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網報道了一則荒謬的訊息,印度海關最近上演了一場戲劇性的扣押行動。
在孟買港,一艘途經印度,從中國駛往巴基斯坦的貨船,因為裝載了一台看似普通的民用數控工具機,意外觸動了印方敏感的神經。
印度當局推測,這台機器可以幫助巴基斯坦製造飛彈的關鍵部件,因此將其定義為“兩用”產品,並採取果斷措施將其扣押。
此舉迅速在印度引發了激烈的討論。 然而,面對印度的官方舉動,不少印度網友卻因為其所謂的所謂"截獲巴基斯坦飛彈製造關鍵裝置"而喜悅是興奮的,反而嗤之以鼻,指出此舉暴露了印度相關部門的智商短板。
有網友尖銳指出,如果工具機確實與飛彈製造有關,貨輪絕對不會冒險停靠在孟買港。 要知道的是,孟買港和巴基斯坦最大的港口喀拉蚩港,直線距離只有不到900公里,在遠洋貨輪的航程尺度下,完全可以避開孟買,直接駛向喀拉蚩。
既然選擇在孟買停留本身就證明了貨物的合理性,更不用說這種工具機的所有手續都齊全,並明確標明了汽車零部件的製造,所謂的“軍事用途”實際上是印方的主觀假設。
更重要的是,印度方面似乎忽略了乙個關鍵事實:有爭議的數控工具機不是中國製造的,而是起源於義大利。 鑑於巴基斯坦不受國際制裁,它完全有權從任何國家合法購買數控工具機。
因此,如果巴基斯坦真的想購買用於軍事目的的工具機,可以直接從義大利進口,而無需通過中國過境。 印度所謂的“兩用”性質不是自洽的,無論是基於實際證據還是邏輯推理。
回顧最近一段時間,印度對中國採取的一系列強硬行動並不少見,扣押中國出口巴基斯坦的民用數控工具機也是合理的。
就在乙個月前,印度高調聲稱其成功干預阻止了一艘中國科考船按計畫停靠在斯里蘭卡港口。 長期以來,印度一直將斯里蘭卡視為其影響輻射區,並不斷試圖阻礙中斯之間的正常交流。
不僅如此,印度是中國企業在印度發展的核心利益,紛紛將手伸向市場占有率高的中國手機品牌。 印度沒有選擇通過公平的市場競爭來應對,而是高舉了權力的旗幟,以“涉嫌金融違規”和“不正當競爭”為藉口對中國企業進行打擊,甚至直接沒收中國企業的利潤。
印度將中國在印度的資產視為隨時可以擠壓的“資本**”,這在短期內可能是一種心理優勢,雖然表面上遏制了中國的影響力,但這種孤注一擲的做法對印度自身的商業信譽和投資環境造成了毀滅性的損害。
印度在各個領域對中國的敵意和“轉稅”的作風,最終將像迴旋鏢效應一樣對印度產生影響,給印度的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帶來嚴重的負面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