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經濟強國,日本曾經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石油消費國。 其煉油能力也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
新千年後,隨著中國和印度經濟的強勁崛起,日本的石油消費量已經回落到第四位。 日本的煉油能力在石油消費排名中也在下降,並且正在經歷一場重大潰敗。
日本煉油產量下降
從80年代到2010年的30年間,日本每年消耗石油超過2億噸。 1996年是日本石油消費的高峰期,達到每天570萬桶,約合285億噸。 日本從中東進口的石油以一級石油為主,運回中國後需要冶煉加工。 因此,日本這一時期的煉油能力也是世界第二,年煉油能力超過29億噸,僅次於美國。
所謂鼎盛時期,恰逢衰退的開始,由於人口和經濟的變化,日本的石油消費量自1996年以來逐年下降,年均下降近1。5%以上。 到2009年,日均消費量降至440萬桶,佔世界總消費量的5%1%,而同期煉油能力為480萬至500萬桶/日。
在接下來的十年裡,隨著石油消費的下降,日本的煉油能力萎縮。 在過去的2023年,日本的日石油消費量已降至每天330萬桶,不到中國消費量的四分之一。 緊隨其後的是日本石化煉油廠的連續關閉,僅在過去三年中
2021年底,三菱化學決定在未來幾年內退出石化和煤化工業務。
2022 年 1 月,日本最大的石油公司新日石油株式會社宣布,由於汽油需求下降,將於 2023 年 10 月左右關閉其位於日本西部的和歌山煉油廠。 在此之前,該煉油廠已經運營了80年。
2022 年 4 月,日本第二大石油公司出光興產株式會社計畫在 2023 年 3 月之前完全退出丙烯酸和丙烯酸丁酯 (BA) 生產,並將煉油能力削減 13%。
2022年4月,住友化學宣布,決定在2022年10月前退出己內醯胺業務,並關閉位於日本愛媛縣的生產基地。
目前,日本煉油廠數量已從過去的29家大幅減少到21家,總加工能力約為310萬桶/天,年煉油能力約為16億噸,幾乎比峰值減半。 這些煉油廠大多位於沿海地區,靠近主要港口,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提高了煉油效率。
與中國、南韓和印度等亞洲新建煉油廠相比,日本煉油廠規模較小,複雜程度較低,主要是為了滿足國內燃料需求而建造的,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不強。
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稱,日本對石油產品的需求預計將以每年2%的速度下降,相當於幾家大型綜合煉油廠的生產裝置被淘汰或終止,煉油行業將繼續萎縮。
與日本相比,中國的煉油總產能已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 我國石化工業在煉油、乙烯、甲醇、PTA等領域位居世界第一。
近年來,小型煉廠相繼淘汰,煉化一體化快速發展成為國內煉廠轉型的新趨勢。 中國已經是未來新增煉油能力最大的國家,預計未來三年將再增加8000萬噸煉油能力。 主要集中在鎮海煉化、玉龍煉化、大榭煉化、華錦煉化、谷雷煉化等專案。
資料顯示,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我國一流加工能力將超過98億噸,年加工能力676億噸,煉油產能利用率735%,年煉油能力是日本的6倍以上。 國內煉油企業以中石化、中石油為主,加上萬億市值巨頭中海油、中化、民營企業和外資等多元化實體,共有34家煉油廠,產能達1000萬噸。
據測算,2027-2028年前後,我國成品油消費量將達到峰值,隨著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中佔比的提高,我國煉油廠轉型增加化工原料產量已成為必然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