待回家......的乘客團圓“此時此刻,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田軍感慨地說。
今年春節,集團公司有857名機車乘務員像田軍一樣完成了貨機代客泊車培訓。 在交通、排程等部門的指揮下,他們轉移了“戰場”,幫助春節運輸,拉起了一趟林科,載著更多的乘客往家的方向走去。
燦爛的春節,流淌的中國。 在長三角的每乙個晨曦和夕陽下,無論看得見還是看不見的地方,總有乙個鐵人為春節而戰的身影。 春節的歷史,再一次見證和記錄了他們的無私奉獻和卓越的功績。
文:特約記者 徐晨,通訊員:陸英國、胡曉東、宋亞坤、朱明軒)。
製片人:皮俊。
終審:陳敏。
審稿人:劉曉、劉博文。
編輯:朱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