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國博弈中,該攻的時候就攻,守規矩,而不是一味“脅迫脅迫”。 據紅星新聞網2月29日報道,巴勒斯坦駐俄羅斯大使諾法爾週三公開表示,哈馬斯和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赫)的代表將於周四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舉行會議,屆時雙方將討論“統一的巴勒斯坦”的形成和加沙地帶的重建。 在此之前不久,巴勒斯坦總理阿什蒂耶26日宣布辭職,這應該是為哈馬斯和法塔赫組成聯合**“鋪平道路”。
需要指出的是,哈馬斯和法塔赫這兩大政治和武裝派別的結盟,意味著巴勒斯坦人將完成與巴勒斯坦人內部的初步融合,有利於“與外界達成一致”。 這也印證了我們之前的分析,即哈馬斯“北”到莫斯科,“南”到埃及開羅,其實就是俄羅斯“整合中東所有勢力”,從而迫使美國“聚焦”中東,不得不與普京“做交易”,讓克里姆林宮“體面地結束”俄烏衝突。
我們還指出,哈馬斯“從北到南”將解決“兩大矛盾”:一方面是“巴勒斯坦人內部存在矛盾”,特別是“權力分配和以以界線”。 現在巴基斯坦總理阿什蒂耶宣布辭職,巴基斯坦駐俄羅斯大使諾法爾宣布,法塔赫將與哈馬斯討論組建“統一的巴基斯坦人民”,這印證了我們之前的分析,即在俄羅斯的斡旋下,哈馬斯和法塔赫將解決“內部矛盾”和“權力分配”,從而為“與外界達成一致”鋪平道路。
另一方面,除了解決“巴勒斯坦人內部矛盾”外,普京還需要調和這一輪巴以衝突與其他中東國家的矛盾,因此哈馬斯除了“北上”莫斯科,與法塔赫會面外,還需要“南下”埃及開羅,與埃及方面討論“加沙局勢”等問題。 我們之所以還需要贏得其他中東國家的支援,首先是單靠巴勒斯坦人無法“把中東局勢推向高潮”,必然需要中東國家的支援。 二是本輪巴以衝突的部分行動損害了其他中東國家的利益。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在哈馬斯“南下”埃及之前,埃及**塞西公開抱怨胡塞武裝持續襲擊紅海航道,導致埃及蘇伊士運河收入下降40%至50%,胡塞武裝打著“支援哈馬斯”的旗號襲擊紅海商船。 當然,這也不能怪哈馬斯,塞西的話是針對俄羅斯和普京的,因為明眼人可以看出,在這一輪巴以衝突中,俄羅斯在幕後扮演著老大的角色,而哈馬斯和胡塞武裝都是衝在前線的“暴徒”。
因此,普京要想“熬開”中東局勢,除了在內部整合巴勒斯坦人外,還需要獲得其他中東國家的支援,否則,埃及、沙特等國可能會因為利益受損而倒向美國一邊。 現在哈馬斯和法塔赫齊聚莫斯科,商討“統一**”的形成,說明俄羅斯已經完成了“初步整合”,之所以說是“初步整合”,是因為最終能否“整合”,不僅取決於哈馬斯“北上”的結果,更取決於哈馬斯“南下”的結果,能否贏得其他中東國家的支援。
需要強調的是,即使普京尚未“完全融入”中東,也已經引起了美國的“高度警惕”。 2月25日,美國軍人、空軍發言人羅斯·萊利(Ross Riley)死在以色列駐美國大使館前,其實頗具“象徵意義”,表明巴以衝突無異於“把美國烤火”——如果支援以色列,就會“失去”阿拉伯世界,為了拯救以色列,可能會“困”在中東; 阻止以色列意味著美國和以色列**,安薩人和猶太人“有矛盾”。
萊利**的第二天,拜登公開對以色列“劃紅線”,稱“我希望到下周一,我們將看到(巴以之間)停火”,“我的國家安全顧問告訴我們,我們已經接近了,但我們還沒有完成”。 顯然,美國希望巴以衝突能夠盡快結束,哪怕停火是“暫時的”,這樣既能防止美國繼續消耗其軟實力,又能防止美國因為支援以色列而“困”在中東,沒有時間“困住俄羅斯”和“牽制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