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大公尺聞名的糧食主產縣黑龍江省慶安縣,在堅持不懈地追求糧食生產的同時,借助生態優勢,努力在大公尺的“高品質”和“安全”上大做文章,延伸產業鏈,構建品牌產業體系。 綠色農業、科技農業、優質農業、品牌農業成為青安縣高質量發展的新坐標。
糧食大產縣的“飯碗觀”
畝產1320斤,比我的還多“青安縣芝罘鄉興隆村,大水稻種植者冷有義一遇人就會'吹'。 作為種水“老手”,冷友義經歷了從每畝五六百斤到現在1300多斤的飛躍,經歷了幾十年水稻種植方式的變遷,見證了青安縣糧食產量從20年前的12億斤到現在的24億斤的突破。
青安縣地處小興安嶺與松嫩平原交匯處,九江交匯,擁有冷黑土耕地284萬畝。 擁有100年水稻種植歷史的青安縣是12年總產量4億斤,位居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
科技應用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是青安縣糧食產量持續增長的兩大寶藏。
近年來,青安縣推廣應用水稻超早碗育種、碗栽培、稻鴨共育、節水可控灌溉、無人機綠色防治等技術,同時融合推廣無人機施肥、植保立體化生產管理模式,結合農業物聯網,農業生產力不斷提高。
我們已建成170萬畝高標準農田。 青安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鄭彥偉表示,2024年青安縣將成為國家水系聯通和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 再過幾年,青安縣所有的耕地將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
中國的飯碗不僅要吃飽,而且要安全、優質。 青安縣委書記邱文輝認為,綠色農業、優質農業是青安縣經濟發展中要抓的牛鼻子。
近年來,青安縣不斷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和標準體系建設,堅持肥料、藥品、新增劑的管控,嚴把農產品的環境安全和安全生產關,著力加強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 在青安縣智慧農業綜合服務平台中,全縣農資經銷商門店192家,種子、化肥、農藥等得到有效監管。 縣、鄉鎮農藥廢棄物站的建立,農業包裝廢棄物處理率達85%以上,全縣農產品抽檢合格率連年穩定在99%以上。
從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到國家綠色食品A級水稻生產基地、中國好糧油示範縣,青安縣糧食品質不斷邁上新台階。 2024年10月,青安縣被農業農村部授予“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稱號。
舊縣城的新名片。
有了優質安全的農產品,構建產業體系也提上了日程。
圍繞青安大公尺的品牌建設並沒有停止,青安大公尺不僅是一張老名片,更是我們想要關注的一張新名片。 慶安縣縣長穆海軍說。
20世紀90年代,青安在北京召開了一流的宣傳推介會,邁出了打造青安大公尺品牌的第一步。
2024年,“青安公尺”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評為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024年通過農業農村部地理標誌註冊認證。 “慶安大公尺”還榮獲“中國十大區域公共大公尺品牌”、“中國十大美味大公尺”等多項殊榮。 如今,青安大公尺品牌價值已突破127億元,位列2024年全國區域品牌價值第21位、大公尺品類第2位。
在青安縣,北特食品負責人廖洪波正在兩條公尺粉生產線上來回檢查。 貝特食品生產的自熱公尺飯和蒸豬肉公尺粉以青安公尺為原料,暢銷兩湖、廣州、江蘇、浙江、上海等地。 談及自己為什麼來青安投資建廠,來自四川的廖洪波指著包裝袋上的三行說,因為青安大公尺是“三零公尺”:化肥零殘留、農藥零殘留、重金屬零殘留。 “本來火鍋底是給公司員工用的,現在改成了青安公尺。 廖洪波說。
為延伸大公尺產業鏈,提公升價值鏈,青安縣成立了品牌辦公室,由縣委書記、縣長領導,為產業發展提供服務。 公司以此為契機,發展了公尺宴、年糕、公尺糠油、方便公尺飯、釀酒、稻殼發電等產業,年產值1億元以上。
青安縣市場龍頭,企業自發組建大公尺產業聯盟,68家企業利用“青安大公尺”地理標誌形成核心競爭力。 目前,青安縣擁有3家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東河金谷、博林鑫也進入全國“50強”大公尺加工企業,年儲存大公尺388萬噸,加工能力300萬噸。
青安縣工商聯主席趙寶林介紹,為提公升青安大公尺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青安縣企業緊盯市場需求,不斷打造優品,形成了“區域公眾品牌+企業品牌+農產品品牌”的品牌體系。
青安縣還積極承辦中國農民豐收節,舉辦綠公尺文化節,參加國內外各類展會和銷售活動,通過持續舉辦節慶、參會等方式拓展線上線下銷售渠道。 今年,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決定在青安建設國際大公尺品牌中心。
隨著品牌農業、品牌企業的集群化發展,青安縣“強稻弱稻”的產業困境也得到了解決。
小縣城的大“籌碼”
進入冬季,青安遠盛和寒稻技術研究中心依舊忙碌,公司向海南發來大量種子,進入嘉代育種的關鍵期,公司董事長李敏繼續與一線技術人員商討方案。
2024年,以釀酒師出身的李敏,為了改變青安優質低產水稻種子的現狀,開啟了漫長的水稻育種研究之路。 2024年,她將釀造收入全部押注,建成了全國首個民營企業院士工作站。
種子為近端雜交種,穩定性快,但品種優勢不突出。 只有遠緣雜交種的種子比較突出,但穩定緩慢,需要六到七代才能穩定下來。 李敏說,他們這次培育的種子是與保加利亞種子雜交的“混交”品種,所以需要在冬天去海南繁殖。
青安縣的種子研究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了。 一位名叫郭彥文的農業科學家多年來致力於育種和科研工作,他創辦了北綠洲水稻研究所,培育出乙個又乙個水稻新品種,在省內廣為流傳。
如果你躺在乙個高質量的品種上,不改進和創新,你遲早會被市場淘汰。 在種子生產方面,我們一直在不斷創新,堅持走種業創新之路,在小縣城創大晶元。 青安縣農業推廣中心主任范軍表示,青安縣地處全省第二、第三積累溫帶,打造優質水稻品種成為青安人多年來的夢想。
今年的試種表明,我們最新的水稻品種X56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畝產660公斤,水稻產量63%,每畝產值近3200元。 李敏一邊向記者展示公尺穗一邊說:“有商家剛剛下單了600萬斤x56公尺,但我們的大公尺還沒種好。 ”
目前,青安縣已積累遠距離雜交水稻種質資源8000餘種,先後批准推廣水稻新品種57個,每年推出3-5個新品種,種子育種面積10萬畝以上,打破了種子優質低產、高產低品質的迴圈。
2024年2月,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公布“全國種子生產縣”名單,青安縣名列前茅。
大“籌碼”將為小縣城高質量發展增添無窮動力。 (記者程子龍 遂華報道)。
責任編輯: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