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擁有5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之一,中國的歷史從未中斷過,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事實上,中國幅員遼闊,地形多樣,陸海並存,在地理條件上只有印度和美國才能與之匹敵。
然而,沒有乙個國家是完美的,中國也有一些地理劣勢,這些劣勢雖然不是致命的,但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國家的進一步發展。
中國地理
這些弱點究竟是什麼,它們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挑戰?
這意味著中國平原的面積實際上只有270萬平方公里左右,這其中還包括荒漠平原、鹽鹼平原等不適合耕種的地區。 剔除這些面積,加上梯田等非傳統平原耕地,我國實際耕地面積僅為143萬平方公里左右,約佔國土總面積的16%,低於美國的18%,遠低於印度的51%6%。
印度耕地分布
印度的耕地利用率極高,雖然國土面積只有298萬平方公里,但耕地面積與中國相近,這是印度人口能夠超過中國的重要原因。
此外,我國平原分布不理想,從氣候條件上看,南方更適合農業,但遺憾的是,南方地區大部分是山地和丘陵,僅有的少數較大的平原包括長江平原中下游(16萬平方公里)、成都平原(180,000平方公里)和珠江三角洲平原(110,000平方公里)等。
中國平原分布
其他地區,如俗稱“七山一水兩地”的浙江,人均耕地不足04畝,福建“八山一水一地”,人均耕地僅為033英畝。 在北方,華北平原面積為31萬平方公里,東北平原高達35萬平方公里。
如果中國能像美國一樣擁有橫跨南北、總面積達153萬平方公里的大平原,那麼北方的工業用地就會多一些,南方的耕地不足也可以得到補充,這對國家經濟的整體發展將大有裨益。
事實上,南亞有很多大平原,如中南半島的紅河平原、湄公河平原、印度半島的湄南河平原和印度半島的恆河平原,但遺憾的是,這些都不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這些平原環繞著中國西南部,帶來了另乙個挑戰:缺乏通往印度洋的通道。
印度支那和印度半島的耕地分布
中國雖然是海上強國,但海岸線總長度超過18萬公里,擁有大連港、青島港、上海港、寧波港、深圳港等眾多大型港口,但這些港口都位於太平洋一側,因此有被島鏈封鎖的風險。
從庫頁島到日本,從琉球群島到台灣、菲律賓和巽他群島,只有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風險顯而易見。 進入印度洋將大大減輕來自太平洋的戰略壓力。
即使在和平時期,如果您僅依靠太平洋的出海口,跨洋**的成本也可能相當高。 例如,從中東進口石油時,油輪需要從波斯灣出發,穿過狹窄的馬六甲海峽,然後通過南海到達沿海各大港口,這不僅費時、成本高,而且風險大。
馬六甲海峽最窄處不到3公里,如果被封鎖,中國的跨洋**將面臨嚴峻挑戰。 因此,進入印度洋將大大提高中國控制海上風險的能力。
雖然我國不乏大河,但這些河流主要以東西走向為主,缺乏能夠連線南北各種河流系統的大流量河流。 除黃河的歷史現象外,河流系統中的主要河流很少,導致“旱澇災害”。 相比之下,美國的密西西比河幾乎灌溉了整個中部大平原,效果非常好。
中國河流的走向
我國長江流域地表水資源總量為8485億立方公尺,珠江5404億立方公尺,黃河僅577億立方公尺,淮河僅614億立方公尺。 北方水資源匱乏,黃淮海地區各省必須依靠全國7%的水資源來支撐全國35%的耕地和全國32%的GDP。 如果能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大河,將長江和珠江的水資源引向北方,對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將有很大的幫助。
中國的南水北調工程旨在解決這一問題,從長遠來看,這一劣勢有望通過人工措施得到改善。
南水北調工程
湖泊主要用於儲水和調水,令人尷尬的是,中國作為世界面積排名前五的國家之一,卻沒有乙個淡水湖進入世界前30名。
中國湖泊分布
例如,美國的蘇必利爾湖在儲水量方面位居世界第四,俄羅斯的貝加爾湖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裡海,在淡水湖中排名第一。 鄱陽湖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淡水湖,最大蓄水量僅為260億立方公尺,僅為貝加爾湖的千分之一。
貝加爾湖,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面對暴雨等極端天氣,可惜由於缺乏湖泊調節水量,容易積水大面積積水,而這些水資源在災害發生後往往得不到有效利用。
儘管中國在地理上處於劣勢,但在全球範圍內,很少有國家擁有完美的地形。 例如,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地勢平坦,看似比中國好,但實際上防禦能力較弱。
俄羅斯地形
美國大平原雖然東西兩側有群山保護,但南北開闊,夏季易受季風濕熱、冬季寒潮的影響,常導致嚴重的自然災害。
美國地形
所以,我們不應該放肆,這片土地是我們的祖先和前輩用血肉守護的,無論有多少缺點,我們都要珍惜和愛護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