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在網上看到一位網友的留言:自從結婚以來,我唯一的假期就是我孩子的生日。 充滿嘲諷,有一種淡淡的失落感。 我們一直以為愛情可以豐富我們的生活,但我們卻不願意,有些人的婚姻讓生活更加平淡。 就像一碗水,不新增調味品,就會平淡無味。 許多婚姻的不幸始於對儀式感的遺忘。 婉婉和丈夫因為一束鮮花而離婚。 婉婉的老公是工程師,剛開始追婉婉的時候,他的方式很老套,要麼每天帶婉婉出去吃飯,要麼每隔一天送一束鮮花。 吊詭的是,婉婉結婚後,卻從未收到過丈夫送來的一束鮮花。 情人節、生日、結婚紀念日、該送花的日子,都被丈夫忽略了。 婉婉曾向丈夫抱怨說:“你結婚後為什麼不給我送花?丈夫只是淡淡的說:“都這麼熟了,你拿花幹什麼? ”
然而,有一天,婉婉無意中看到丈夫的手機上彈出了乙個鮮花訂單。 婉婉驚喜一跳,以為老公已經想通了,於是靜靜地等著鮮花送到門口。 但是一天過去了,鮮花還沒有送來。 傍晚丈夫去洗澡時,婉婉拿起丈夫的手機,發現花已經送到了另乙個女孩的手中。 村上春樹說:“儀式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沒有儀式感的婚姻就像一潭死水,毫無生氣。 既沒有什麼可期待的,也沒有即將到來的激情。 所以,感情再深,最強烈的愛,隨著時間的流逝,也會隨著儀式感的健忘而逐漸消失。 2024年10月,李勇的妻子夏溫的微博《永不失去我的愛》讓人們感到非常難過和遺憾。 悲痛的背後,我們發現李詠和哈文的愛情故事,是那麼的甜蜜和溫暖。 李勇和哈文在大學裡相識,確認關係後,兩人墜入愛河。 大學畢業後,李勇和河溫被分配到異地實習,異地戀開始了。 兩地分開後,李勇很想念哈文,於是堅持每天給哈文寫情書,還給哈文寄了手繪信封。 李勇一直堅持這個習慣,直到實習期結束。 實習回來後,李勇先去理髮店理髮,整理好自己後,又去買了鑽戒和99朵玫瑰,去見了Haven,向Haven示愛。 他們結婚十年後,哈文懷孕了,當他得知自己是準爸爸時,李勇不得不每天寫日記來表達自己當時的感受。 而李詠生病後,哈文還要每天在微博上發乙個“早晨”,表達對丈夫的愛和留戀。
林萬陽說:儀式感就是讓我們對愛有感悟,用心去感知世界。 李勇和河溫的愛情,讓儀式感不僅限於口頭上的“我愛你”,更一點一點地落實到生活的習慣中。 就像一碗粗茶和淡公尺飯的紅燒肉,白公尺粥的conpoy,以及一勺不經意間新鮮的。 融化在生活中的瑣碎,是你給我最深情的告白,也是你給我的最極端的浪漫。 有一期“奇妙的諺語”在爭論這個話題:婚禮真的有必要嗎?黃磊的回答是:“我有兩個女兒,如果有一天男人告訴我女兒沒有婚禮,我會告訴我女兒不要嫁給他。 ”婚禮是一種神聖的儀式。
不是說你穿不起高階定製婚紗,租不起高階場地,看不起戴高檔戒指,只關乎“我願意”。 我願意住在你為我設定的這座牢籠裡,我願意牽著你的手,陪你一輩子。 爸爸媽媽那一代人結婚時基本不拍婚紗照。 我記得在我上小學的時候,鄰居的阿姨從街邊的一家婚紗攝影店給我帶來了一張傳單,試圖說服我的父母拍婚紗照。 街坊裡其他幾位阿姨聽說後,都開玩笑說:“都是老夫妻,拍什麼婚紗照。 但是我母親印象很深刻,所以她告訴了我父親。 爸爸立刻對媽媽說:“如果你喜歡,我們當然要拍。 我以前沒錢,所以對你不好,但現在我有了本事,我會陪你慢慢彌補。 “事實證明,儀式感可以遲到,但不可能缺席。 因為,無論乙個人多大年紀,總有一天公主和王子會回來。 生活雖然枯燥,但屬於兩個人的儀式感,足以溫暖兩顆心,值得一輩子銘記。 《小王子》中有一段對話,狐狸說:“你最好每天在同一時間來。 小王子問:“為什麼?狐狸說:“你下午四點鐘來,從三點鐘開始,我就開始感到高興了。 時間越近,我就越快樂。 四點鐘,我會坐立不安;我會找到幸福的代價。 但如果你隨時來,我不知道我什麼時候會為我做好準備。 應該有一定的儀式。 ”“儀式,就是讓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讓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為什麼生活需要儀式感?我真的很喜歡搜狗百科上給出的答案。 它說:儀式感提醒我們,其實除了生活,還有詩意和距離。 儀式感不僅是婚姻的調味品,也是婚姻的新鮮感。 是平凡婚姻生活中的一抹色彩,是時間縫隙中的一縷曙光。 正是有了儀式感,生活才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
人生跌宕起伏,歲月不驚心動魄。 願你餘生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