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首發於:ARM 社群,集維網路已授權**。
在全球數位化、智慧型化的浪潮下,物聯網(IoT)裝置不斷拓展,採集處理、編解碼、影象識別、語音和語義識別、計算等技術在各個領域不斷深耕,催化人工智慧晶元和技術市場的快速增長。 特別是智慧型安防、智慧型汽車、智慧型硬體等領域對AI晶元的需求持續增加。 在本期中,ARM 將討論億智電子就AI晶元如何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進行精彩探討。
對話者
馬健,ARM 物聯網事業部業務發展副總裁(以下簡稱:馬健)。
陳峰,億智電子創始人兼CEO(以下簡稱:陳峰)。
q1
馬健:近年來,邊緣側和端側視覺AI技術領域不斷湧現創新,應用場景日趨多元化,構建了豐富的AI核心生態。 我們知道,億智電子深耕AI機器視覺演算法,專注於晶元設計,您能和我們分享一下您的見解和相應的產業布局嗎?
陳峰:過去,終端裝置經歷了大約十年的Android化,其中晶元企業只需要為Android設計,就可以解決未來95%以上的客戶問題,但目前,AI在行業的滲透呈現出明確且加速的趨勢,這為產業公升級帶來了新的機遇。 相比之下,行業對AI晶元公司的要求遠高於晶元的交付,需要提供更多的服務和支援。
智慧型安防和智慧型汽車市場,這是兩個規模較大的行業市場,對AI的需求清晰而剛性,針對這兩個行業場景,易智提供晶元+演算法(即場景)標準解決方案包交付; 同時,我們也為行業內重點客戶點對點服務,支援其定製演算法的量產,這也是AI工具鏈打磨的過程。
針對行業維度更廣、需求碎片化的智慧型物聯網場景,我們主要提供晶元+工具鏈。 這部分過程是構建 AI 開發者生態系統的漸進過程,通過我們成熟易用的 AI 工具鏈幫助我們的客戶推出更多創新產品。 我始終認為,當前邊緣AI市場競爭的核心,從技術角度來看,是AI工具鏈的競爭,也就是開發者生態的競爭。
q2
馬健:我非常同意,在人工智慧領域,開發人員絕對是重中之重,而擁有 1500 萬開發人員的 ARM 生態系統,我們如何看待與 ARM 及其生態系統的合作?
陳峰:我個人從事 SoC 晶元設計已有 20 多年,Arm 對我來說就像是老朋友,讓我陪伴著我。 10多年前,我開始使用基於ARM的GPU,親身經歷了Mali GPU在中國技術發展的全過程。 具體來說,除了成熟的生態和服務支援響應外,ARM IP也非常多樣化,可以提供一站式服務,ARM成熟的生態大大加快了我們的上市時間。
在ARM電子的發展過程中,我們也充分借鑑了ARM的成功經驗,在打造AI產品和創新解決方案時,我們堅定不移地堅持構建易智的AI生態,堅持晶元廠商的角色定位,在ARM技術和生態的深厚基礎上,通過成熟的技術支援服務,不斷打磨“YI”。
q3
馬健:感謝您對ARM的肯定和支援。 AI是一片藍海已經成為行業共識,如何把握市場機遇,站在賽道的最前沿是大家都在思考的問題,你怎麼看?
陳峰:人工智慧將迅速滲透到各行各業,這是乙個普遍的共識。 AI的布局還比較早,早在統一的行業標準出現之前,我們就已經投入了大量資源,與合作夥伴一起搭建了通用AI的計算平台。 我們的三個重點方向是:智慧型安防、智慧型汽車和智慧型物聯網。
安防和汽車是我們的基礎盤,這兩個領域對AI的需求基本穩定,目前行業滲透率仍然較低,前景看好。 在提供晶元+工具鏈的基礎上,我們還將打通基礎演算法,盡可能在不增加客戶產品方案成本的基礎上,實現AI技術的產品體驗公升級,加速擴大市場規模,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AI的程序已經開始,我們期待萬物智慧型的產業機遇將在兩年內帶來邊緣AI市場的大爆發,而AI SOC是這一過程中算力的唯一載體,將成為萬億裝置智慧型大腦的核心。