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是《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以下簡稱《昆明-蒙特婁框架》)通過一週年的日子。 主席團注意到,不久前,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COP28)期間,中國再次宣布將牽頭發起“坤盟框架”實施倡議,推動“坤盟框架”全面實施。
在《鯤夢框架》一週年之際討論海洋保護的話題很有意思。 近日,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張杰慶在2024年海洋保護區監測與評估研討會上發表講話時表示,“坤盟框架”提出的“海洋30”目標要求到2024年至少30%的海岸帶和海域得到有效保護。
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張杰清致辭。
當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還存在保護效果不足、科研成果轉化應用不足、處理保護與開發矛盾措施不足等問題。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自然保護地管理司副司長於輝坦言,“解決這些困難和問題,需要凝聚智慧和力量,凝聚共識,攜手共進。 ”
海洋保護區是有效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的重要舉措。 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長王宗齡表示,中國也高度重視通過建立海洋保護區(MPA)來保護海洋瀕危物種、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自然遺產等海洋資源。 同時,海洋保護區(MPAs)在數量和質量上的保護效果也受到高度重視。
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長王宗齡致辭。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會議的主題聚焦於海洋保育成效評價這一主題。 幾位專家認為,監測和評估是衡量海洋保護區有效性和改進管理措施的重要過程。
建議建立五個海洋國家公園,以保護和恢復海洋生態系統
2024年,中共辦公廳印發《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要求加強對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的監督評估:落實最嚴格的生態環保制度,加強監測、 對自然保護區進行考核、評估、執法、監督,形成制度完善、監督有力的一整套監督管理體系。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自然保護區管理司副司長於輝指出,目前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區體系已取得初步成效,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國家公園由制度性試點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保護工作持續完善;二是全面推進自然保護區整合優化,各類自然保護區保護海域面積將達到近10萬平方公里三是加快自然保護區立法體系建設四是繼續加強對自然保護區的監測和監管。
據介紹,2024年9月,首批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五大國家公園正式建立。 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得到整體保護,藏羚羊種群已恢復到7萬多隻。 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著70%以上的野生大熊貓,並將13條生態廊道與當地種群連線起來。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虎豹種群數量持續增加,東北虎50餘只,東北豹60餘只,海南熱帶雨林雨林生境持續改善,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已恢復至6組37只。 武夷山國家公園已發現17個新物種。
2024年12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國家公園空間布局規劃》。將我國自然生態系統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最典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納入國家公園體系,遴選出49個國家公園候選區(含5個正式設立的國家公園),其中陸地面積44個,陸地和海洋面積2個,海域3個, 總面積約110萬平方公里。其中,規劃將兩地海域、三海域劃為國家公園,成為未來海洋自然保護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許多專家認為,以國家公園為核心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對我國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海洋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具有重要意義。
過度捕撈、海洋垃圾汙染等正在威脅海洋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推進自然保護區改革的過程中,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仍是短板和薄弱環節。 餘輝指出,當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還存在保護效果不足、科研成果轉化應用不足、保護與開發矛盾處理措施不足等問題。
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趙琳琳也指出,海洋保護區的基礎管理和保護設施與陸地自然保護區相比略顯不足,主要是因為大部分海洋保護區沒有管理保護辦公樓、管理和保護設施, 船舶等裝置,無法對海洋保護區進行有效管理和照護,部分海洋保護區基礎設施和管理條件相對落後。
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趙琳琳致辭。
海洋面臨的汙染和其他挑戰已不容忽視。 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駐北京首席代表張杰清列舉了過度捕撈、海洋垃圾汙染和氣候變化等對海洋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構成嚴重威脅的例子。
這就是為什麼在去年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上,我們制定了非常雄心勃勃的海洋保護目標,“張杰慶說,並指出《坤盟框架》中提出的海洋3030目標要求到2024年至少30%的海岸帶和海洋區域得到有效保護。
圍繞這個目標,核心是如何為人與自然共同發展構建更好的空間,實現平衡。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偉表示,重點應放在保護區的現狀和保護區內生物多樣性的變化上。 “例如,就現狀而言,我們需要解決三個關鍵的科學問題,即保護區目前有多少物種受到保護,保護區的代表性如何,以及我們下一步需要加強保護的地方。 ”
王偉,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王偉建議,要開展多目標協同空間優化布局,提公升品質和連通性綜合考慮生物多樣性保護現狀與變化,進一步完善管理措施與保護成效的關係在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和可持續發展目標之間取得平衡。
監測和評估可以反映諸如對海洋保護區受保護物件的直接威脅等資訊
在海洋保護中,監測和評估可以說是衡量海洋保護區建設成果的重要過程,也是完善管理措施的必要過程。 這也是本次會議許多專家的共識,也是本次會議的主題之一。
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長王宗齡強調,實踐表明,評估結果能夠準確反映海洋保護區(MPAs)內保護物件面臨的直接威脅、生態環境的變化趨勢、管理方案和目標是否實現。 保護和管理措施是否有效,以便更好地開展動態調整和適應性管理,促進海洋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的有效保護。
海洋保護區(MPAs)是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避難所,在世界範圍內有明顯的大規模趨勢。 趙琳琳指出,根據監測資料,全球統計資料顯示,儘管保護區數量和面積不斷增加,但生物多樣性卻急劇下降。 因此,自然保護地的發展不僅要注重數量的提高,還要注重建設和管理的質量。 需要一種科學的、定量的評價方法來判斷其管理和建設。 根據現有評估結果,國內海洋保護區覆蓋了大部分沿海物種生境,需要對重要物種的關鍵生境進行評估。 他建議,今後應擴大國家管轄水域外的保護區域,加強對近海海洋保護區的管理和保護。
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學院副研究員曾聰認為,對海洋保護區管理成效的綜合評估需要了解當前管理實踐與總體目標之間的差距,從而改善管理行為,提高保護區的有效性。 該小組使用改編自METT框架的評估方法,得出結論認為,基於公開資訊的管理有效性評估工具是可行的。海洋保護區建立的時間越長,經濟投資越多,保護效果就越好。 他建議,要實行分類管理,增加相關支出,吸取經驗教訓並分享,兼顧經濟發展和保護。
曾聰,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學院副研究員。
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高向剛分享了典型海洋哺乳動物的監測和研究方法,並以分布在我國黃海和渤海的斑海豹為例,詳細介紹了在海豹保護區開展的監測和研究成果。 他說,目前我國海域斑海豹種群數量約為2000只,近年來的監測結果顯示,斑海豹種群數量呈增長趨勢。 斑海豹等海洋哺乳動物面臨的主要威脅包括全球氣候變化和漁業種群下降。 未來,重點提公升養殖地和自然保護地智慧型監測系統的覆蓋面和能力水平。
高向剛,遼寧省海洋與水產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作者:南都記者 王偉 北京
照片由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