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龍之介被譽為日本文學“三巨頭”之一,對日本現代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作者花了42年的時間閱讀了芥川在他人生不同階段的作品,從迷茫到體驗羅生門的精神,到對芥川的作品有系統的了解,再到......
花了四十二年的時間才了解芥川龍之介
文字 |本山理子。
本文發表於2023年第二期《隨筆》。
我第一次讀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是在42年前,也就是1980年,當時我在廈門大學讀大三,我的外教森秀夫給我們上了一堂日本文學課,用的是日本原著《竹林裡》。
據森秀夫先生說,他知道《羅生門》這個名字其實是芥川龍之介在1914年2月(當時22歲,大二)出版的另一篇短篇小說的名字,1950年,日本著名電影導演黑澤明把《在竹林裡》搬上了銀幕,並將片名改成了《羅生門》(以下《在竹林裡》用了《羅生門》這個名字,以避免混淆)。 歷史證明,芥川龍之介的兩個**“張冠禮”是東方天才黑澤明的聰明才智,從此,世界誕生了“羅生門”這個新名詞,人們把“羅生門”的案例稱為“羅生門”。
羅生門電影海報。
說實話,第一次讀《羅生門》,一方面是看不懂當時日本人水平的這麼一部經典,另一方面,我以前接觸的文學和電影都是“非黑即白”的價值觀,所以當時把它當成故事來讀的時候, 我完全不明白《羅生門》的本質,甚至覺得有點反感。
我第二次讀《羅生門》是在1986年,那是在日本早稻田大學語言學研究生院學習的第三年。 文學教授岡田老師本來是教的,他自己也沒解釋,在上一堂課結束前給我們布置了預習,這樣我們就可以從三個主要當事人中選出乙個角色——武士金澤武巨集、他的妻子雅、盜賊田丸,下一堂課就是虛擬小劇場,同學們輪流朗讀, 也就是說,讓我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劇情中,玩一場派對。老師特別講解,在預演中,要弄清楚故事中目擊者的心理,才能達到朗誦時畫聲畫色的效果。
這很傷腦筋。 在預告中,我注意到這部短**裡一共有七位證人,沒有乙個完全相同的證詞,也沒有乙個正義的指控,更沒有乙個將自己確立為明確人物的角色,甚至連三大當事人都“揭露”了凶手就是他自己。 武士用自己的靈魂附體說自己在妻子面前受辱,被妻子出賣,無恥自殺; 這個被稱為德政的小偷與武士決鬥了二十三個回合併殺死了他; 而雅莎說,她被玷汙後,受不了丈夫的冷眼,殺了丈夫,想死卻死不了。
羅生門電影劇照——三個主要角色。
有趣的是,我真的很難選擇大聲朗讀哪個角色,因為我無法選擇,而且我不喜歡每個角色。 為什麼不呢? 說白了,就是因為《羅生門》裡的每乙個角色都直指人性的邪惡,那麼尖銳,那麼骯髒,那麼赤裸裸,就是無形中凸顯了存在於我們每個人人性背景中的邪惡,所以我們才會下意識地反抗。
人,越是現實,越不敢碰,結果沒有乙個學生選擇做真沙的角色,最後老師沒有勉強,老師自己也成了真沙。
還記得,當初舉手朗讀的那兩個男生和老師,彷彿被人物的靈魂附身了,一改平時溫柔的表情,變得“凶狠”起來,可見芥川文學的實力,能直達人心深處,居然能讓舞台素人將**中的人物滲透到自己的閱讀中, 甚至豐富了他們的表達方式。
這次文學課的經歷讓我意識到,芥川龍之介的傑作《羅生門》與樋口和葉的《十三夜》、尾崎紅葉的《金色夜叉》、夏目漱石的《我是貓》、谷崎潤一郎的《春金副本》、森大井的《舞皇后》等幾位現代日本作家的傑作相比,還是獨一無二的。 與在西方學習的森大外和夏目漱石不同,他將日本傳統文化與現代西歐文學融合在一起,構建了自己“靈魂與異才和諧”的文學世界; 芥川龍之介的壽命只有短短的三十五歲,還沒來得及出國,這使得他的文學作品蘊含著相對純粹的日本傳統價值觀。
在芥川龍之介的文學世界裡,沒有英雄,也沒有熊; 沒有黑色,也沒有白色。 芥川龍之介用他的灰色腦細胞描繪了世界上最真實的顏色——灰色,顛覆了當時文學作品的常規。 我們知道,《福爾摩斯探案集》是世界偵探的經典之作,福爾摩斯的故事合理地滿足了讀者的好奇心和情節焦慮,每個故事都有乙個曲折但又令人信服的結局,那就是無論偽裝得多麼巧妙,最後都被挖出來,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然而,在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中,三方居然說**是自己,不是別人。 這樣一來,偵探在推理事件時就可以推導出三個“真相”,每個真相都可以有道理和合理性。 在夏洛克·福爾摩斯的故事中,只有乙個真相; 在《羅生門》**中,有三個不同立場的“真相”,讓讀者陷入深思:有沒有真相? 你的推理錯了嗎?
不難看出,芥川龍之介在成為作家之前首先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創新者。
芥川龍之介不僅揭露了人性的邪惡,還欣賞了人性善良的美好。 他的短篇小說**《阿福的貞操》可以說是這方面的傑作。
阿福的貞操雖然極短,卻凝聚了日本文化中人性的複雜與善良,出色地呈現了芥川龍之介灰色地帶的亮光。
阿福的貞操“,作者:芥川龍之介。
*從戰前夕亂象時乞丐偷偷溜進空巢開始,躲雨的乞丐正在和空巢裡孤獨的小花貓說話,突然乙個美麗的女孩在雨中奔跑,原來是女僕阿福, 誰回來找主人忘了帶走的小花貓。乞丐面對乙個被大雨淋濕,露出青春的女孩,突然從可憐的乞丐變成了**,試圖對付阿福**。 此時,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在黑暗的空巢中,小花貓阿福和乞丐互相觀察。 讀者擔心接下來的一幕,期待小花貓會見證乙個醜陋的世界。 乞丐用槍指著小花貓,用小花貓作為威脅,讓女孩阿福在兩個苛刻的選擇中做出乙個選擇:犧牲小花貓或放過小花貓,犧牲自己的貞操。
這時,不僅是乞丐,讀者們也對阿福選擇犧牲貞操感到震驚。 在小動物的生命和那個時代寶貴如生命的貞操之間,阿福選擇了犧牲自己,甚至解開衣服,躺在榻榻公尺上。 這已經是不可想象的了。 然而,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精神》進一步顛覆了阿福和他的讀者的期望——*改變了方向,不僅放開了小花貓,還放開了阿福,沒有碰到阿福的一根手指頭。
芥川龍之介給讀者留下了乙個謎團:這個故事中摸乞丐的是阿福,還是乞丐動了阿福?
這時雨停了,漸漸亮起的空巢裡,天真無邪的小花貓一如既往地用一雙美麗的綠色大眼睛一視同仁地看著阿福和乞丐。 這個寓言式的筆觸在我心中停留了很久。 在這裡,讀者從故事情節中解放出來,體驗到失去和重獲的快感以及良心被發現的快感。
就在讀者還不滿意的時候,芥川龍之介只用了幾行字,描寫了二十二年後世博會開幕式上阿福和曾經的乞丐在人群中的意外相遇。 阿福手裡抱著孩子,跟著鐘錶店老闆的丈夫,曾經的乞丐裹著莊嚴的官服,坐在高馬的豪華馬車裡。 一時之間,兩人的目光相遇,對視露出一絲看不見的笑容,然後突然消失了。
或許在二十二年前的那個雨夜,他們意外地通過自我淨化昇華了自己,分別走在了光明的道路上。 芥川龍之介的**告訴讀者,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沒有標準的答案,自然每個讀者對阿福和前乞丐都有自己的解釋。
作為一位才華橫溢的作家,芥川龍之介的成功在於他不斷挑戰讀者的智商和情商,讓讀者體驗意想不到的事情並深思。 他的思想不受世界的影響,他展示了人性的多樣性和複雜性,以及日本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樣性。
我第三次讀芥川龍之介是在寫作20年後,我想把寫作作為餘生的“職業”的時候,我讀了芥川龍之介一生的主要代表作,看到了我以前看不到的東西。
我發現,作為作家,芥川龍之介短暫而多產的職業生涯在中國風格和風格上有很大的不同。
雖然芥川龍之介的寫作生涯並不長,從1912年他20歲時寫**《老年》(1914年出版)到1927年除夕5歲的《啞巴人生》和散文《西方人》,一共15年,但他是一位多產的作家,僅**就發表了150篇文章。 他的寫作可以分為三種風格。
《西方人》的書影子,作者:芥川龍之介。
第一種屬於“古為今”型,善於運用日本的《古今故事》和中國的《聊齋奇談》等故事,代之以自己的思想和語言,深刻揭露人性的黑暗,代表作有《羅生門》和《蜘蛛絲》。 魯迅曾高度評價它:“把古代的事實注入新的生命,與現代生活有關。 ”
芥川龍之介的“過去為現在所用”的文學語言,掃除了日語固有的冗長、曖昧、冗餘,呈現出簡潔、敏感、淒美、悲劇、優雅,雖然句子短小,但意思深遠,獨樹一幟。 漢字的使用在中國、日本、南韓並不少見,比如中國作家王增琪,他也改寫了《聊齋奇談》中的《兩盞燈》,朝鮮作家金萬仲的《九雲夢》就是源自司馬相如的《子虛符》。
第二種體裁,可以說是芥川龍之介純文學創作的精髓,呈現了藝術至上的理念,他的代表作是《地獄變》。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芥川1918年的《地獄變遷》與卡夫卡1922年的《飢餓藝術家》相似,後者首先描繪了對崇高藝術的追求。 主角們都是為了自己的藝術創作,以生命為代價。 特別是芥川的《地獄變》的主人公,為了完成自己夢寐以求的銀幕畫《地獄變》,吉秀毫不猶豫地以心愛的女兒為模特,將女兒在牛車上的痛苦掙扎畫進了銀幕。 為了追求藝術的最高境界,他拋棄了世俗的親情和人性。 當然,**在日本社會引起了褒貶不一的爭議,但從文學史的角度來看,恐怕很難有這樣一部幽靈般的純文學**。
Hell Changes“舞台劇海報。
第三種是芥川龍之介後期創作的私人**,代表作有《河童》、《齒輪》、《啞巴的生活》。 芥川龍之介小時候被寄養在舅舅家,因為母親患有精神疾病,從小體會到的母愛與常人不同,對女性既有猜疑又有依戀的複雜心理; 他年紀輕輕就成名了,有一種日本女人特別喜歡的優雅、神秘的氣息,所以成名後,他不斷發生性關係,甚至與已婚婦女生了孩子。 為此,芥川將自己的苦澀、羞愧、猶豫寫進了自己的私信**,傾訴了自己的處境。
啞巴的生活“,作者:芥川龍之介。
尤其是芥川龍之介在自殺前夕寫下了私書《啞巴的一生》,在自殺前幾乎是傾訴自己的情緒,不同於以往犀利懸疑的日本故事風格,而是用五十乙個短篇小說來寫下自己一生的夢幻般的風景:從蜷縮在患有精神疾病的母親的懷抱中, 到結婚、生育、女人的議題,無論他遲早都逃不過精神疾病的基因,最後是姐夫自殺,為了還清姐夫的債,人生是一根雞毛。最後,第五十一條的標題叫“失敗”,彷彿暗示他將隨風而去,留下他的遺產走上不歸路。
其中,令文壇震驚的,是以下典型的私人**現實主義:
瘋子的女兒抽了一根煙,嫵媚地對他說:“那孩子不是很像你嗎? ”
據研究,芥川的“瘋子之女”是已婚婦女秀重子夫人。 1921年,秀重子夫人生下了乙個長得很像芥川的男嬰,這讓芥川很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辦。
秀重子夫人。
芥川龍之介用他生命的最後一口氣,留下了私人**遺產,就像遺囑和對世界的懺悔。 雖然日本的私人**早已被田山花袋在1907年以《被子》為首創,但年輕、英俊、有前途的芥川龍之介後來的私人**對日本年輕作家產生了強烈影響,最具代表性的是太宰治,他陶醉於芥川龍之介。
太宰治追隨芥川龍之介,在私域**領域達到了巔峰,甚至最後的自殺也被視為懷疑他和偶像芥川龍之介一起去了黃泉。 太宰治的自殺是否是芥川龍之介之後的,我們無法下結論,但在日本私**領域,可以說田山是始作俑者,芥川推動發展,太宰治達到頂峰,讓日本私家**在世界文壇上佔據著不可動搖的地位。
著名文學評論家津谷幸人曾在《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中提到芥川龍之介和“私人**”,他說
重要的不是芥川龍之介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文學的動向敏感,也不是他有意識地創作這種“私人”作品,而重要的是芥川將西歐的潮流與日本的“私人作品”相結合,使這種“私人作品”作為一種走在世界前列的形式變得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