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12月19日報道,北京時間12月18日23時59分6震級為2**,震中深度10公里。 截至20日9時,**已造成甘肅113人死亡、782人受傷,青海造成18人死亡、198人受傷、16人失蹤,部分水、電、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遭到破壞。 甘肅省有關部門發布救援需求公告:急需建築物倒塌搜救等300餘支救援力量。
中國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每一次高水平、高強度的發生,都會造成重大的生命財產損失,令人心痛。 在地質災害的巨大破壞力面前,人類是渺小而脆弱的。 因此,“一方有疾,眾擁”成為人們的共同信念。
雞石山事件發生後,各方迅速反應,應急管理部、財政部、國家等相關部門負責人趕赴災區部署搶險救災行動。 目前,來自山東、河南、浙江等地的應急救援隊已陸續抵達災區。 四面八方救援力量“十指緊拳”,努力挽救更多生命。
抗震救災既要快速又準確。 **應急救援不是無序的“混戰”,而應根據災區的具體災害情況,科學有序地進行。 對此,救災最有效的狀態是“按需救援”,即災區需要哪些救援力量,需要哪些救援物資等,都能及時明確發布,各方都能根據救援需求提供相應的救援幫助。 這種“按需救援”可以使救援需求與救援力量實現更精準的對接,進而提高救援效率。
以甘肅發布的搶險需求公告為例,首先對災情進行了說明,“雞石山縣發生6起2**級,災情十分嚴重,國家已啟動應急響應“,隨後提出救援需求,”急需建築物倒塌搜救等300餘支救援力量”。 同時,告訴社會救援力量如何申請參加緊急救援,如何實現高速自由通行等。
救援需求公告簡單明瞭,具有指導意義,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一些自發的、無序的救援。 面對災難,我們讚揚各方迅速集結救援力量和物資,但從提高救援效果、減少不必要的物資浪費、避免擴大首創風險的角度出發,更科學的救援應該是有機協同的“棋局”,各救援力量應根據需要進行干預,服從救災大局。
從以往的抗洪救災實踐來看,一些民間救援力量雖然非常熱情,但也可能行動不檢點,有時甚至可能造成混亂。 正因為如此,在此前的抗洪救災中,某部門明確表示,為了有效救援,“只接受專業的救援隊”。 應急救援不僅要專業,更要“適應性強”。 從救援力量的角度出發,不要盲目前往災區開展救援,盡可能根據救援需求提供配套的救援服務對災區官方部門來說,既要及時發布救援需求,又要為社會救援力量參與救援提供便利,統籌協調。
“按需救援”包含科學、準確、高效、經濟的理念,應成為各類災害救援共同努力的方向。 希望在有序的救援下,能夠盡可能減少由此**造成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