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法國近日出台了一項關於購買電動汽車補貼的新規定,該規定將根據汽車生產全過程的碳排放量來計算“環境評分”,以決定是否提供補貼。 不過,首批可以享受法國**補貼的電動車車型名單中,沒有一家中國企業,這意味著,如果法國消費者想購買中國電動汽車,但由於缺乏**補貼,他們可能會直接放棄中國電動汽車,轉而購買那些可能不如中國品牌的產品, 但有補貼,將嚴重打擊中國電動汽車在法國的銷售環境。
中國駐法國大使一針見血,稱電動汽車在使用過程中是零排放的,國產和進口新能源汽車都有權獲得購車補貼,中國不存在電動汽車碳排放超標的情況。 法國排擠中國電動汽車的歧視性新規定將刺激法國電動汽車製造業,但也會增加法國的碳排放。
顯然,法國的“環保牌”根本站不住腳,主要目的是針對中國電動汽車。
在目前的背景下,法國這樣做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擔心中國電動汽車會與法國國產電動汽車爭奪市場,畢竟歐盟現在也將對中國電動汽車展開反補貼調查,聲稱更便宜的中國電動汽車已經進入了他們的市場。
由於中國企業前期投資,加上中國強大的產業體系支撐,中國有軌電車品牌不僅技術成熟而且價格便宜,就拿去年來說,全球銷量超過1000萬輛的純電動汽車,中國製造佔比近60%,無論是法國還是歐盟,顯然都怕本土企業被中國企業“殲滅”。
二是轉移矛盾,目前,馬克龍已經深陷政治危機,**基礎也開始不穩固,如果不改變現狀,甚至可能直接被趕下台**,就像法國現在正面臨經濟危機、能源危機、移民糾紛和恐怖襲擊等議題, 近日法國也宣布撤出駐尼日駐軍,外媒甚至紛紛評論,這標誌著乙個時代的結束。所以法國人現在對馬克龍當局越來越不滿,他們的信任度越來越低。
馬克龍內閣的兩位部長最近因為不滿馬克龍的極端移民政策而辭職,這可以清楚地說明這一點,相比之下,法國極右翼政黨“國家**聯盟”的支援率不斷上公升,馬克龍甚至大喊自己不是“跛腳鴨”,沒有為極右翼上台鋪路, 而外媒《先鋒報》則認為,馬克龍即將迎來一場真正的潰敗。
除了限制中國電動汽車進入法國、保護本土企業外,馬克龍還可以在碳排放問題上詆毀中國,比如最近的金融風險敞口,德國在氣候峰會上要求中國支付更多的錢來補償發展中國家,因為中國是排放大國。 坦率地說,這些人沒有兌現自己的諾言,**的面孔來要求中國一步步為他們償還歷史債務?
但這是西方領導人的邏輯,每當他們陷入深重危機時,他們都會挑起外部爭端,以轉移國內焦點,早些時候法國動盪時,馬克龍還指責一家中國公司進行所謂的“宣傳暴力”。
馬克龍一直聲稱要帶領法國和歐洲走向獨立,現在看來,馬克龍不僅沒有這樣做,反而開始與大多數西方領導人站在一起。 俗話說,既然改變不了別人,那就跟著他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