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打好基礎,廣度和深度並重
學習中醫基礎知識是從事中醫藥工作的基本要求,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不能勝任自己的工作,更不能在自己的專業上有所作為。 要建好樓,首先要打好地基,地基不好,樓就建不好。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有成就的中醫工作者或專家,就必須像蓋樓一樣打好基礎。 只有打下堅實的基礎,才能取得豐碩的成果。
如何打好基礎?我認為,拓寬和深化要並重。 所謂廣度,就是廣泛而全面地學習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 所謂深化,就是在廣泛學習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對某一方面或某一課題進行深入研究。 廣度是基礎是深化的條件,只有廣知多識廣,才能回歸契約,繼續深化。 深化就是發展它是一種廣泛的驅動力,只有深化,才能促進新知識的學習,擴大知識的廣度。
2.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
任何學科的研究都必須與理論和實踐相聯絡,中醫研究也不例外。 中醫理論源於臨床實踐,指導臨床實踐,進而檢驗中醫理論,進一步深化和完善中醫理論。 如果理論脫離實踐,就會成為空洞無用的理論,沒有理論的指導,實踐就無法擺脫盲目,取得最好的效果。 如果只關注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忽視臨床實踐,久而久之,必然會造成理論脫離實踐,成為只會背誦文章,不能診治疾病的空話家。 顧雲的“熟悉王書和,還不如多點證書”,就是對這種空話的嘲弄。 相反,如果只注重臨床實踐,不注重理論研究,即使能開幾張處方,對付幾個病人,知識也比較膚淺,治療效果也不會提高。 因此,理論的學習和反覆實踐是學習的兩個方面,乙個是不可缺少的。
3、勤於做,積累資訊
做學習要積累資訊,把握學科趨勢,古往今來也不例外。 乙個人的記憶力是有限的,即使是非常聰明的人,也難免會忘記所見所聞,只有手工複製的資訊才能儲存很長時間。 因此,我最提倡手工積累材料。 當年,我在編纂《中華本草》講義時,閱讀並摘錄了大量資料,至今仍儲存完好。 你手頭的資訊越多,開始學習就越容易。 平日裡,你應該多去圖書館,多讀書,多上網,多收集資料。 將您看到或聽到的資訊簡明扼要地轉錄到卡片中,將它們儲存在不同的類別中,並詳細記下作者、標題和來源,以便於參考。 資料的積累應該同時進行,乙個不應該偏袒另乙個,尤其是最近的資料。 由於現代中醫藥研究的飛速發展,如果不收集新的資訊,把握學科發展的新趨勢,就無法做好各項工作。 當然,資料的收集不可能也不可能是詳盡無遺的,需要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或工作需要來重點抓。
四、分析文獻,從原石中提煉精華
中醫藥源遠流長,雖然文獻浩瀚如煙海,但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難免存在精渣混雜要認真分析、批判傳承,取其精華,除渣滓。 以中醫為例,自漢代《神農本草》以來,歷朝醫生不斷對其進行補充和修訂。 時至今日,《本草》文學中汗水滿流,難免混雜著糟粕。 就藥用性質論而言,古人經常用陰陽理論、五行理論、稟賦理論、大象數學理論和運氣理論來解釋藥性。例如,在藥性上,溫為陽,冷為陰;以陽贏陰,以陰贏陽;以陽補陽,以陰補陰;以及新三、酸、苦、鹹、軟、甜、慢,即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對藥性的解釋是正確和確定的。 將五味、五色、五臟結合起來來討論藥物的療效是值得商榷的。
五、取長補短,刻意創新
在中醫藥發展的漫長歷史中,由於歷史條件和認識水平的限制,形成了各種學術流派。 每個學術學院和每個學院的每位著名學者都有自己獨特的學術觀點和臨床經驗如傷寒學派、溫病學派、金元四大家族等。在我看來,這些鮮明的學術觀點和臨床經驗,既是人類不斷認識自身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的總結,也是人類在疾病防治方面經驗的總結既是前人智慧的結晶,也是中醫藥的豐富和發展。 仔細閱讀他們的學術著作,研究他們的學術思想和獨特的臨床經驗,吸收每個家庭的長處,不僅是不斷完善他們的學術思想、提高專業水平的捷徑;也是做好中醫藥研究的前提,是寫書論的基礎。
在繼承前人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的同時,我們不能忽視發展和創新。 傳承是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發展創新是傳承的目的和歸宿。 一門科學只有不斷發展創新,才有生命力。 所以我不僅重視傳統醫學知識的批判性傳承,而且注重現代醫學知識的研究和吸收,特別是運用現代科學方法和手段對中醫藥進行組織、研究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