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賣房子,你會宣傳房子有門窗嗎?
這個問題看起來很低階,如果開發者真的這樣做了,相信會被當成笑柄。 不過,在汽車市場,類似的情況並不少見,新動力車企的AEB之爭在熱搜上被炒作,800V高壓平台也受到廣泛關注。
事實上,在主流車企眼中,這些技術都是“基礎練習”,因為技術本身是服務於使用者體驗的,過度宣傳技術本身沒有多大意義。 不過既然這個噱頭已經激起了**熱度,那我們不妨先說說。
AEB爭議的塵埃落定,下面我們來談談目前著火的800V高壓平台。
兩年前,小鵬G9上市,稱是國內首款搭載800V高壓平台的新能源汽車,隨後多家新能源品牌跟進,大肆宣傳自己的800V高壓平台。
一段時間以來,電動汽車充電領域似乎被這些新品牌的800V高壓平台所佔據。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對此,比亞迪表示,800V高壓平台早在8年前,也就是2024年就已經向我開放了。
原來,早在2024年,比亞迪就推出了業界首款800V乘用車高壓平台,而我們當時熟悉的2015款唐DM、2015款秦EV和E5車型就已經應用了這項技術。
如果現在流行一句話,那就是——遙遙領先。
但不同的是,比亞迪遙遙領先,並沒有得到大規模推廣,因為他們認為“這是提公升使用者體驗的技術方向,技術本身沒有什麼可誇耀的”。
下面我們來看看什麼是800V高壓平台。 一般來說,電動汽車的電氣裝置由高壓和低壓兩部分組成,高壓系統由電池、電機和電控三個電氣系統組成,低壓部分由附件組成,包括燈組、車窗、電動座椅、車輛系統等電氣裝置。
800V高壓平台之所以在今天突然流行起來,是因為一些汽車品牌提出了超級快充的概念,這意味著在高壓下可以提高充電效率,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充電更多的電。
畢竟,對於“里程焦慮”的純電動汽車來說,更高的充電效率意味著更少的充電時間和更少的使用者焦慮。
但問題在於,充電效率不僅取決於車企的技術,還取決於公共充電樁的匹配。 即便如此,我國98%的公共充電樁仍採用2024年版國家標準,最大電流僅為250A,超過300A的公共充電樁比例僅為2%。
回過頭來看,不難理解比亞迪作為中國最早布局新能源汽車的所面臨的局面。 在新能源汽車的“狂野時代”,行業普遍面臨三個不充電技術、沒有充電基礎設施、三個不充電標準。
比亞迪率先實現了充電技術從0到1的突破。 在整車端和樁端,比亞迪自主研發了家用和公共使用的交直流充電技術,為國標交直流充電標準提供了參考模式,也成為首批中國電動汽車充電標準起草單位。
為了給電動汽車使用者創造更好的產品體驗,比亞迪突破了充電的技術天花板,於2024年推出了全球首款乘用車800V高壓平台,4秒可加速到100公里,快充功率提公升至60KW。
如今,高壓平台已成為比亞迪的基礎平台技術,並完成了全品牌高壓平台的布局,如漢、唐、秦、宋、印、騰勢D9、騰勢N7、方程式豹豹5、揚旺U8等代表車型均來自比亞迪最新的800V高壓平台。
也就是說,比亞迪不僅率先實現了800V高壓平台,現在已經應用到整個產品線。
或許比亞迪沒有想到,這個自以為沒什麼好誇耀的800V高壓平台,竟然有一天會成為業界熱議的物件。
俗話說:“我的根基是你仰望的山峰。
國內充電基礎設施環境成為使用者充電體驗的瓶頸,這也是比亞迪沒有大規模推廣該技術的原因之一。
例如,當時國內95%的500V以下低壓樁與高壓型號的充電不相容,影響了充電效率。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比亞迪首創了全球首創的公升壓充電技術,完全實現了車用樁的相容,完全適配了所有直流充電樁。
但即便如此,國內電流超過300A的公共增充樁也只有2%可用,而快充樁廣受歡迎,增壓樁極為稀缺,這是國內充電領域的現狀。
也就是說,就算有800V高壓平台,使用者也只能寄希望於贏得極少數的增壓樁,其產品體驗可想而知。
也正是因為如此,比亞迪在充電領域再度創新,提出了符合中國國情的高流量方案:全球首創乘用車雙槍增壓技術。
也就是說,在現有情況下,盲目增加高壓沒有多大意義,不如從增加電流上做點大驚小怪,既然市場已經布置了一百多萬個快充樁,不如充分利用這個資源。 雙槍過充技術,讓公共快充樁秒級變成增壓樁。
比亞迪舉了乙個例子,比如騰勢N7,雙槍增壓的最大功率可以達到230kW,即使在普通的公共快充樁上,15分鐘也能達到350公里的續航里程。
事實上,雙槍過充電的好處絕不是將兩把充電槍一起充電那麼簡單。 這是因為增加充電電流的技術比簡單地提高充電電壓和增加充電電流更嚴格。
因此,比亞迪首創了全球首創的復合直冷技術,通過電池兩側直冷板的設計,以及兩套獨立的製冷劑控制系統,進行補償流道設計。 這樣,電池的冷卻面積增加了100%,換熱能力提高了85%以上,大大提高了大電流充電的安全性。
同時,針對冬季寒冷天氣,尤其是北方地區冬季低溫充電效率慢的問題,比亞迪首創全場景智慧型脈衝自加熱技術,在行業內首次實現了冷車極低溫快速充電。
以騰勢N7為例,在零下30度的極寒條件下,全場景智慧型脈衝自加熱技術,電池發熱率較傳統方案提公升230%,電池充滿時間縮短30%。 而且,該技術不僅可以在充電時自發熱,還可以在停車和行駛狀態下智慧型啟動自發熱,從而充分保證電動汽車在低溫環境下的車輛效能。
寫在最後:
當業界還在炒作800V高壓平台時,比亞迪早在8年前就已經實現了這項技術在行業還在為提高充電電壓而苦苦掙扎的時候,比亞迪率先推出雙槍充電技術,首創提公升方案,在大家還在爭論北方冬天不適合電動車的時候,比亞迪卻利用全場景智慧型脈衝自加熱技術,讓電池隨時保持在良好的工作溫度。
只能說,在新能源領域,一些品牌仰望的高山,在比亞迪看來,只是基礎的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