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資料局印發《“資料要素”三年行動計畫(2024-2024年)(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行動計畫》),繪製“任務書”,發揮資料要素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構建以資料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建設圖”,為資料要素推動高質量發展尋找“金鑰匙”。 也許,這正是“資料元素”應該是什麼樣子。 作為國家資料局的“先發制人”,《行動計畫》無疑被寄予厚望。 當前,資料要素仍面臨場景發布不足、資料供給不足、流通機制不暢等難點。 因此,亟需加快破解資料要素“急、難、期待”,杜絕資料要素“飛天飛”現象,將資料要素與示範性強、知名度高、帶動廣的典型應用場景深度融合。 如何倍增資料要素,創造新的動能,已成為亟待解決的時代問題。
堅持誠信與創新並重,讓資料流成為新的價值。 資料要素是繼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之後的生產要素大家庭的“新成員”,推動各經濟社會領域數位化轉型走上快車道。 據國家工業資訊保安發展研究中心測算,2024年資料要素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和貢獻度分別為147% 和 083個百分點。 與傳統生產要素相比,資料要素的獨特魅力可見一斑。 要進一步發揮資料要素的“神幫”作用,就要深刻認識資料要素的催化作用,以資料流為牽引,打通物資、人才、技術、資金的流動,大幅度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和經濟社會執行效率。 同時,要堅決吃“改革大飯”。 打好“資料卡”,沒有即插即用的靈丹妙藥,簡單的“要麼接受,要麼放棄”的學說無疑會導致消化不良。 立足我國國情和經濟社會發展現狀,探索資料要素賦能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打好資料要素“改革棋”,讓資料破圈,讓業務跨界,加快打破阻礙資料要素活力釋放的各類壁壘,真正將源源不斷的資料轉化為賦能高質量發展的價值流。
堅持融合與孵化並重,讓資料流孕育新模式。 2024年,中國正式接入世界網際網絡,大資料加速全面推廣和滲透到經濟社會各個領域,萬物皆可數位化連線,成為現實。 根據《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2024年,我國大資料產業規模將達到157萬億元,同比增長18%;資料輸出達到81ZB,同比增長227%,佔105%。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本土資料發展報告》顯示,資料要素供需平均匹配度僅為040。由於缺乏強大的頂層設計和行動路線,大量資料資源深藏於閨房之中,更不用說與場景應用深度融合了。 資料的生命力在於流動。 深挖資料要素“金礦”,要加快實現從資源利用、資本化到資本化的“三步走”,真正做到資料流動落地。 首先是找出資料背景,實現資料資源。 加快將資料要素挖掘納入各級各類部門“職責清單”,根據場景需求推動資料共享開放成為新常態。 二是探索構建資料要素資產化體系。 一方面要探索資料納入的新模式,推動資料資源納入財務報表,另一方面實現資料的整合,將資料要素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GDP統計核算,為做大“資料財富蛋糕”打下堅實的基礎, 更好更強。三是加快資料要素市場化配置。 例如,數字商模型是乙個很好的“試金石”。 此外,《行動計畫》提出了12項重點規劃,既是資料要素發揮賦能作用、保持活力的“生命線”,也是深化落實資料資源權屬、資料處理使用權、資料產品管理權等“三權”分離改革措施的“孵化器”, 為進一步探索資料評估、質押、融資等新型流通模式提供了無比肥沃的實踐土壤。
堅持活力與秩序並重,讓資料流動賦能新格局。 沒有規則。 為了充分利用資料要素,必須有制度保障。 一是探索資料產權的“試驗田”。 資料產權是適應當代數字經濟發展要求的新興經濟理念,要以資料產權為抓手並取得突破,努力探索區域性,做到首篇、首篇文章,將改革“試驗場”深化為“示範場”, 從而盡快破解資料產權這一最難的硬骨頭。二是築牢資料要素“安全線”。 圍繞發展與安全雙輪驅動,以大局為導向,不僅要不斷催生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更要構建可信可控的數字安全屏障,讓資料要素在穩定、有序、 開放和共享的環境。三是消除資料跨境流動的“障礙”。 開放性是資料要素的天然屬性,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全國統一的資料要素市場;另一方面,要加快資料要素“出海”步伐,不斷擴大資料要素朋友圈,在有序推進資料跨境流通、資料要素暢通雙迴圈中,繼續發揮資料要素放大、疊加、倍增作用, 從而不斷將我國資料基礎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新優勢。
作者:翟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系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