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智慧型時代,企業行銷並不難,但要想做好行銷,卻因為數位化時代而變得不容易。
網際網絡並不缺乏流量,但使用者參與度正在被各種平台稀釋,這使得吸引使用者的注意力變得越來越具有挑戰性。 從傳統入口網站到移動資訊再到短平台,渠道變化只是基礎,使用者受到渠道的影響,他們的需求和興趣變得更加多樣化,廣告商或品牌的需求也在發生變化,每天都在發生。
可以說,營銷的核心競爭力是“應對變化”,衡量每一天甚至每分秒,縱向是對單個使用者需求的挖掘,橫向是對最新熱點跟蹤和平台規則的深入了解。
針對這兩個痛點,如今的大模型和相關技術路線都可以很好的解決。 從技術角度來看,生成式大模型提高了資料分析和材料輸出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與大模型配合的AI智慧型體具有獨立理解、計畫和執行複雜任務的能力。
簡單來說,智慧型體可以獨立完成任務,具有適應複雜場景問題的能力和解決複雜問題的優勢,這是在大模型上增加的一層buff。
今年下半年,360發布了以360智腦模型為驅動的360智慧型營銷雲,率先採用坐席模式,整合企業知識庫。 在360智慧型營銷雲下,AI數字人、AI數字員工、360智慧型塗裝等產品也相繼亮相。
新營銷時代的玩法或許可以從360智慧型營銷雲開始。
今年,各大廠商之爭已不是什麼新聞,以ChatGPT為目標,國內科技公司紛紛追趕其AI成果,致力於不斷縮小與ChatGPT的差距。
但是,底層大型模型之間的技術差異有多大?這些差異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人工智慧服務的有效性?這一系列問題在突如其來的AI內捲中被忽略了。
360集團副總裁兼商業化總裁黃健在與36氪的交流中表示,現階段,就整個大模型的技術路線而言,大家之間並沒有太大的差異,那麼最終的差異如何體現呢?在應用層面,大模型要解決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場景需求,是未來最大的區別。
黃健,360集團副總裁兼商業化總裁。
大家都知道大模式是未來,但誰真正在垂直行業先落實新技術,誰才是最後的競爭,而後者不僅需要技術能力,還需要技術與業務相結合的能力。 360的經驗是,只有經過一次行業之旅,才能真正體會到“大模特大賽的勝出分數才是最好的”。
據黃健介紹,剛開始,當GPT風潮席捲全國時,大家都一頭紮進了大模型技術的競爭中,為了刷大模型的分數,在引數、資料量、算力、訓練和學習的過程中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和時間,“但後來, 我們發現,一般大模型本身的差距不會太大。 ”
尤其是下半年很多大模型開源後,360團隊發現,單純增加大模型的規模並不能實現效率提公升的真正價值,真正有意義的是垂直場景的差距。
還有更多腳踏實地的試錯,幫助360了解大模型和行業。 比如一開始,在應用層,360團隊也會龐大而完整,“我們認為使用者需求非常不同,所以一定要'多'做。 但做完之後,我才意識到,用力過猛會導致很多需求點無法穿透。 ”
黃健意識到,通用大模型在垂直場景下的推理和生成能力不容小覷,通用大模型與具體行業應用之間還存在較大差距。
今年6月,周巨集義指出,垂直模式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真正的價值在於讓大模式從“萬事通”向“萬事通”、“產業、企業”轉變。
基於這些經驗,360迅速調整策略,從做多到做精,從聚焦底層到聚焦應用,最終的初步成果是360智慧型營銷雲。
360智慧型營銷雲首創的“大模型+企業知識庫+坐席”解決方案是大模型應用的關鍵壁壘。 智慧型體模式讓大模型不僅能將人的意圖識別為“大腦”,智慧型思考和分解任務,還能長出“手腳”,自動使用工具,呼叫各種API,執行任務,解決問題,達到目標結果,成為通用智慧型體系統。
360智慧型營銷雲依託大模型能力、知識庫訓練能力、坐席工作室、數字人等技術支撐,陸續推出AI數字人、AI數字員工、360智慧型繪畫等產品,利用AIGC賦能營銷全環節。
之所以選擇營銷行業率先將大模型商業化,是由其背後的行業屬性決定的。
與其他行業相比,營銷行業呈現出碎片化、變化快、個性化程度高的特點,所謂“千人千面”營銷是人工智慧最初應用的結果,但同時,問題在於人工智慧等高科技營銷不再具有包容性, 在中小企業營銷業務面前豎起了很高的門檻。
成本高、資訊化能力不足、耗時長,都是中小企業在營銷上難以承受的壓力。
過去,廣告受限於優化人員的知識和經驗,但大模型可以合規封裝,你只需要告訴大模型乙個最終目標,它就會幫助你獲取流量,生成廣告相關的元素進行投放。 事實上,在演算法、材質和平台運營層面,都可以用大模型進行改造。 “黃健說。
據黃健介紹,每天的小紅書種草文章是很多生態服務商頭疼的問題。 “我最近和小紅書生態夥伴溝通,他們的痛點不是後續結果,而是先幫他們解決與品牌的溝通問題。 就在溝通需求的步驟中,許多服務商因為不了解品牌的異想天開的想法而落敗。 ”
在深入洞察營銷痛點後,360智慧型營銷雲已幫助眾多品牌實現營銷變革。 例如,海盜蝦公尺是國內首家將AIGC應用於餐飲行業新產品開發全過程的案例。
按照一般的食品飲料新產品開發流程,通常需要經過七個步驟:需求收集、內部研發、產品內部測試、產品工廠版、工廠版內部測試、單店測試和全店推廣。 但是,在AIGC的支援下,整個流程大大減少,效率也大大提高。
具體來說,AIGC如何賦能新產品開發步驟?
首先,第一步是解決品類需求。 在沒有專業資料分析師的情況下,決策費時費力,利用360AI數位化員工構建企業知識庫,打造行業專家工作流程,確立AI產品經理在餐飲行業的角色,快速閱讀海量行業報告和品牌管理資料,輸出有合理證據的新產品品類建議。
其次,解決口味需求。 過去,對於“是西紅柿還是黑胡椒”的問題,大多採用內部投票和盲測經驗,測試周期長,成本高,但現在不需要實際拍攝,通過360智慧型繪畫(AI原始圖片工具),可以生成不同口味的菜品材料, 借助360作為強大的流量優勢的營銷平台,以360PC鎖屏圖報作為口味偏好測試的位置,不僅擴大了測試樣本量,還降低了測試成本。
針對單店檢測需求,海盜蝦公尺通過360AI數字人+大模型的方式,基於不同知識庫的學習和培訓,打造了船長的角色IP,代替品牌創始人,承擔了培訓講師、迎賓店長、專屬客服、私人營養師等多重角色。
最後,為了解決全店推廣成本高、推廣手段單一的問題,海盜蝦公尺利用360AI數字員工、360智化(AI地圖工具)等產品組合,輔助品牌的社交媒體運營,文案人均單日產出從3個提公升到50+, 而小紅書公眾號評論的互動率提公升了89%。
視角收斂到360內部,基於360智慧型大腦的大型模型生態,從上到下重構了360的整體業務和產品。
這個創新的AI平台不僅繼承了PC時代360的積累,也推動了整個集團的業務轉型公升級。
過去,360在PC時代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資料,這些資源和成果為360大機型的研發提供了寶貴的養分。 360模式對這些資源進行深度整合和優化,形成更全面、更高效的技術體系。 在這個過程中,AI技術不斷放大PC相關場景的優勢,360的原創產品和資料也為大模型的訓練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在使用者端,360智慧型大腦已全面對接360搜尋、360安全瀏覽器等全端產品。 在企業端,360智慧型營銷平台360眼球也進行了全面公升級。
大模式對整體業務的全面公升級體現在“一技多用”上,這意味著過去業務的商業化效率將呈指數級提公升。
360ai數字人就是最好的例證。 在大型模型的驅動下,數字人類可以應用於許多不同的行業,以實現商業價值的最大化。 據介紹,與其他數字人不同,360 AI數字人可以通過呼叫搜尋和瀏覽器來獲取最新知識,還可以通過私人知識庫通過大模型加強對事實的認知,甚至每天都會學習熱搜內容。
黃健透露,360AI數字人是目前最受客戶歡迎的產品之一,今年上半年,360智慧型營銷雲的營收已經達到數千萬元。
從橫向來看,當其他大廠商還在為商業化問題苦苦掙扎時,360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落地效果,這是360過去產品積累和大型模型技術共同作用的結果。 談及360在大模型商業化方面的優勢時,黃健表示:“360大模型快速進入的場景都是現成的,大模型第一應用位置的場景覆蓋率和市場占有率也是最高的。 ”
AI的浪潮席捲而來,但比起仰望星空、追求技術突破,或許在行業應用上做深做透徹的底層技術,更是回饋底層技術。 360是第乙個將大型模型商業化的城市,而這僅僅是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