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紀錄片的國畫冊價值已經深入人心。 紀錄片為國家和民族儲存影像檔案,不僅記錄當下可以感受和觸控的社會現實,也反映逐漸遙遠的歷史世界。 中華文化具有延續性、創新性、團結性、包容性、和平性特徵。 燕、黃後人的生活方式、精神信仰、審美意識、禮儀體系從何而來,為何如此?在越來越重視文化傳承和發展的新時代,迫切需要包括紀錄片在內的各種文藝作品來回應和回答這個問題。 近日播出的紀錄片《為什麼是中國》,由國家文物局、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上海市文物局支援,上海廣播電視台聯手製作,不僅是對“為什麼是中國”這一重大文化命題的回應, 也是海派紀錄片的又一創新之舉。
通過視訊講故事探索新領域,追溯中華文明的起源。
中國是歷史紀錄片的主要生產國,但涉及的時間區域仍然有限,很少有作品可以追溯到夏、商、周甚至更遙遠的古代,因為這不僅存在歷史文獻相對缺乏的問題,而且面臨視覺表現困難的制約。
《為何為中國》構建了從秦漢到夏商再到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之交的巨集偉風格,以非虛構的影像敘事方式,全方位講述中華大地上的文明史,系統追溯中國多元融合的根源、起源和發展。 在影視中創作早期中國簡史,展現“為什麼是中國”的深刻內涵,是擅長現實主義題材的海派紀錄片的一次里程碑式的創新和創作進步。
傳承以考古證據為基礎的紀實、模擬和修復精神。
海派紀錄片的標題始於20世紀90年代初,在以審美變遷、視角轉換為核心的當代中國新紀實運動中,上海電視台創作的一系列優秀作品引起了廣泛關注。 上海學派紀錄片倡導紀實主義精神,倡導通過參與觀察和跟蹤拍攝,以形式與聲音相結合的視訊敘事,呈現生命的原始生態,反映客觀事物的原始面貌。
如今,中外紀錄片在講述無法拍攝的古年時,一般都會引入戲劇美學手法進行表演。 《為什麼中國》也通過演繹手段建構了影像系統,但其中依然蘊含著海派紀錄片所倡導的紀實精神和現實性格,表現為敬畏歷史、尊重事實、追求基於考古證據的高精度、模擬修復。 創作團隊不滿足於大多數歷史紀錄片中大致相似的場景**,也沒有因為寫實的困難而轉向寫意呈現,而是緊緊依託與古代對話的關鍵媒介——文物,選擇經過艱苦的田野拍攝(3年230多分)和嚴謹的模擬修復創作, 用影象呈現中華文明搖籃期和童年的真實畫面。
《為什麼是中國》成立了強大的學術顧問團,基於“中華文明探索工程”和“考古中國”的重大研究成果進行影像建構,使作品具有紮實的文獻基礎和事實依據,體現在影片中的大量細節中。 除了代表性文物的展示外,幾乎每乙個模擬敘事場景都包含考古證據。
比如在《秦漢》一集中,胡哥出演了懸泉和司福紅一角,全身都是按照西漢兵馬俑製作的,甚至頭巾和帽子的方式也得到了證實。 這種考古重建是基於貫穿全片的細節,如器皿的擺放和陳列、服裝的造型和穿著、圖紙的繪畫風格等。 僅根據考古結果,就修復了2000多件服裝和3600多個道具。 這種模擬修復雖然在審美上與紀錄片拍攝不同,但創作精神是一樣的,積累的堅持最終可以形成強大的現實力量,擴散現實的魅力。
2024年1月26日,“為什麼是中國”展覽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行。 圖為觀眾在故宮博物院欣賞藏紅花山文化“玉龍”展品。 (*摘自中新社)。
注重微觀視角,用小人物代替大歷史書寫。
在《為什麼是中國》所展現的廣闊的史圖卷中,巨集觀視角是不可或缺的,但創作者也非常重視微觀視角的表達,將兩者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回顧上海電視台“紀錄片剪輯室”欄目開篇,定位為“追蹤改革大時代,講好人生小故事”,奠定了海派紀錄片聚焦普通人社會情境下的情感和命運的語境。 雖然如今海派紀錄片的題材與30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拓展,但這種創作精神和語境一直延續到今天。 《為什麼中國》往往用小敘事引出大敘事,以單個故事為切口,自然而然地代入到大歷史的寫作中,巨集觀與微觀的轉換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種散漫的文化和詩意的講述方式。
在以通史回顧為主的歷史文化紀錄片中,主角大多是皇帝和將軍、大師和儒家、傳奇人物,而普通人通常看不到。 在《為何為中國》中,除了顯赫之外,還有不少小人物,他們在自己的時代默默無聞,卻成為後世追溯歷史的嚮導。 比如漢代在絲綢之路上當過驛官的洪,在邊軍服役的轉,秦國的低階軍人兄弟黑府和靖,以及仰韶文化時期的西坡青年和凌家潭青年,都因漢簡官方文獻的出土而被後世發現或推測, 木製的家書、器皿和墓葬等,並能夠“看透物”,穿越時空向現代觀眾講述浩瀚的過去,表達思想和情感,描繪日常生活,與歷史連結。
《為什麼是中國》的微觀視角賦予了它不同於巨集大、崇高的歷史敘事風格,讓觀眾得以一窺不同歷史時期的世界,感受時代變遷中的個體生活。 該片導演甘超的職業生涯始於“紀錄片剪輯室”,雖然《為什麼中國》的審美形式和題材完全不同,但仍然閃耀著海派創作理念的火花。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為紀錄片創作提供了無窮無盡的資源寶庫。 用視覺手段發現和展示豐富的文化積澱,充分發揮紀錄片公共教育的功能,讓一代又一代人知道自己從哪裡來,了解自己的根源,增加自信心,是中國紀錄片創作者的責任和擔當。 對於具有濃厚城市烙印的海派紀錄片來說,也為可持續探索和創新開闢了廣闊的空間。
《為什麼中國》通過文物的精美展示、細緻的模擬修復、生動的敘事,將原本枯燥的考古資料活化成可觀的歷史場景,引發觀眾的共鳴、回味和反思。 這部電影為海派紀錄片的歷史題材創作開闢了新的領域,搭建了乙個閃亮的節點。 (完)。
由唐軍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