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推薦我看了一部電影《除掉週三惡》,昨天抽空看了。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經常接觸到一些導演和演員,經常對一些影視劇的改名提供一些建議。 他們推薦的原因無非是演員的演技、鏡頭語言、故事情節、講故事等等,讓這部電影被定義為犯罪片、警匪片甚至爽片,但在我看來,這更像是一部關於靈魂救贖的電影。
電影是鏡頭語言的藝術,所以很多道具和鏡頭都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 比如男主穿的衣服,比如卡住的手槍。 衣服代表著身份的轉變,從追求名聲的殺手到無障礙的人; 卡住的手槍更像是天命,與老百姓玩弄,自然是天命無法忍受的,需要一把槍來執行懲罰。
當然,你一定不能用所謂“邏輯”的眼光看電影,否則只能看到各種“不合理”。
為什麼說這部電影是一部“靈魂救贖”的電影,我們不妨梳理一下電影的劇情:
演員陳桂林從“黑道醫生”桂清那裡得知自己患上了肺癌,只剩下不到半年的時間,所以為了不讓醫生口中“像老鼠一樣活在黑暗的角落裡”,他在“關勝君皇帝”的指導下去投降。 但當他到達派出所時,他發現自己只是通緝名單上的第三名。
於是抱著“成名”、成為更“有價值”的人的“想法”,想效仿古人“除三惡”。
終於成功擺脫了前兩個通緝犯並自首的故事。
故事簡單而不複雜; 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歷史上“除三惡”的故事
周圍,平時沉溺於肆意妄為,危害鄉鎮,明知是邪,想改過自新。 於是他問鄉里的老爺子為什麼鬱悶,老爺子嘆了口氣,“三惡還沒消除,何必高興?! ”為什麼我說這是一部關於“靈魂救贖”的電影,而不是犯罪片、動作片,更不是一部酷片?於是周答應去這三個邪惡:南山的白額虎和長橋下的龍。 與這兩害人搏鬥了三天三夜,村民們以為處處都以為自己與龍同死,於是敲鑼打鼓慶祝。
周這才意識到自己也是別人口中的“害人”,終於改了過去的錯,回到了正直。 從此,“三害”被消滅了。
其實很簡單,消除周圍三惡的核心不是“三惡”,也不是“消除”,而是周圍環境的“意識”。
佛陀說:放下屠刀,在地上成佛。 只有開悟之後,我們才能放下,擺脫心中的妖魔。
在電影中,“黑社會醫生”桂青因為同事的一句話“桂清,你也是醫生”。 重新找回自己的“初心”,作為一名醫生,他這麼多年沒有治病救人,而是專攻“黑社會”生意賺錢。 在得知陳桂林已患肺癌晚期後,通過“欺騙”陳桂林,騙他投降,這可算是“陰德”。
而陳桂林,在更大“名氣”的驅使下,擺脫了比他高的兩名通緝犯,也在這個過程中擺脫了心中的“貪恨傻”。
仇恨對應片中的黑幫小倀末(蛇),貪婪對應片中的尊者(鴿子),執念對應陳桂林本人(豬)。
而在制裁這兩個人的過程中,黑幫老大欺負小美,用另一種方式讓他知道,還有其他形式的“名”:好事也可以記住。
而當尊者強迫乙個準信徒殺死陳桂林時,準信徒寧願割傷自己也不願傷害他,這樣他的靈魂才能得到徹底的淨化。 而教會裡的殺戮,更像是一種“除惡”,所有的貪婪、仇恨、執念,只有消滅它們,才能重生。
做“好事”的人不是好人,做“壞事”的人也不是惡人,都是因為你的初衷。
最終,陳桂林投降了,不僅擺脫了表面上的這三害,也擺脫了他心中的貪恨、愚昧三害。
這就是為什麼他最終能夠如此冷靜的原因; 在法律的指南針中,在法律的和諧中,在完美的自己中。
這看起來不像我們自己嗎?
年輕時,他追求名利,卻懵懂無知,痴迷於此,對別人如何“勸說”漠不關心。 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當別人不按照你想要的方式思考時,你會感到怨恨、仇恨,甚至傷害。 然後為了滿足自己控制他人的慾望,甚至以愛的名義。 但當你付出的時候,你已經想好了別人應該如何回報,注定只是一種虛假的愛。
當然,這部電影最近這麼火,我想,至少在大家心裡,是想擺脫自己心中的“三害”。
如果說冥界醫生的意識是從“你也是醫生”開始的,那麼陳桂林的意識就是從“原來做乙個好人也是可以被別人記住的”開始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本心、良知、道心。
就像文章標題一樣,順天的命運重生了。
沒有那麼多惡人,就連我們的貪婪和仇恨,都來自一件很小、不起眼的事情,在我們心裡也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情,但你越在乎,你就會變得越執著、越深刻,不斷放大和錯位,給自己帶來無盡的痛苦。
那麼,影片中的陳桂林,是不是命運發生了變化呢?
如果他沒有做完剩下的工作,還在躲藏,我想他的命運軌跡就是,他只能在“黑暗”中度過餘生,無處安心,沒有解脫。 然而,最終,他真的可以生活在“陽光”之下,那麼他的命運就變了,他和睦相處了。 所以不管是醫生、女孩,還是最後乙個自殺信徒的母親,他們都是越過他的人。
很像陸智深的師傅智真長老在《水滸傳》中勝利歸來時說的話:“徒弟已經走了好幾年了,殺人放火還不容易?! 至此,陸大方才回過神來,他才從花僧變成了陸之深,才有了“聽潮圓,見信無聲”的背影。
因為在陳桂林和陸智深的眼中,殺人放火(用影片的話來說,“玩老百姓”)並不違反“天命”,他們的所作所為甚至被“當成理所當然”。
這也是我剛才說我們無處不在,我們都是陳桂林的原因,因為我們說的、做的、做的,在自己眼裡都是“理所當然”的,我們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斷自我理性、自我強化,最後活在“貪、恨、無知”裡。
因此,我們承擔著“貪恨”的後果,也承受著“貪恨”的痛苦。
但是,這個世界是有規律的,不管是因果法則還是緣起法則,都要有果。 只有人心與天命合一,我們才能真正安心。
而重生,不是成為“全新”的人,而是“失去我”,擺脫貪、恨、愚的三毒,擺脫虛妄和辨別的心,找回本心,這就是順天的命運!
寫在最後:
雖然覺悟是有情眾生所需要的,但大多數人選擇繼續沉浸在其中,而不是真正覺醒到自我理性化。
就像:你知道打孩子罵孩子是不對的,但面對孩子“調皮、不聽話、成績不理想、叛逆”等,你會選擇批評甚至責罵; 然後自我合理化為“這是為了孩子的利益”。
就像電影中一樣,精神社會的成員寧願被“處決”也不願離開。
重生需要勇氣,但不需要自我理性化,這才是乙個人命運的核心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