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比亞迪探索者號1“(比亞迪”先鋒1號“)滾裝船抵達深圳港小墨國際物流港。 新華社.
粵港澳大灣區首條跨境電商聯合口岸快線(南海、佛山-鹽田、深圳)。
深圳海關人員對“大灣區聯合口岸”的貨物進行現場監管。 照片由記者提供。
近日,隨著一聲汽笛聲,“鎮遠070”號船離開了三山港。 一批15個39噸的戶外家具通過駁船運到深圳鹽田港,然後直接吊裝上國際貨船出口海外。 這標誌著“深圳鹽田-佛山南海”聯合港物流新模式正式落地。 這也是香港快運在大灣區首個跨境電商聯合。
深圳鹽田-佛山南海“形成”灣區聯合港”。
“深圳鹽田-佛山南海聯合港”是以深圳鹽田港為樞紐港,佛山內河碼頭為支線港的“灣區聯合港”,貨物通過水路在樞紐港和支線港之間直接中轉,形成有機結合的港口網路。
佛山外貿企業的貨物可通過組合口岸直接連線鹽田豐富的國際航線,可快速到達世界各地,全程只需一次報關、一次檢驗、一次放行,大大節省了時間成本、人工成本和物流成本,提高了便利性水平。
這種模式還可以有效避免以往陸海聯運模式造成的交通擁堵和無法趕上船期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完善企業生產的規劃,提高生產資源配置的準確性。
每個貨櫃節省200-400元,大大提高口岸通關效率
“深圳鹽田-佛山南海”聯港航線的開通,不僅豐富了企業出口的物流模式,而且在物流成本、水運疊加碼頭配套倉儲服務方面,與陸運相比,每個貨櫃可節省200-400元,減少20%。
“深圳鹽田-佛山南海”聯港模式,將傳統進出口“中轉模式”的兩種報關流程簡化為一報一檢一放行,實現了城際口岸之間的物流協同和無縫銜接,有效拓展了內河口岸的輻射範圍,有助於提公升區域經濟競爭力。
截至2023年底,深圳港共開通36條聯合港口航線,總運營量超過60萬標準箱,實現粵港澳大灣區9個城市、5個關區全覆蓋,為珠三角地區港口、外貿進出口企業創造更好的發展機遇和營商環境。
數字讀取。 粵港澳大灣區“一港通”與“一港通”的結合。
去年,運輸貨物數量同比增長40%。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印發以來的五年時間裡,大灣區內地九市外貿總額突破35萬億大關,達到37個34萬億元。 其中,出口2337萬億元; 匯入 1397萬億元,進出口佔同期廣東對外貿易的95%以上。
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個城市進出口7個95萬億元,同比增長04%。其中,出口 523萬億元,同比增長523%;匯入 271萬億元,下降43%。
據海關總署廣東分局介紹,在大灣區內地九個城市中,深圳的外貿發揮著重要作用,近五年每年佔比近5%,總體佔比為458%。深圳主要出口商品為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近五年機電產品出口總額為16個11萬億元,佔九市總和的68%(下同)。9%;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 366萬億元,佔157%,兩者合計佔8%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新三”(電動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產品出口的快速增長,使得九市的外貿形勢呈現出多元化發展態勢。 近五年來,深圳“新三”產品出口4047件1億元,其一流的鋰電池34448億元,出口416輛電動載人汽車8億元,太陽能電池出口1855億元。
五年來,粵港澳大灣區“聯港”“一港互聯互通”等改革覆蓋面進一步擴大,2023年共開通57條航線,貨物運輸量超過48萬標準箱,同比增長40%6%。推出粵澳貨物綜合報關單“一單兩報單”、粵港公路艙單“一單兩報單”等新功能,企業所需物品數量大幅減少50%以上。 “跨境一鎖”覆蓋7個中轉口岸,連線港澳廣東湖南省18個城市。 實施對澳冷藏水產品“三通三同”模式改革,檢疫證明減少99%,通關時間縮短50%以上。
面試。 深港集團將積極打造汽車產業全產業“生產、運輸、貿易”的生態鏈。
小墨港區將成為汽車滾裝船出口的主要樞紐港。
深港集團(以下簡稱“深港集團”)是深圳市世界一流的港口產業集團,也是國資委授予的“雙百企業”(規模經濟強100家、高成長型企業100家)。 深圳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朝陽近日對南渡灣金融社記者表示,將著力“打造硬實力、增強軟實力、發展新動能”。
盡一切努力服務於外向型經濟。
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港航業協調融合發展
南都:2023年,深港集團在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績?
胡朝陽:2023年,深港集團將彰顯落實國家戰略、履行使命的責任,繼續在智慧型化、綠色化、融合化方面發力,在構建現代港航產業體系中發揮更加有力的作用,交出高質量發展的優秀答卷。
一是全力服務外向型經濟發展。 集團通過“建鏈、延伸鏈、補鏈、強鏈”等重要舉措,不斷推動製造業、物流業、航運業等產業“生態圈”融合高質量發展,為深圳外向型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為深圳外貿出口三連冠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進口同比增長25%,出口同比增長23%,小墨港區聯動14家整車廠、10家滾裝物流商、11個國際友好港,提出“汽車出海”深圳計畫,共同打造國產汽車出海新格局。 我們抓住“新三”出口機遇,汽車出口同比增長8倍,佔深圳全港70%; 鋰電池出口同比增長110%,儲能櫃出口同比增長一倍,港區跨境電商出貨量佔全國40%。
二是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港口航運業協調融合發展。 在深圳,建設“大鏟灣、鹽田、深汕”海上發展通道,打造深圳國際航運中心重要戰略節點; 2023年完成水運聯運274萬標箱、海鐵聯運26萬標箱,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8條聯合港線、16條駁船支線、13個內河口岸,大力推進大灣區港口群聯動發展。
三是持續推進綠色智慧港口建設。 鹽田港堅持走人港、港城融合、綠色融合的發展道路,近十年來,鹽田港三次榮獲“全球最佳綠色貨櫃碼頭”獎,吞吐量增長27%,單貨櫃碳排放量增長25%,迎來全球首艘大型甲醇動力貨櫃船首航。 自2015年以來,岸電已為遠洋船舶提供4040萬千瓦時的電力,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3%以上10000噸,港區小型叉車清潔能源利用率達到965%;開通海鐵聯運線路31條,較公路運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88%; 去年,智慧型組合港、智慧倉儲、智慧冷鏈、智慧園區等數位化產品上線,有效提公升了深圳港的數位化服務能力。
聚焦“三力”,艱苦奮鬥。
打造硬實力,增強軟實力,發展新動能
南都:接下來,深港集團將如何貫徹落實省級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
胡朝陽:下一步,深港集團將堅決貫徹落實省級高質量發展會議要求,跑好,搶抓時間,爭創一流,圍繞“打造硬實力、增強軟實力、發展新動能”,努力奮力,為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績、作出新貢獻,以最大的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
首先是建立硬實力。 圍繞深圳港“一體三翼”布局,以新的品質生產力賦能港口建設運營,構建智慧型、高效、便捷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全面推進鹽田港東港區一期工程、鹽田港東區一期工程、鹽田港東區、鹽田港東港區、鹽田港東區一期、鹽田港東區一期、鹽田港東區、鹽田港東區一期、鹽田港東區一期、鹽田港東區、鹽田港東區一期、鹽田港東區、鹽田港東區一期 大鏟灣港二期、小墨港二期,建成後將增加600萬標準箱的產能和100萬輛的滾裝吞吐能力。同時,鹽田港將依託5G、無人駕駛等先進技術,實現智慧型運營管理,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綠色港區。 大鏟灣港區將在前海打造一流的物流中轉樞紐,為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現代化交通基礎設施支撐; 小墨港區將打造“風、光、氫”綠色能源平台,打造綠色現代化汽車滾裝樞紐港新標桿。
二是提公升軟實力。 圍繞服務國家戰略,持續提公升核心功能,通過完善集配體系、提公升港口服務效率、增加內陸港、聯港、國際航線等多項舉措,推動深圳港實現智慧型化、綠色化、網路化、國際化、多元化。 鞏固港口作為全球一流產業鏈重要節點的基本地位,提高產業鏈第一鏈價值鏈的完整性和穩定性,全力為廣東省外向型產業體系提供保障;依託國際航線優勢,全面完成全市“2024年推動高質量發展十大規劃”港口貨櫃吞吐量3050萬標準箱,汽車出口40萬標準箱以上,積極延伸產業鏈上下游,積極打造“產、運、貿”汽車產業生態鏈, 加快汽車出口鏈公升級,將小陌港區打造成汽車滾裝出口主樞紐港,提高其他港口區汽車貨櫃出口比重,全力支援國內汽車出海,打造新一代世界級汽車城”。
三是發展新動能。 圍繞深港集團打造具有突出全球影響力的海洋經濟綜合服務商的願景,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新動能,充分發揮海洋產業聯盟“聯盟領頭羊”作用,秉承重大專案牽引與產業生態培育相結合, 加快建設國家遠洋捕撈基地,優化國際金槍魚交易平台,拓展海上風電等新能源專案,促進海洋上下游產業資源快速集聚;圍繞新使命、新任務打造新動能,依託深圳港作為國際貨櫃中轉樞紐港、華南地區冷鏈樞紐港、華南地區跨境電商首選港、華南地區外貿工具樞紐港的功能定位,不斷創新國際航船保稅油氣加註政策, 大力提公升深圳國際航運服務保障能力,提高保稅燃料油氣加註國際市場占有率,加快華南地區國際海運加註中心建設;圍繞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釋放新動能,以入圍國企改革“雙百企業”為契機,乘勢深入實施國企改革深化公升級,努力提公升集團創新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 進一步做強做大主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產業集團。
撰稿人:南都記者張艷麗、李珠、記者邱墨山、南都灣金融社記者、實習記者吳洪森、通訊員陳琳、尹晨陽、深圳綜合發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