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豔芳 羅晨
大健康產業是公認的藍海,所以近年來,各大資本紛紛爭先入場。 在《國家營養計畫(2017-2030年)》等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援下,營養健康產業穩步上公升。
營養健康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和資金投入。 在近日舉行的2024博鰲健康食品科學大會暨博覽會(FHE2024)試點大會“健康食品投融資論壇”上,FHE2024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軍實指出,目前,我國營養保健食品行業處於有利的政策環境有利條件下, 科技的不斷發展和旺盛的消費需求。與會嘉賓認為,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居民收入、健康素養和科技發展的不斷提高,保健食品投融資“機遇永遠大於挑戰”。
陳俊實院士,FHE會議主席。
一級市場依然火熱,投資迎來了“新階段、新形勢、新變化”。
**總辦2017年印發的《國家營養計畫(2017-2030年)》明確指出,要發展食品營養健康產業,加快營養轉化。 “國家營養計畫將食品營養和健康提公升為乙個行業,這是我們專業人士沒有預料到的。 陳軍士表示,這足以說明國家對健康食品的高度重視。 商務部國際經濟合作研究所外商投資研究所副所長張飛認為,健康食品不僅滿足了消費者的物質需求,還能給居民帶來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非常符合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政策導向。
從2015年到2018年,全球幾乎所有的食品和飲料企業都將營養和保健品列為未來的新增長點,中國企業在跨境併購中非常活躍,以投資海外營養和保健品品牌。 荷蘭合作銀行食品農業研究部主任黃文軍認為,在國內基本支撐、人口老齡化、消費者尋求疾病預防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共同推動下,保健食品行業將快速發展。 “隨著人均GDP的增長,保健食品的人均支出逐年增加。 2010年前後,中國人均GDP約為4500美元,保健食品支出為77 美元; 2023年,人均GDP約為12,500美元,保健食品支出將接近24美元。 我們預計 2024 年在健康食品上的支出將超過 33 美元,但即便如此,與南韓和日本的人均支出 80-100 美元相比,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
黃文軍,荷蘭合作銀行食品和農業研究總監。
國投**生命健康產業集團業務總監徐玉清指出,2020年以來,在居民健康素養提公升和新技術賦能的推動下,我國高質量發展新週期正在形成,健康產品形態更加多樣化,情感價值、定製化、科學論證正在成為新週期食品產業發展的亮點。 2021-2023年,保健食品行業9家公司上市,另有5家IPO暫停,5家處於審核階段。 徐玉清表示,今年春節前,中國證監會召開了支援上市公司併購的座談會,給了投資行業極大的信心,未來上市公司之間的併購可能會帶來業績提公升和股價的催化劑, 導致第二條增長曲線。
徐玉清,國投**生命健康產業集團業務總監。
目前,食品行業投資迎來了“新階段、新形勢、新變化”,華泰聯合**大消費產業執行總經理齊玉倩指出,2015-2017年餐飲餐飲行業是投資熱點,2017年達到小高峰, 去年,在茶飲新品、保健食品、休閒食品、特殊醫療食品等領域掀起了新的投資熱潮。“食物總是熱的。 他表示,任何政策、任何軌道都享有時代的紅利,但時代的紅利終將過去,一二級市場的從業者需要不斷調整創新,及時更新工作重點和工作方法,實現新階段的“日出如常”。
祁玉倩,華泰聯合**大消費產業部執行總經理。
挑戰與機遇並存,機遇永遠大於挑戰。 帝斯曼中國區前總裁、GL Capital合夥人江偉明在評估未來對健康食品的投資時表示。
江偉明,帝斯曼中國區前總裁,GL Capital合夥人。
消費需求和科技創新打造了行業新賽道的投融資熱點
如果花朵盛開,蝴蝶就會來。 全球市場已經看到了保健食品行業的增長機會,越來越多的正視醫療、食品飲料,甚至跨界品牌都在這一領域積極布局。 那麼,有哪些賽道值得資本關注呢?
適合年齡的食物絕對是乙個機會,“陳說。 老年人食品是指能夠適應老年人消化功能和其他生理功能下降的預包裝加工食品。 消化系統功能障礙在老年人的自然衰老過程中普遍存在,是造成各種形式的營養不良的主要原因,直接影響老年人的食物攝入、消化和吸收,導致食慾不振,也是肌肉衰減、骨質疏鬆症、認知障礙和虛弱等老年疾病的危險因素。 為滿足老年人的營養需求,2022年,上海駿石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與健康老齡化工作組提出了“老年人食品”的概念,並建議主管部門發布國家級《老年人食品生產應用指南》,促進老年人食品行業有序健康發展。 “君實生命科學研究院正在與歐瑞諮詢聯合開展老年食品市場調研,”陳君實說,“從目前的資料來看,由於觀念、認知、政策、支援環境等方面的差異,我國在養老食品發展的方向和定位上還存在模糊。 而且產品處於極度缺乏的狀態。 ”
北極光創投執行董事陳昕指出,由於每一代人的生活環境和背景不同,消費觀念和行為存在差異,出現了一系列新的消費場景和消費模式。 與過去相比,現在的老年群體對旅遊、交友、聚會的需求更多,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 因此,保健食品行業的科技創新也要與人文精神相結合,滿足消費者更極端的體驗。
陳昕,北極光創投執行董事。
生物合成技術也是食品工業發展的新增長點。 陳軍士指出,利用微生物有針對性地進行基因改造,生產出過去不存在的產品,如食品工業所需的各種酶,將有效促進行業的創新發展。 去年經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批准,可用作嬰兒配方奶粉營養強化劑的兩種母乳低聚醣(HMOs),即調製奶粉(兒童用)和特殊醫用嬰兒食品,都是利用轉基因微生物發酵生產的,“這可以看作是食品工業的乙個里程碑”。
自2017年以來,我們一直專注於生物技術在食品行業的系統性機遇。 食品芯資本投資總監鄭迪表示,生物技術是一種革命性的技術手段,尤其是工程用途。 看好新一代基因編輯技術、生物活性成分、精準發酵等領域,食品芯資本目前正專注於合成生物技術帶來的新原料。 《生物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要發展合成生物學技術,探索“人造蛋白”等新食品的研發,實現食品產業的迭代公升級。 “事實上,許多原材料都是通過生物技術製造的,應用場景明顯拓寬。 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功能性活性成分都將有機會在未來通過生物技術創新來生產,以重構上游鏈條的格局。 ”
鄭迪,Foodcore Capital投資總監。
食用和藥用品質自然也是資本青睞的領域。 2023年,國家衛健委將正式將黃芪、黨參、天麻等9種物質納入食藥物質清單,截至目前,我國已發布3批食用藥用物質清單,共涉及111種物質。 在規範管理的同時,國家衛健委還著力推進食品藥品質量轉化應用,組織制定了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兒童青少年生長遲緩、痛風、腎病、兒童肥胖、 從而促進群眾對食品藥品質量和飲食文化的認知和認識不斷加深。“近年來,在國家政策支援和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進一步認可的背景下,我國食用藥產品快速增長,”上海復星科技高(集團)董事總經理孫東霞指出。 ”
她還表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健康食品開始關注細分群體,適合老人、嬰幼兒、女性、運動群體的產品各具特色,但各品牌對中年群體的關注度仍然不夠。 “這個群體不僅是社會的棟樑,也是家庭的棟樑,他們關心父母、孩子、工作,卻忘記照顧自己,事實上,他們也面臨著許多健康問題,包括睡眠障礙、肥胖、腰肩痠痛等。 目前,這一市場需求尚未得到很好的滿足。 ”
孫東霞,上海復星科技高(集團)董事總經理**。
黃靖狗,GL Capital董事。
近年來,一些傳統的保健食品品類在科研和科普的幫助下煥發了活力。 德福資本董事黃靖狗表示,例如,益生菌最初專注於腸道健康,後來,它們在免疫健康乃至心理健康方面的價值逐漸被科學研究證實; 魚油最初用於保護心血管,後來發現它可能對大腦保護甚至精神穩定起到積極作用。
“嚴肅的醫療和食品科技”和“嚴肅的醫療和日常消費”的融合將創造乙個有吸引力的市場空間。 青松資本創始合夥人張松表示,在嚴肅的醫療領域,讓人“又愛又苦”的是醫保的主要支付者,如果將產品擴大到非醫療日常消費,“市場會大很多”; 醫療級標準和生產流程“還原”到日常消費領域,將大大提高產品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從而開闢更大的應用場景。 “2023年,減肥保健品可以說是賣光了,一些國際品牌的相關產品銷售額將達到數百億美元。 這是“以醫療技術標準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解決方案”。 可以預見的是,能夠起到抗衰老、抗脫髮、增肌等作用的保健品,以食物為載體呈現,消費空間還很大。 ”
張松,青松資本創始合夥人。
從動物蛋白到植物蛋白和人造蛋白,這很好地說明了全球食品行業對可持續性的重視。 江偉明認為,未來無論是食品原料還是功能性成分的載體,自然獲取和生物合成不僅可以滿足消費者減少化學合成的需求,還可以帶來新的投資增長點,可持續發展將進一步成為全球追求的目標。
審慎投資,抓住機遇,避免陷阱
健康食品很有吸引力,可能是乙個機會,但這是乙個陷阱。 當資本在棋局面前野心勃勃時,陳軍石發出了善意的警告。 他表示,創新技術的應用在前期可能會引起關注,但行業在投資時應謹慎,尤其是對於一些需要長期投資的技術,期望短期回報是不現實的。 例如,全球植物蛋白關注度的下降,以及特殊醫療食品對技術要求和審批的高要求,以及迄今為止未能進入醫保目錄,都是對相關企業長期發展的考驗。
鄭迪還表示,基於過去的投資積累,食品核心資本的洞察是,一種新的功能原料成功商業化需要15年左右的時間,其中5年用於技術研究,5年用於商業量產,並驗證了真正的商業價值,獲得了合理的市場定價。 又是 5 年。監管的不確定性使整個週期和成功的可能性更加低。 “不過,雖然5年時間很長,但與消費者端對產品的驗證相比,這是相對確定的,消費者需求是最大的不確定性。 鄭迪以植物蛋白為例指出,它掀起了全球熱潮,爭奪了資本,一度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但很多公司上市後,市值基本損失了90%。 其中最知名的兩家,作為上市消費品公司,銷售額已經達到了4億到5億美元,但一直沒有實現盈利,這是很不正常的,這兩家公司也進入了中國,但市場需求還沒有開啟。 “所以,我們想投資那些有'黃金標準'的成分,或者說是人體含有但需要補充的那種成分,在一定程度上,消費者教育可以走一點捷徑。 ”
在公司方面,Foodcore Capital青睞的公司“需要在意識和能力方面具有非常強大的潛力,而不僅僅是技術創新。 畢竟,技術只是一種手段,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產品和製造的邏輯上來。 鄭迪以生物科技公司為例,進一步說明,在新原料商業化方面,除了技術研究外,後續的全球專利布局、監管註冊和量產是企業需要具備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全球生物製造行業正面臨泡沫破滅和併購趨勢,一些技術水平高、科研繁重的企業在商業化量產中經常遇到嚴峻的挑戰,主要是由於整個歐洲和北美不具備整個生物製造產業鏈的優勢, 尤其是歐洲,雖然發酵能力很大但成本高,而美國正在戰略性地將大量產能轉移到南美、東南亞甚至中國,鏈條的完整性不如中國。中國在發酵氨基酸和維生素方面佔世界70%的生產能力,並且擁有非常高價效比的工藝技術和水平。 “對於中國企業來說,這將是乙個利用基礎設施優勢,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成本相對較低的研發資金,以彌補上游系統研發的短板的好時機。 鄭迪表示,“對於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高、對研發有志於實現轉型的中國廠商來說,食品芯資本非常願意利用資本的力量來推動資源整合。 ”
中食安信(北京)資訊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費洪濤從法律法規的角度提醒投資風險。 他建議,投資者應在充分了解食品領域的法律法規和標準的基礎上,及時跟進相關條款的變化,重點關注產品標籤和功能宣告,防止違規行為對企業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費洪濤,中國食品安信(北京)資訊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
附:二**新聞
*注:論壇期間,由野村綜合研究院全球合夥人朱思明主持的圓桌討論會以“健康食品行業的技術驅動與創新”為主題,嘉禾食品、百合股份、山百年、晨瑞資本、溫資本等負責人參會。
*注:圓桌討論會由華泰聯合**大消費產業部**執行總經理齊玉倩主持,探討了“新階段健康食品企業的戰略與選擇”,嘉賓包括湯臣北健、易信堂、永安藥業、華旭生物科技、上海貝英利等負責人,涵蓋了原料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渠道、製造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