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讓我們明確一點在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鐵飯碗。
所謂鐵飯碗,大多只是一些相對比較穩定的職業的昵稱。
比如說,2024年來,官員的職業被認為是非常穩定的,對吧?可你有沒有想過,曾經的天子和臣子,當王朝更迭時,曾經的那批官員不下崗該下崗,被無情拋棄的人直接被拋棄。
我想,明末清初,有多少明朝高三為了生存,不得不剃光頭、換臉入清朝廷,也算是換了工作。
所以回到國企,近年來,就業市場掀起了一股“國企熱”,很多曾經在民企工作的同學,為了更穩定的工作都跑到了國企,很多沒有考上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同學也退居二選一的國企。
國企真的有那麼香嗎?
顯然不是。 因為這些跑到國企的人,目前只看到了國企的好,雖然掀起了“國企熱”,卻忘記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國企的“裁員潮”。
也就是說,國有企業不能叫鐵飯碗。
不難理解,國有企業是國有企業的簡稱,雖然是國有企業,但本質畢竟是企業,既然是企業,就要按照市場化來經營,而所謂市場化,不光是工作能高有低,關鍵是人員也要能進能出。
如果所有國有企業都只進不產人,國有企業還能叫國有企業嗎?國有企業如何提高市場競爭力?
另外,經常聽到有人提到有人去國企,有國有企業機構,這本身就是錯誤的,因為在我國,除了公務員和職業的設立,沒有其他職業有所謂的機構。
國有企業的設立,說白了,就是國有企業的正式員工。 對於國有企業的正式員工,標準職稱應為國有企業的全職合同工,這主要是為了區別於勞務派遣合同和臨時用工合同。
很多人認為國有企業是穩定的,唯一能說的是,國有企業的專職合同工確實比較穩定,第一次籤三年合同,第二次籤五到八年,第三次籤無限期合同。
而且沒有固定期限,可能真的沒有截止日期,可能真的很穩定,但請注意三個字:不固定。
如果它沒有修復,則意味著它不是 100% 穩定的。
既然不是100%穩定,國企還能叫鐵飯碗嗎?
至少我認為這種說法沒有任何依據。
其實這些年大家都求穩定,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大環境都是這樣的,但就算求穩定,也不應該對體制和體制抱有太多的幻想,畢竟有些人的性格和經歷,他可能確實不適合留在體制裡, 就算他進去了,他也會很不開心,他的發展也會很有限。
實際上最穩定可靠的從來不是建立,而是你自己不斷積累和不斷提高個人綜合能力!
文章首次發表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